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4日 星期六

『人身難得易失』

『人身難得易失』 最初看到《雜阿含經》中佛陀比喻「人身難得」如手中之沙,而三途惡業的眾生則多如大地之土。《法華經》也有「盲龜值浮木」的譬喻:一隻盲龜在大海裡隨波漂流。大海中有一塊浮木,塊浮木上有一個小孔。「人身難得」猶如盲龜必須在茫茫大海裡遇到這一塊浮木,並且將頭伸進木孔裡。 如此比喻「人身難得」,最初不免難以深信。因為街上到處都是人,人類只要不節育,小孩就會一直生出來,怎會「人身」如此難得?然而,就地球上的「螞蟻、蚊蟲」之多,超出人類無法想像的億萬倍。何況還有無以計數的「水中有情」、「地上飛禽走獸」,數量只能用「恆河沙」來比喻了。若是述及「微生物」的話,人身一滴血,就以「億」計。全身的血液、器官中的微生物,也是多到「恆河沙量」都無以比喻。由此回觀「人身難得」,還真的是稀有稀有。 經中說「人身難得易失」,為何「易失」?《地藏經》說:「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娑婆有情念念都在為了滿足「飲食與五欲」,在「貪瞋痴」的習性下,心念時時流於自私自利,起心動念都在造業,都在與「三惡道」結緣,「人身」才難得易失。若是造了大惡業,墮入「無間地獄」,就只能說「想要解脫大苦,了無出期」,如《地藏經》說:『(無間地獄)動經億劫,求出無期,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次壞,轉寄他方;他方壞時,展轉相寄,此界成後,還復而來。』 出離「地獄道」,多會再輪轉「畜牲道」,才有機會再轉「人身」。《大智度論》中舍利弗尊者觀察一「鴿身」,八萬大劫前已是鴿身,八萬大劫後,依然還是鴿身。要脫離畜牲道何其難啊!因此,想要再度得人身,有難如「盲龜值浮木」了。現今「人身」也只是「百年」,比之於「八萬大劫」,「人生」猶如「一剎那」。 雖然說「成就五戒」可再得人身,但是眾生在頑強的「我愛、我執」下,要能夠降伏「自我」,成就「五戒」,非常困難,否則省庵大師就不會說:『且以五戒言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近代持戒精嚴的弘一大師,也說自己連「五戒優婆塞」都無法承擔,雖然是自謙的話,卻也表示要「成就五戒」沒那麼容易。 即使今生已再得人身,過去造「貪瞋痴」的習性,依然猶在,正如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眾生的「我愛、我瞋、我慢」習性深根蒂固,念念都在漂向「三惡道」,只是「眾生心」迷執世間,沒有智慧無法發覺,就如經說「三界如火宅」,眾生卻覺得「三界是樂園」。若再不發心修行解脫,就只能隨習性,沉淪在輪迴洪流中,無有出期,如《地藏經》說:『自是閻浮提眾生結惡習重,(地獄)旋出旋入。』欲得人身,何期難啊! 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2024年2月23日 星期五

