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3日 星期一

《人生》感悟 ()

《人生》感悟 一【生命思考】 我剛學佛時,善知識要我把經典都放下,先好好「思考人生」,說這是一門很深的工夫。後來才感受到世人很少會去深思「生命意義」,多是繫念「家庭、事業」,「人生方向」也就跳不出世間。若要深思「我的生命意義在那?」、「我的人生要追求什麼?」、「死歸何處?」,只要一深思,就會疑竇叢生,茫茫不知所以。佛法是用來解決這些問題,有這樣的思惟,所學的佛法就不致於偏離生活,不致於佛法與生活成了平行線,生活是生活,佛法是佛法。 沒有人生方向,生命的前程,隨「業」流轉,前程茫茫然。想要明了自己的生命方向,可以觀察平時的心念在想那些事?比如心繫唱歌、跳舞?或是當志工服務人群?或親近三寶,禪修、念佛?就能大略了知自己的人生方向。 只要年過六十,多少都會感觸「人生苦多樂少」;一路走來,身旁親友也隨之一個個離去,心中有多少「委曲、苦悶」,都只能自我承受,他人難以身感同受。「委曲苦悶」若放不下,「苦」就纏得更緊,越執越苦。「佛法」告訴我們若要解脫苦的纏綿,必須有「禪定」來看清楚「放不下那個執念」。執念的放下,必須以「般若慧」來明白所執念的「事物」乃無常性,又能時時去感受事物的「無常性」,當會隨著時間長流而漸漸淡化「執念」的苦受,撫平傷痕。再回首過去的愛恨情仇、繁華榮枯,都會惶如昨夢。世間萬物時時在演示「無常」,若能時時靜觀,放下執念的糾結,當會漸漸走向豁達。 世間的因果業報,都是自心所作。『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有了這樣的「人生知見」,才能放下「無知的追求」。放下,我們並沒有失去什麼,也不會失去什麼,當下所呈現的則是「輕安妙有」。若是放不下,執到人生最後,也只是空、苦、無常。人生的一切擁有,都是有因有緣的呈現;當緣盡時,就如波浪滅去,回歸大海,大海不增一分,不減一分。 學佛的人,最慶幸,也最幸福;有著「佛法」明燈,引導「人生路」,讓未來的生命解脫的「輪迴苦」,走向永恆的光明與安祥。 《快樂的本質》 《妙法蓮華經》:『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就「出世間智慧」而言,世間沒有快樂可言。世人會覺得世間有很多快樂值得追求,在於無以親切「空、苦、無常」的本質。「紅塵快樂」或可從兩方面來看: 一者把「身心煩惱」減輕或排除說為「快樂」。比如「飢餓」獲得飽食說為快樂;或者為了排除心中的「空虛感」,只好玩手機、去唱歌、跳舞等等。然而,這樣的「快樂」事實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在「減苦受」。也像是遺失心愛的東西會懊惱不已,當找回來時,就很快樂。但是找回來時,自身又沒增加什麼,卻有「快樂」? 「快樂」只是來自暫時排除「失去擁有的痛苦」,而非得到另外的實質快樂,所呈現的「快樂」豈非只是「虛幻」的?何況世間的「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苦、五陰熾盛苦」如影隨形跟著我們,想排除也排除不了,注定跟隨一生。「永恆的快樂」何能存在於世間?除非止息貪瞋痴,永斷無明。 二者把「欲望的擁有或滿足」說為快樂。比如擁有新車、享有美食,乃至升官發財,或成就了「企業家、運動家、藝術家」等等名位,都會帶來快樂。只是這些「世間快樂」都架構在「福報」的條件上,一旦「福報」享盡,「快樂」就瓦解了,隨之而來的是「失去」的落漠感,以及「求不得苦」。 「世間快樂」乃無常、短暫的,就如「美食」的品嚐,「味覺」就在吞下食物當下就消失了;但是要享有飽食,就得辛苦的工作賺錢,還未必如願;還得買菜、下廚---,才能飽食一餐,人生「苦多樂少」啊! 