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

「佛弟子」與「社會人士」有何差別?

有人問:「如何分別佛弟子與一般人士的不同?」「是否皈依三寶」是差別所在。但是什麼是「皈依」?就不能只以「形式皈依」所能圓通。就如熟悉佛經,不等於是「佛弟子」;又如佛教崇尚素食,旨在於滋養「慈悲心」;但是「素食者」不一定是「佛弟子」。 「皈依」的內函,涉及佛教的思想、行為。「佛弟子」會參與法會,乃至念佛、打坐,是外在的表相。「佛弟子」在生活中融入了「佛法」,才是「佛弟子」與「世間」最主要內在區別,而非只在形式上區分別。 「佛弟子」以「戒」自律,時時反省自己的念頭,有別於世間為了滿足自己利益而傷害他人。又如在人事上遇到「逆境」,比如家庭不和陸、子女不孝,或生活困苦等等。「佛弟子」會致力改善現況,不會怨天尤人,這是因為「佛弟子」信受因果業報,會全心全意承擔自己所造作的業報,都是「佛法人生」的內函。 「佛弟子」少會去聽他人話八卦,無事喜歡保持的心寂靜、安祥、愉悅,乃至欣樂「禪坐」,這是在生活中展現「禪定個性」的特色。不若世間時時在追逐五光十色,刺激、麻痺感官為樂,一顆心安不住當下,時時往外跑。 「佛弟子」能把佛法的「空諦」運用在生活中的「順逆境」。比如在順境中,不會自喜,他深知世事沒有永遠的順境,一切成功自有它的因緣,他自知盡心創造未來的善因緣才是智者。在「逆境」中,也能以平常心看待,他深知事出必有因,唯有用心改變當下因緣,讓情況獲得改善,才不會隨順「業力」沉淪。 「佛弟子」仰慕菩薩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般若智」與慈悲心,會在「發心善行」時,不若世間人在求功德,或求功名,而是欣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之教誡,趣向無所執,隨緣而施。 總之,「佛弟子」在生活中,不會陷在「世間有為法」中打轉;會「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乃至澈照「世間空、苦、無常、無我」的實相,由此遠離世間煩惱繫縛。不若世間迷執在緣生緣滅的人生中,無以出離。這是「佛弟子」不同於「世間」執著「夢幻人生」為實境的主要差別。

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

《找心》

《找心》 我們時時都「與心同在」,但是從來沒見過心是什麼樣子?也不知道「心在那兒?」雖然看不到、聞不到,想它時卻能感覺到心的存在。偶而也會去找心,只是任你怎麼想、怎麼找,都枉然。其實,「在找的心」本身就是「心所起的妄念」,好像「騎牛在找牛」,任你尋遍天涯海角也不可找得到。「心」本然就沒有離開過我們的「所聞、所見」,那裡需要去找呢?就如「騎牛在找牛」不是很愚痴嗎?然而,沒有「慧觀的般若」,明明在眼前,我們也認不得它。 「眾生心」本然具足「自在、無礙」的特性,只因被「無明習性」覆蓋,才會不自主的起妄想,那是習性本有的特性。對待之道,不是起心去壓制「妄想」;而是「覺知妄念」,就只是去覺知它,不需要起心去對治它;因為有「對治」的心,又會是另一個妄念了。能覺知妄念,就代表心沒有迷失在「妄想境」中,覺性也會在當中生起,令妄念自息。「妄念」沒了,也不要起心找「妄念那兒去了?」「想找的心」又是一妄念了,就只是「無所住」。 「念頭」來來去去是「心」本具的特性,也是「心」的相貌。不認得它的相貌,才會去找心。我們若能照見「起心尋找的心」乃自心所現,緣生還歸於緣滅,如風息,波浪即歸源大海,妄念法爾消散無跡。就爺娘如家中坐,還需要出去外面找爺娘嗎? 「心性」無形無相,隨境即現前,怎麼說「找不到心?」 「心性」隨緣普現一切相,法爾明淨,怎麼說「迷失本來風光」? 「心性」本然無迷無悟,怎麼在追尋「明心見性」? 「心性」本然清淨無染,怎麼在追求「息妄顯真」? 「心性」在日用中,任運自在,怎麼說「不見心性」? 起一偈: 風雲聚散無蹤跡,莫要問說來時去。 起滅無礙心任運,何須動念來息心。 雲彩是我我是雲,當下切莫添彩衣。 雲散不動空覺靈,此是諸佛法性印。