《楞嚴經》入流亡所

《入流亡所》 「入流亡所」出自於《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法門中的「觀音法門」。《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白佛言:『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減,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 「觀音法門」的「入流亡所」,「入流」是入「法性之流」。我們眾生心念,習慣追逐外境,念念都在「出流」。「入流」則是截斷對外境的攀緣追逐,返聞聞自性,讓心光返流自性。「亡所」是亡掉「所緣的聲塵」,比如我們一心專注聽聞老師講課時,外面有什麼聲音,一時都聽不到了,截斷了攀緣習性的「出流」,只聽到老師所講的話,這是「世間專注力」使然。 我們如果到瀑布下傾聽規律的「瀑布聲」或「溪流聲」,震動的「瀑布聲」直接衝繫耳根,有力阻斷「瀑布聲」以外的雜音,整個心很容易就被「瀑布聲」塞滿,其它人聲、雜聲都會不見了,不用起心止息妄念,就能有力歇下攀緣狂心。這也是為什麼在大雨天時,只要坐在窗前聽雨聲,雨聲滴滴答答的響,心念卻感覺特別寧靜的原因。 當心念逐漸寂靜後,不再被外在的「動相」干擾,久而久之,心念沉靜,「瀑布聲」也會逐漸亡失,亡失了所緣的「聲塵」,只留「聽」的狀態。此時獨留「意根」,其它眼耳鼻舌身的功用穩沒了,六根歸一,即是「入流亡所」。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當「瀑布聲」不見了,即是「動相」寂靜了。心繼續專注、寂靜,「靜相」也會隨之穩沒,,也不住於「靜相」,「靜相」也會逐漸隱沒,進入「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這是息下【粗分】的「能所分別」,「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接著是續繼息下「細分能所分別」,直至「能所」淨盡。 若是把「所緣境」改為「繫念佛號」或「繫念呼吸」,也能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佛號、呼吸」沒有震耳之聲,難以有力阻斷「外境」以及「雜念」的侵入。要依於「觀呼吸」而「入流亡所」,困難度將比之於「聞瀑聲」,困難甚多許多。必須不斷的禪修,直至定心增長,繫念有力,才可能不被外境干擾,成辦一心繫念「所緣境」而「入流亡所」。 我們眾生無始以來,習慣以「見聞覺知」執為「我」,當心離開「動相」,尚能依持於「靜相」。一旦要他連「靜相」也放下,會驚覺心無所依持,會茫茫無所依,豈非入於斷滅?有這樣的疑惑,無非是我們眾生無始以來,以「攀緣心」為「真心」太習慣了。不明瞭心離開了外境的執取,更能開顯無執無住的妙明,才會誤以為放下這「攀緣心」,豈非成了「無心人」?若真能放下執念,「懸涯散手」,或能猶似「驀然回首,就在燈火闌珊處」。 「觀音法門」是「反聞」聞自性的法門。我們凡夫在聽到聲音時,會立即對外境分別什麼聲?心無時不在追逐外在的五光十色,這是「攀緣習性」深根蒂固使然。「反聞」是心念反過來覺照心內本具的「清淨聞性」。 「初於聞中」是初步回歸「聞性」,領悟「聞性」不隨「聲塵」生滅。《楞嚴經卷四》,如來為我們詳述「聞性」。「即時如來,敕羅侯羅,擊鐘一聲,問阿難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我聞。」 鐘歇無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不聞。」 時羅侯羅,又擊一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又言:「俱聞。」 佛問阿難:「汝云何聞?云何不聞?」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我得聞;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聞。」《以上乃是世尊在為大眾明示「聞性」乃不隨「聲塵」生滅而生滅。》 如來又敕,羅侯羅擊鐘,問阿難言:「汝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 少選聲銷,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答言:「無聲。」 有頃,羅侯羅更來撞鐘。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 佛問阿難:「汝云何聲?云何無聲?」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名有聲;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聲。」 《以上乃是世尊在明示「聲塵」有生滅。》 世尊於是開示說:『阿難!聲銷無響,汝說無聞;若實無聞,聞性已滅,同於枯木;鐘聲更擊,汝云何知?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豈彼聞性,為汝有無?聞實云無,誰知無者?是故阿難!聲於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 聲音消失了,你說聽不到;若真的聽不到,「聞性」等同於枯木無所知覺。然而,當再次的敲鐘時,你怎麼還能知道有聲或無聲?可見「聞性」依然在當前。 有聲或無聲,是「聲塵」的有無。當無聲」時,「聞性」也能聽到「無聲」。不論「有聲無聲」,「聞性」都明明了了。亦即「聲塵」有生滅,「聞性」並沒有生滅。即使已睡著了,「聞性」也依然在,比如睡眠中有人在旁邊搬東西而出現響聲,「睡眠者」或誤以為聽到鼓聲,或什麼聲?即是「聞性」不滅的明証。 《憨山大師傳記》中:「大師的靜室外不遠處有一獨木橋架山溪之上。大師每天坐立橋上,初聞水聲不絕於耳,以後動念即聞,不動念即不聞,…,一天坐橋上,忽然忘身,一切皆寂靜無聲。」 祖德傳記中,有不少祖德都在溪旁禪修。主要是處於遠離人煙的寂靜的地帶,不受外境的干擾。其次是,「規律的溪流聲」是禪修的大方便。 至於,憨山大師晚上用功經行,「忽然頂門轟然一聲,如炸驚雷,山河大地、身心世界豁然頓空,又覺其境界不是空所能比喻。--」此是發起「初禪」,觸動「八觸功德」的「禪定身心效應」。