在眾生的「貪欲習性」下,「欲樂」會讓人越執越深,就像收藏家,看到喜愛的收藏品,就忍不住的想要收藏,執念越陷越深,也造就來生的「貪欲習性」更加堅固。我們眾生就在這樣的「貪欲習性」的輪迴下,沉淪苦海無以自拔,所以世尊告誡我們要「少欲知足」。 「心性」本然無苦,自在安樂;只因眾生「妄想分別」而起「無明染污」,覆蓋智光而沉淪於輪迴大苦。世尊為了拔除眾生苦,說「法樂、極樂」才能趣向究竟無苦。無非要我們覺悟「世間快樂」乃「生滅法」,「空、苦、無常、無我」,緣生緣滅,唯是虛幻,令心返照本具「清淨自在」的妙樂。 《人生如夢》 美食的品嚐,快樂的唱歌跳舞,那麼的實在,怎麼說「人生如夢」? 此是尚未感悟「世間無常」本質,執「無常」為「常」的錯覺。 再美好的「美食」,經過喉嚨,「美味感」瞬間消失。 當曲終人散,「快樂感」隨之無踨。再經過時日,當初的「快樂感」,只剩下回憶,像是昨夜的「夢」。 臨終時,回首人生「悲歡離合」,不也如是一場夢? 【世間無常】 「無常」是人生的實相。色身必將衰老,機能終將退化,最終無可迴避的走向死亡,「老病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共業。 眾生明明知道自己會老死,卻依然感嘆「青春不再」;明知萬般帶不去,卻依然緊執不放。 就像夢見大賺「百萬錢財」,醒來後,到處在找那「百萬錢財」,依然在夢中。 直至臨終前,方才親切感觸「富貴猶如三更夢,萬貫錢財瓦上霜。」 〈普賢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 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當勤精進,如救頭燃, 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業報差別】 《三世因果經》:「欲知過去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事,今生作者是。」誠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 心中無論有多少「委曲、苦悶」,都只能自我承受,無人替代你。是故有說:「佛非手洗眾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將己德移於餘,唯是說法令解脫。」 「善惡業報」無非自心所造,業力要轉化,只能從心轉 轉「貪」為「施」、轉「忌妒」為「隨喜」、轉「懈怠」為「精進」 「業力」的洪流,方能隨心轉變。 而非求於佛菩薩消除我們的罪業 佛菩薩只能引導眾生開啟智慧,生起信心,止惡向善,轉化自心業力。 《暮年》 人生到了晚年,老病到來。任你千呼萬呼,「好漢當年勇」已是「過雨雲煙」。 想到「親離死別」,不免心酸;想到「死歸何處?」更是惶恐不安。 子曰:『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踰矩。』 四十歲,理應明瞭世間待人處事,不再困惑。世人則是深陷複雜的人事交際中,一身煩惱。 五十知天命,能從待人處事中,觀照到事物的前因後果、觀察到社會時勢走向,在複雜的人際互動中,安身立命。世人則是跳不出欲望的洪流,隨業漂流。 六十耳順,了悟世間人情世故,任何批評、毀謗,仰或讚美的話,已能不動心。過了七十,所言所行,都能合乎大道、真理,能以高超的智慧利益他人,引導世人走向光的生命方向。 【喚醒苦海夢中人】 「晨鐘一響,敲醒世間紅塵客;暮鼓三通,喚回苦海夢中人。」 眾生在「業力」牽引下,為了生活,日日汲汲營生,如是茫然過一生。欲逆轉「業力洪流」,當覺悟世間「空、苦、無常」的本質,放下愛渴的迷執。 一心皈依三寶,不論禪淨密,以至誠的信心行持;在三寶的指引下前行,方能中流砥砫,轉世間「染業」為「淨業」。 世事由來無常,此是人生常相 縱然富貴加身,百年萬事皆休 昔日歡樂,何似黃梁一夢 點燃佛燈一盞 照亮生命歸路 歸向菩提覺海

