2022年6月10日 星期五

《見山不是山》

《見山不是山》 青原惟信禪師:「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金剛經》裡有很多這樣的相似句子,比如『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等等。 「見山不是山」來自「見一切相皆是虛妄」的「空性智」。所言「虛妄」指因緣聚合而成,暫時名為「山」,比如大地震時,地殼沉入海底,就「山不是山」了。 「虛妄」不是「沒有」,只是會不斷的變異,比如說「現在」,當下就成為「過去」,如《金剛經》說:『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時間」本來就是「相續相」,只要「無所住」就好;「有所住」就墮入了「虛妄相」了。 《金剛經》又說:「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非相」是「見一切相皆是虛妄」,如《金剛經》明示『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我們要怎麼見如來?《金剛經》說:『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見諸相非相」,這個「非相」乃依於「空性智」洞見諸相緣生緣滅的虛妄相,不是「斷滅相」,所以《金剛經》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後,會再強調【是名三十二相】,旨在令眾生不落「斷滅相」。 如何修証「諸相非相」?《金剛經》說:『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又說:『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金剛經》要我們「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才能不執著相,不是要我們去「滅相」,有「滅相心」就會墮入了「斷滅見」。要從「廣修善法」而不執「善法」,而非不修善法,比如「布施」,從「布施」中,不染取「色聲香味觸法」,証得「無我、人、眾生、壽者相」,而不是「不修布施」能証「無相智」。 有了「般若智」的「布施」,跟「未具般若智」前的布施,並沒有兩樣。《金剛經》說:『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世間說「有」,佛陀也會隨順世間而說「有」。 此時,再來吟誦蘇東波的一首詩:「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就會很有味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