《悟了還同未悟時》

《悟了還同未悟時,不是舊時行履處》 就這句話的語義來看,「開悟者」的外表,不會因為開悟而有什麼明顯改變,一樣「渴了喝茶,餓了吃飯」;一樣會生病,會老死。「未悟時」像是迷失方向,心中會迷惘、恐慌;悟後,只是明了方位,但是外在環境,跟「悟前」並沒有兩樣,只是心地已清明篤定。 「開悟」只是悟了佛法的真理,但是「不是舊時行履處」。「行為」會因為「開悟」而有不同,雖然一樣要穿衣、吃飯,只是「觀念與心態」不一樣了。就如証悟「無我」的初果聖人,不會再執著五蘊身為「自我」。表現在「行為與人生觀」上,自然會與「未証悟者」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未証悟者」會執五蘊身心為「我」,不免會緊執「我所愛」,害怕失去「所擁有」,更會害怕「死亡」。証悟「無我者」,已止息這方面的害怕不安。尤其遇到「利害關係」或「危難」時,「悟與未悟」的「神情」更會顯出明顯差別。 一般人即使只是解悟「色身無常會老死,心性則是不生不滅」,又能在生活中堅定信念,再回頭看「死亡」時,也不會那麼恐慌了。「理路」的明澈,會引導著人生方向。 《楞嚴經》說:「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每個人的智慧都有差別,同樣一部《楞嚴經》,就依眾生的的智慧差別而有不同的領受。比如「無所住而生其心」,各人「所解所悟」也會因為「智慧差別」而有深淺的感觸。因此,不宜只從「理悟」上看修行,更要從「事相」來互相驗証。從「不是舊時行履處」來觀察悟後「行為、觀念」上的改變、「貪瞋習性」上的改變,反而能更親切感受「所悟」是何事?