『心』的本能

『心』的本能 「心」無形無相,我們日日與它相伴,卻無法明了它的「本地風光」。「禪宗」的「明心見性」,即是令眾生明見「心性」的本能。我們還沒「明心見性」前,就只能去觀察它、理解它。 《大乘起信論》從「體、相、用」三方面來闡釋「心」的功用。《起信論》:『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起信論》用「真如」能隨緣生起「無量相」來闡釋「一切心相」。再以「體、相、用」更深廣的闡明「心」的面目。 『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 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六祖壇經》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是心的「體大」;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無量功德藏)』是「相大」;『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則是「用大」。 天台傳燈大師在《生無生論》中,用「性體、性量、性具」更詳細的說明「心」的「體相用」,能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心」的本來面目。 『云何性體?謂此心性,離四句、絕百非,體性堅凝,清淨無染,不生不滅,常住無壞。』 『云何性量?此心性竪窮三世,橫遍十方,世界有邊,虛空無邊。虛空有邊,心性無邊。現在有邊,過未無邊。過未有邊,心性無邊。無盡無盡、無量無量。』 眾生把「心量」侷限在「時空」中,有「過去、現在、未來」的時空隔礙。不知「時空」只是「世間名言」設施,才不解「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無邊剎境,自它不隔於毫端」的「性具」。 云何性具?謂此心性具十法界,謂佛法界、菩薩法界、緣覺法界、聲聞法界、天法界、修羅法界、人法界、畜生法界、餓鬼法界、地獄法界,此是假名。復有正報,謂佛五陰、菩薩五陰,乃至地獄五陰,此是實法。復有依報,謂佛國土、菩薩國土乃至地獄國土。』亦即,由「性體、性量」依緣所現的一切相,皆是「性具」,也是「用大」。 傳燈大師進一步說明這「三者」乃相互融通,不可分割,一切「性具」是「性體、性量」。比如「眾生身」的「性體」乃「清淨無染,不生不滅,常住不壞」,「生佛」無有差別。「佛身」的「性量」乃竪窮橫遍「三世時空」,無盡無量,無有邊際;以「眾生」因迷於「性體、性量」,才執「色身」一「漚」為「大海」。 又,十方如來所成就的「依報國土」,以「性具」是「性體、性量」,所以「國土」也無盡無量,無有邊際。如《無量壽經》:『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應時如願,於寶樹中,皆悉照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楞嚴經》:『如來藏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週遍法界,地、水、火、風、空、見、識莫不如是。』無形無色,體性堅凝的「性體」,隨緣所現的一切「性具」之「色」,是為「性空真色」;其「性量」無盡無邊,故而「性色真空」。由「性量性體」看「性具」,即「性空真色」,即空即色,色空不二。 「如來藏」清淨本然,乃「性體」,週遍法界乃「性量」,隨緣所現的「七大」乃「性具」。「性具」是「性體、性量」,所以「地、水、火、風、空、見、識」,清淨本然,週遍法界。 《楞嚴經》又說:『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內心之能見的心與外在的山河大地,無非是妙明心中物。都能在「性具」即「性體性量」下通達無礙。 古德說:『你就是佛』,眾生迷於「性具」是「性體、性量」,故而不能承擔,不能了達「一心」隨緣造「十法界」,「十法界」在「一心」中,「極樂世界」何嚐在心外?

2023年11月9日 星期四

《禪詩》欣賞

《禪詩》欣賞 「學佛參禪」乃在扭轉自己的「妄想習性」、「貪瞋習性」,過程猶如逆水而上,必須精進不歇的努力前行。 黃檗禪師: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禪秀禪師: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境台。 時時勤拂試,莫使有塵埃。 參禪過程中,妄念翻滾如海潮,糾纏不休;直至開悟後的不同心境: 蘇東坡: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無別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志勤禪師: 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 自從一見桃花後,直到如今更不疑。 守珣禪師: 終日看天不舉頭,桃華爛熳始抬眸。 饒君更有遮天網,透得牢關即便休。 (同於上一偈的見桃花而悟道) 無盡藏禪師: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牛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安分禪師: 幾年個事掛胸懷,問盡諸方眼不開。 肝膽此時俱破裂,一聲江上待郞來。 (忽然聽到江上有人大喝一聲:「侍郎——來!」,豁然大悟。) 禪師悟後的心境描述: 守安禪師: 南台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亡。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 志芝禪師: 千峰頂上一間屋,老僧半間雲半間。 夜晚雲隨風雨去,到頭不似老僧閑。 清珙禪師: 過去事已過去了,未來不必預思量。 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時枙子香。 (禪師悟道後,根境相對,只活在現量境的當下) 本如禪師: 處處逢歸路,頭頭達故鄉。 本來成現事,何必待思量。

《一屁過江來》

《一屁過江來》 「心性」不生不滅,本然清淨。菩薩已証「清淨心」,能在日用中不染世間,八風吹不動,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 聖者行於世間,心念任運無住,船過水無痕,日月運行不住空,不留痕跡。這些文句上尚容易體會,但是要能証得,就凡夫而言,非一生一世了。 由「解」而「証」,需要漫長的「定慧」修習。古時禪師都會善用「機緣」來幫助我們指明「修証方向」。比如蘇東坡做了一首境界很高的偈語: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讓書僮送去給佛印禪師鑑看,佛印禪師一句話也沒說,只在紙上寫下了「放屁」兩個字。蘇東坡看到「放屁」兩個字,就很不服氣,就備船到金山寺要跟佛印禪師辯論。佛印禪師知道蘇東坡會來,就在山門貼了「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自己雲遊去了。 仔細想想,我們一般「學佛者」,「定慧」尚未具足前,很容易不知不覺的落在「以解為証」;遇到逆緣時,不也常常「一屁過江來」。事後才覺察到自心尚是「貪瞋習性」的敗將,前程猶待努力。 真能「八風吹不動」,那已是「解脫境界」,已証到了「對境無所住」的解脫境。此段公案,也為我們指明了「修証路標」。