2021年12月17日 星期五

「無我」與「真我」

「無我」與「真我」 我們眾生在生常待人處事中,不免會處處現起「自我」感知,比如「我喜歡」、「我感冒了」、「我在想問題」等等,執有「我」在其中。 「自我」是依於因緣而有,比如在想這問題,就覺得有一個「我」在想,也就是「我思故我在」。離開了「想」,又去喝茶時,感知「好香的茶」,剛剛那個想問題的「我」在那兒?不見了,緣盡而滅了。「自我」的「覺知」,就這樣隨著外境不停的緣生緣滅。 「無我」旨在告訴我們的一切「見聞覺知」都是剎那緣生緣滅的「幻相」而已,我們卻無知的執「幻相覺知」為「自我」。 「真我」跟「無我」同是引導我們趣入佛法真實義的「名言方便」,猶似一體兩面。佛陀演說「無我」,旨在破除我們把「五蘊」的「覺知、感受」執為「我」。只是眾生根機萬萬千,有些人會把「無我」看成「死後就什麼都沒有」,落入頑空、斷滅見。佛陀為了避免我們誤入岐路而開示了「真我」,明示本具不生不滅的覺性。 「真我」能讓我們了解「無我」不是斷滅相。就如「喝茶」時,覺知在喝茶;喝完去工作,剛剛「覺知喝茶的「我」已緣盡消失了。但是那個「覺知喝茶的覺性」,並不會隨著「喝完茶」就清失了,依然還能覺知「我在工作」。「覺性」法爾如如不生不滅,能隨緣普現一切相。亦即「覺性」不會隨著現象生滅而生滅,它本具「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本能,假名「真我」。 「無我」與「真我」也可用「非有、非空」來描述。「無我」說明「覺知」現象緣生緣滅,沒有永恆不變,所以它是「非有」,沒有永恆的自我。「真我」旨在說明本具「覺性」並非「空無所有」,能隨緣現起一切相,所以說「非空」。 「不生不滅的覺性」,它的本質是「離言說相」、「絕名絕慮」,只是為了不落入「斷滅見」的說明,假名「真我」。若是又執「實有真我」,那就又跳入「自我」的巢穴中,不解佛法真實義了。 要如何証「無我」?佛光山美國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未出家前,曾問星雲大師說:『如何才能證得無我?』大師不假思索地說,「無我」只有在服務奉獻中,無限地擴大自己才能證得。現在回想,感謝師父當年的慈悲,沒有嫌棄我這個初學佛法、只懂得膚淺理論的青年,問出如此脫離實際的哲學性問題。 直到今天,經過多年的服務和體會,我才慢慢地理解當年師父給我的答案。佛法的修持並不是為了求得什麼,而是在戒定慧的歷練中改掉自己身上的習氣與執著;只有在服務大眾中吃苦、磨練,忍耐不平與挫折,才能逐漸體會到那個藏在各種情緒與煩惱背後的「自我」。「放下自我」與自己過去所追求的「無我」是完全不同的。追求虛幻的「無我」,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自我」罷了。 這一段的對話,讓人親切感受「佛法」在生活中的實踐,如實的修証。

2021年12月9日 星期四

《苦諦》(已刪)

人們的「本能」會避苦求樂,比如天氣熱,就會想開冷氣;餓了就會找東西吃。遇到了「苦」,就一心想要排除、遠離。遇到了「樂受」,卻緊執不捨,期待再相逢。 我們一出生於娑婆,就已注定「苦多樂少」,也無可逃避「生老病死」。我們卻一心想要過著神仙生活,不願面對自己所造的業果,正顯人性的貪欲。 眾生在「貪欲習性」下,「欲望」是無有止息的時候,財富越多越好,權力越高越好,那有滿足時?求不到就感到苦,求到了又害怕失去而苦。心智被「貪欲習性」所迷,不知道「有求」就有「求不得苦」;「有愛」,就有「愛別離苦」---。「聖者」深知「苦的繫縛」來自渴愛的執取;止息了渴愛執取,才能解脫。所以古德高僧都隨緣過著「少欲知足」的生活;這對深染「貪欲」的我們,「少欲知足」像是在「修苦行」。對「智者」來說,「苦」是解脫的「增上緣」。 我們眾生「觀察力」粗,「苦」的感受也多止於「五陰熾盛苦」,比如生病帶來的身苦,以及遭受逆境所帶來的「違逆苦」。當處在順境中時,則是受限於「觀力」不足,迷執在「樂受」中,難以感受「無常苦」、「壞苦」。比如生意興隆,聚餐高歌的當下,感受人生美好,觀察不到這些「快樂」只是福報因緣所現起,本是無常,緣盡則滅,以致緊緊執著「樂受」,看不到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的本質」。更是欠缺「觀慧」覺照「有所執取」就會帶來「失去擁有」的焦慮,自生「苦的逼迫」而不自知;也觀照不到「渴愛執取」,正是帶來一世又一世,無止盡的「行苦」、「輪迴大苦」。 「四聖諦」:「苦集滅道」的「苦諦」,是要我們先體認「世間苦」的事實,要如實面對它、感受它。「苦」若感受不親切,就無法明見「苦因」,以及如何滅苦。就如要先知道「病因」,才能投葯、治病。 我們眾生所以無法解脫苦的繫縛,很大的一個因素在於「未能深入禪觀覺察到苦的逼迫」,感受不到輪迴大苦的可怕,才生不起深切的「厭離心」,解脫道心也就不強烈。我們若能感受「苦的逼迫」猶如身陷火宅中,一心想要逃離,對「娑婆世間」就不會有絲毫的執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