2024年2月22日 星期四

標題

《人生感悟』 23。11。14 「看破放下自在」22。3。11 世間假有 22。4。30 (臉書已刪) 《獨處》22。4。23 《苦行》 22。7。30 《快樂的本質》 23。11 ,14 聖嚴法師開示:『面對重病』24。3 26 偶思『疾病』 17。5。24 「痛」與「苦」、《略帶三分病好修行》、22。1。26 『佛陀探病佛弟子』21。11。30 「當生」改造「業報命運」 18。12。26 漫談算命 17。5。24 《六度》看人生 22。6。22 『人身難得易失』24。2。25 《一屁過江來》23。11。10 《面對情欲的看待》21。8。26 《善根》21。8。22 《業》的本質 17。5。24 「至人」只是常 19。6。16 《靜坐的好處》 22。6。26 《我的靜坐因緣》 17。6。5 《死歸何處?》 22。3。30 面對『死亡』 23 8。20 《念死》 (彌陀淨苑)2016年2月12日 「時間與空間」、「大千世界」 17。5。30 《所知障》21。2。3 《夢境》21。1。15 『相由心生』 22。7。24 《身心寂靜》的殊勝 2022。10。2 《轉化習性》(已刪臉書) 22。1。30 《密行》 17。5。24 誹謗與謗法罪(讀經札記) 16。1。19 《懺悔法》 17。5。24 《煩惱即菩提》23。12。28 【諸法雖空,罪福不失】 23 4。1 見《苦諦》 22。5。31 《皈依三寶》的境界 22。5。28 「慧解脫」與「俱解脫」17。5。24 臨終一念 17。5。24 《轉化習性》 22。1。30 《返撲歸真》21。11。13 《欲力》21。10。23 《語言道斷,心行處滅》21。4。17 《光明想》20。12。12 (臉書無) 《三種禪法》20。1。24 《觀音法門》 法談 8。25 【上師相應法】 23。 11。1 只管打坐 17。6。7 (臉書刪) 「觀」與「想」 4。28 《禪觀初修》22。6。26 讀《觀呼吸》札記 23 1。1 『覺知』修習 23。 7。26 漫談「厭離心」的修習 17。5。24 《悟了還同未悟時》24。2。24 『迷』與『悟』的比喻 23。12。27 『解悟』與『証悟』 23。12。29 「檢視修行」 18。12。8 「實修」與「弘法」 5。23 「無我」與「真我」21。12。18 『無我』與『無生』 23。 8。3 面對「妄念」 19。2。26(彌陀淨苑) 「正念」與「正知」 18。10。27 《觀念,念即住;覺妄,妄皆真》 2022。11。22 『山河大地』皆是『妙明心中物』 《十六觀智》21。3。14 《觀受是苦 》 19。9。15 修習禪定的「條件」與「障礙」 《止觀》修習 22。6。26 【定】與【觀】 24。2。16 【 尋伺】與【觀想】23。4。28 《六妙法門》 22。6。26 三種《禪定》次第 22。6。26 《禪悅》、《禪定功德》22。6。26 《九住心》 22。6。26 《欲界定》、《未到地定》22。6。26 《初禪》22。6。26 「動中」修止觀 22。7。21 『參禪証悟』的要件 23。12。30 《參禪》與《看話頭》23。12。13 「禪修」岐路 (憨山大師) 1。28 《用根不用識》 23 11。3 《靈光獨耀》 10。8 「心的實相」 17。5。24 『心』的本能 11。4 《找心》21。12。21 「我的心響了」 23, 6。4 《活在當下》 24。1。6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23。 6。13 《活在當下》 24。1。6。(臉書23。 5。4) 《平常心》是道 22。12。4 《不二》的詮釋 24。3。10 《真空妙有、妙有真空》 22。7。3 《空觀修習》 22。7。3 《執空過失》 22。7。3 (臉書無) 《真空與邪空》 22。7。3 『真空妙有』 23 9。23 (臉書已刪) 「俗諦」與「真諦」 21。10。2 (臉書無) 【佛性本具,何必修行?】24。1。27 「無分別智」 23。2。1 (臉書無) 《無念》24。1。25 《法無定法》24。2。12 「空性智」與「大悲心」 17。5。24 《禪海》一滴 22。6。17 《一屁過江來》 22。4。18 《看破放下自在》22。3。11 解縛『根塵膠黏』23。12。6 《見山不是山》 22。6。11 《無眼之見、無聲之聞》21。9。14 《見法即見佛》21。7。30 「如來禪」與「祖師禪」 17。6。7 「坐脫立亡」與「解脫慧」 19。6。26 「理覺」與「事修」 17。6。9 由《楞嚴經》看《五蘊》22。2。13 《楞嚴經》入流亡所 24。2。24 誦《心經》感想 19。4。18 《六祖壇經》札記 《不論禪定解脫》、《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心平何勞持戒?》 17。6。6 《金剛經》【福德與福德性】、【福德與功德】、《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24。1。6 由《達磨二入四行論》看「禪門行持」 19。9。7 《圓覺經》四相 23。 7。15 《圓覺經》禪修四病 24. 3. 2 《圓覺經》隨順覺性『次第』與『修習』24。1。10 讀《楞嚴經》札記(一) 20。5。1 《小止觀札記》一 17。5。24 「量子力學」與「佛法」 18。6。11 《大寶積經、妙慧童女章》19。5。1 《大乘大義章》色身延壽 16。1。19 《修心訣》 淺解 16。1。18 《占察經》『一實境界』24。3。24 《詩詞》 24。2。22

2024年2月20日 星期二

詩詞 (二)