2023年11月2日 星期四

偶思《用根不用識》

偶思《用根不用識》 「用根不用識」、「捨識從根」是交光大師在《楞嚴經正脉疏》的用詞。明代之前的「論典」,好像沒有這樣的用詞。 交光大師說:『謂之了義者,有二義:一者。用根不用識,蓋用識則以生滅為本修因,如蒸沙作飯,畢竟不成常住菩提,故非了義。「用根」則以不生滅性為因地心,如依金作器,决定能成無上菩提故。』 比如我們「看到花」,若是起了「分別心」,了別紅花、香花的「心識」,乃是自心自起分別而有,是生滅虛妄心。「心」若是不去分別,花只是花,不會有「紅花、香花」的分別心識。所以《楞嚴經》說:『識性虛妄,猶如空華。』 眾生最初因六根染執六塵,被「識心」繫縛。要解脫繫縛,也是從六根下手,由「捨識從根」來解脫「識心」的繫縛,所以《楞嚴經》說『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根境」相觸,若有「空性智」能不起分別,則「根境」相觸所現,是沒有染污的「現量境」,當是用根的旨意。 《楞嚴經》說『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守於真常」乃「六根」對「六塵」時,「心」緣於「常住真心」,不生染識。比如修「身念處」,覺知手去拿茶杯,就只是透過「根境」覺照,正念正知,不會從「根境」中染有「這茶杯的美觀、形色」等等染污「識心」,當是「用根不用識」。亦如禪宗所說「根境相對,不迎不拒」。直至「常光現前」,「常光」是本覺、清淨心的「異名」。由「分別識心」回歸「本覺清淨心」時,「根、塵、識心」應時銷落,「名言」泯盡,常光現前。 「念佛法門」的行持,在對治「妄想習性」時,「佛號」一句一句的念,口念心聽,不起雜想,也是「捨識從根」方便。但是【求生】彌陀淨土的行者,必須以「至誠心」來交感彌陀大願心,就不能「捨識」。若是捨了「識」,就無以與諸佛感應道交,而是「轉染識為淨識」,轉「世間雜染心」為「求生淨土的至誠心」,才能與如來願心感應道交,如《楞嚴經》:『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就如世人必須以「心識」來互動交流,才能明白對方「心意」,心心「交集」。

2023年11月1日 星期三

偶思【上師相應法】

偶思「上師相應法」 「藏傳佛法」的「上師相應法」,把上師觀成佛,引生至誠的「皈依心」,由此相應無上密法。上師要弟子觀「上師即佛」,並不是說「要你事奉上師為佛,上師才會傳法給你」。 「具格上師」必然深知「世間如幻、諸法畢竟空」,不會有「名聞利養」心。要弟子對上師恭敬,旨在引生弟子一心「恭敬心」。「恭敬心」是入道要門,就如印光大師說:『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若是對自己的老師沒有「至誠恭敬心」,對老師所教授的「法」,就無法一心「信受」,得不到殊勝的法益。因此,以「恭敬心」事俸師長,真正得益的是自己,不是老師。 現今要修「上師相應法」,也一樣不容易,「學者」本身得有殊勝福德因緣才可能具足。其一,「具格上師」非常難遇。本身必須具足福德、善根,才會有因緣親近「高僧大德」。其二,現今眾生根機,能夠具備「具格弟子」的「善根」也不容易。因為我們眾生不免懷有「我慢心」,對「善知識」很難做到「一心恭敬,觀功不觀過」。尤其網路上很容易看到高僧事跡,比如日勒密巴尊者、虛雲老和尚這類高尚的「証德與証量」,又有神通力。再想想自己親近的「善知識」,「比較心」一起,「恭敬心」當下減損大半。若是再看到「善知識」一些不好的習氣,自心又不具「觀功不觀過」的「善根」,「恭敬心」就崩塌了,損失的還是自己。 我們還沒能成就「具格弟子」之前,又無緣遇到相應自己的「老師」,除了先廣結善緣,去惡向善,自淨其意,長養「善根」外;可以觀想「佛菩薩」或「祖德」為自己的「上師」;心心不離「經論」指引、古德「法語開示」,就有「上師相應法」的殊勝利益。 以「念佛法門」來說,不論一心皈依「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並且讀誦《普門品、地藏經》來生起「一心恭敬心」;或誦「淨土經典」,持「阿彌陀佛」名號,念念不離彌陀悲願,以深信心求生極樂心。以這樣的「恭敬心」來行持,都應該相似「上師相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