《我是誰?》 明明在看貼文,還問我是誰? 關上手機,按鍵的又是誰? 終日隨緣應事,總是這漢子,還會是誰? 無心於萬物,任它東山雨西邊晴,管它誰是誰? 放眼彌太虛,縮眼見針孔,任用無礙,何必再問「我是誰?」 《生命緣聚》 夜市燈火通明,人來人往,充滿歡喜 深夜,人潮散去 緣聚,緣散 明日人潮,未必有你 歸家門,親人團聚 石火電光,短暫的緣聚 來時,隨業來;去時,十方去 人生本是一場緣聚 智者,大用緣起 廣結善緣,福慧全體 外境,無非道諦 樹聲、鳥叫;青山、緣水 法住法位 落葉飄下,涼風吹來 演說無常,剎那變異 妙心如如,寂寂惺惺,朗照太虛 不染一塵 盡頭,問君歸去? 何處非心處? 《賞心》 午後,樹下石上坐 背脊直,雙臂鬆,眼簾輕輕垂下 不作意,不起念,覺性空靈 鳥叫聲,吱吱喳喳,聲聲映心 嘻笑聲、狗吠聲,無礙現起 彼起彼落,似水流 生滅不住 良久--- 熟悉聲音:草莓紅了,來品嚐 睜開了眼簾 天空、樹木,萬象映眼 望向彼方 綠葉下,掛著三棵紅寶石 採一棵入口、細嚼 酸中帶甜 《回首》 歇即菩提 一句話,摸索了三十年 尚未摸到門邊 回想最初 聽到「萬法皆空」的妙諦 拍手叫好,如獲至寶 於今回首 猶似黃葉止兒啼 芫爾一笑

詩詞(一)

《觀心》 明淨心體,眾生如來皆同;本來澄淨,自在妙用無窮。 無明妄動,妙明覺性濛矓;妄影為真,從此迷在夢中。 轉迷覺悟,但依如來心宗;唯息妄念,不求相上施功。 離心求法,塵劫猶在迷蹤;識心銷落,性光朗耀明空。 行門擇一,切莫三心兩意;最初方便,令心繫緣作意。 未証無生,無念不離緣義;當依法教,審正思惟實義。 所緣繫心,不隨生緣搖曳;海龍銜珠,正念不離不棄。 後念不生,前念無緣自息;定心澄靜,根塵脫落空寂。 莫住無為,方契般若實諦;諸法雖空,因果隨心相繫。 心若執空,墮在無事匣裡;妄說法空,古德再三警惕。 泯言絕慮,心垢沉寂消翳;二元泯然,自他三際消彌。 念起念滅,前後無別無異。對境了別,妙心明明歷歷。 猶如滿月,鷺燕分明清晰;銀碗盛雪,法眼分明弗齊。 離緣離見,覺性周遍無跡;萬法映心,智光了了不迷。 《心》 卑微易受他人輕 世間貢高一般情 若見人我同靈性 滿山翠竹一片青。 《禪》 漫步松間聞鳥啼 溪水潺流聲瀝瀝 道盡如來密禪機 何需更問西來意 《回首》 歇即菩提 一句話,摸索了三十年 尚未摸到門邊 回想最初 聽到「萬法皆空」的妙諦 拍手叫好,如獲至寶 於今回首 猶似黃葉止兒啼 芫爾一笑 《尋古寺》 入山欲尋寒山寺,幽徑朦朧飄雲霧 置身世外桃源處 臨山門,遙望閣樓雲飛舞 疑入仙家金瑤池 塵心盡除 涼亭旁,老古樹 有僧盤坐崖邊石 問僧定中見何物? 細說對境心不住 我沉思 有省悟 《心跡》 風雲聚散無蹤跡,莫要問說來時去。 起滅無礙本空寂,何須動念來息心。 雲彩是我我是雲,當下切莫添彩衣。 雲散不動空覺靈,此是諸佛法性印。 人生 世事由來無常,今時歡樂相聚,終需生離死別,此是人生常相。 看看世間福禍,因果了了不昧;或有三代富貴,福盡子孫貧賤。 或有早年發達,晚年孤苦無依;或有富貴無子,或有長壽孤窮。 或是有妻不賢,養子散盡家財;或是多災多病,苦痛摧心難言。 縱然富貴加身,名利件件具足;壽命大限一到,閉眼萬事皆休。 昔日歡樂安在?何似黃梁一夢?在生若有惡行,死後即墮惡道。 地獄萬劫難出,縱得報盡離苦;見色又迷五欲,旋又墮入苦趣。 在生或有行善,不說福無十全;富貴一旦享盡,依舊回到貧賤。 縱然大善生天,福盡仍舊墮落;盡在六道輪迴,苦海浮沉不息。 若能念佛生西,相貌瑞莊無比;金剛那羅延身,身頂光明照耀。 衣食隨想化現,快樂無憂辦道;壽命又是無量,一生隨佛無惱。 比之世間富貴,一生轉眼成空;西方必証菩提,涅槃妙樂無窮。 《緣生緣滅》 春花賓紛燦爛,冬雪白了山頭 美景現前,當下剎那生滅 剎那生滅,無礙美景現前 法爾如是現起,法爾如是緣滅 旭日,西落又東昇 虛空何曾增減 喜昇厭落,自陷於日夜輪迴 苦哉!苦哉! 森羅萬相,朗朗目前 夕陽斜照孤舟,眾燕歸巢 何妨庭前賞晚霞 《情執》 ( 一 ) 問世間,浮生有幾年?似閃電,起滅一瞬間。 名利富貴,轉眼破滅,獨留思愁長無邊。 最是情執,頻頻回頭,難離又難捨。 日落西山,欲留不住,何苦繫網空留戀。 ( 二 ) 獨影空閨淚濕枕 細唱思愁腸斷魂 曲罷濃酒欲消恨 醉醒方知情更深 ( 三 ) 夕陽當前心舒暢,容顏衰老卻憂傷。 思求青春永嬌娘,姿顏艷麗恆久長。 不見世事本無常,終然百年亦散場。 凡心緊執不捨放,千呼不回淚絞腸。 《夢幻人生》 世間名利,人人歡喜 榮華富貴,感受非虛 扇動凡心,一心執取 世間眾生,為它披星戴月,顛倒著迷 窮其一生 緊執不棄,奔向無盡的邃底 直至 老來病床相依 方嘆 人生猶如夢跡 頓時 茫然、無依 《無常》 花開花謝、冬去春來、改朝換代 在在演說世間無常 無常,摧毀了擁有 令人失去青春、失去健康,走向死亡 紛碎了天倫之樂,悲痛斷腸 宇宙萬象,今來古往 無不臣伏於無常 然而 沒有無常,萬象不再有新衣裳 窮人不再有翻身良方 修行更是無以增長 有了無常 才會珍惜時光、珍惜身旁,令緣份更加芬芳 有了無常 凡夫才有「轉凡為聖」的希望 感觸了無常 覺醒了「妄執為常」的迷惘 瓦解「執取」的當下 唯見緣起,我執我見消蕩 一心澄淨,智光萬丈 禪悅溢滿心王 《容顏》 小家碧玉,鏡前照容顏, 細照冰肌玉膚,一遍又一遍 越看越自戀 伴老徐娘,則是愁容滿面 愁嘆白髮皺紋,追不回的嬌艷 只能回憶從前 童年,想起快樂的童年,猶如昨天 記憶的心靈,並不隨時空有所損減 心的妙用本然十全 奇哉,法爾不增不減 我卻在憂傷無常的容顏 心智有夠愚淺 歇下了心中的喜厭 接受它的遷變,無擇無揀 頓時 悠然如神仙 《相在佛在法在》 登上雲台山 石窟聳立千年,原貌呈現在眼前 或有佛像已不見踨跡,「渴仰」絲毫不減 駐足良久,撫摸刻痕 從刻痕中,穿越時空的隔礙 感受佛法的興盛 敬仰之情,激盪不已 久久不去 只要石窟尚在,「佛法僧」就在 只要懷有至誠朝聖心 路再遙,山再高,也阻擋不了前往的決心 即使只見到空洞的石窟 也深知佛像曾經在這裡 為無數眾生演說「無聲法」 法喜當下湧起 不虛此行 《賞心》 午後,樹下石上坐 背脊直,雙臂鬆,眼簾輕輕垂下 不作意,不起念,覺性空靈 鳥叫聲,吱吱喳喳,聲聲映心 嘻笑聲、狗吠聲,無礙現起 彼起彼落,似水流 生滅不住 良久--- 傳來熟悉聲音,草莓紅了,來品嚐 睜開了眼簾 天空、樹木,萬象映眼 望向彼方 綠葉下,掛著三棵紅寶石 採一棵入口、細嚼 酸中帶甜 三 寶分明在心頭,慧光消妄盡無漏;識得當前寂光土,無盡煩惱當下休。 《不隨境轉》 五欲當前,心隨境轉,隨順你的習氣。 正念正知,不隨境轉,檢視你的功力。 制心一處,淨念相續,念念導歸自己。 根境相對,觸及慧炬,心境如如兩寂。 《念佛者是誰?》 尋尋覓覓,不分晝夜 驀然回首,原來是這廝 為何要念佛? 這廝一身臭穢,跳進溪水也臭味依然 只能念佛熏佛香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 轉成香光莊嚴 《聚散人生》 有夫妻、父子、兄弟的親緣相逢 有短暫相處的同窗,也有一生的至友 多數為萍水相逢,或許此生不再相逢 人生的別離,時時都在重演 早晨醒來,離別了昨夜;青春,離別了童年;白髮,離別了黑髮 乃至 親人死別 未來某一天 自己也會與此生中 深刻的人事物、風景 揮手道別 問自心,爾後將歸向何方? 生命方向的規劃,刻不容緩 道一聲:阿彌陀佛! 遙望歸鄉 《執相》 年少執相以為我,日日對鏡煥新容 心心皆在色身中,妙心明覺性濛瀧 空四大,除心垢 智光澄透性遍周,十方虛空一心攝 百年歲月在心頭,何似大海一水波

2024年2月16日 星期五

【定】與【觀】

【定】與【觀】 「眾生心」總是妄念紛飛,所以必須修「禪定」來止息強大的「妄想」,才會有「定心」觀照「法諦」。沒有「定心」的法義觀照,不但觀不明細,「心」也會擾動不安。就像閃動的濁光,無法照明文字,會令心感到吃力而浮動。 「禪定」修習,有「世間定」與「出世間定」。「世間定」乃不具「無漏慧」的「四禪八定」。「八正道」的「正定」,則是融入「無漏慧」的「出世間定」。 回想修定最初,難以明辯「定」與「觀」的差別,直到看到《菩提廣論》談到「修觀」要「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滿心疑惑。禪宗講求「無念」,但是「修觀慧」為什麼要「起心尋思」?還要「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感覺兩者背道而馳。直至好多年後,才理清兩者的關係;明白要先有「觀慧」過程,才有「無念智」領受;也感受「觀慧」的障礙,首在「妄想分別」的習性。 「世間定」講求「寂靜不動」的定心,並不會自動引生「觀慧」;佛法的修証在於成就「般若慧」,而非禪定。如《六祖壇經》:『臥輪禪師偈云:「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此是把心念不動的「世間定」誤為「慧」,「世間定」即使証「四禪八定」,無以解脫,因為不相應「解脫慧」。所以六祖說:『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禪定」對「解脫」而言,只是「方便道」,「禪定」越深越有「方便力」;但是,若不能了知「定慧雙運」的要領,只是沉溺在禪定中,則無益於「般若慧」的增長,因為,當「定心」進入「初禪未到地定」後,會引生「禪悅」,令「身心」現起前所未有的「安祥愉悅」;在「離苦得樂」的習性下,會滯在禪悅中不忍捨離;「定力」越深,越是不想動念,何況起心觀察「法諦」,只想耽溺在那禪悅的感覺中,難以現起解脫的「道心」。甚至於把「定」誤認是「慧」,一旦堅定的誤認,就很難回頭修「觀慧」。 「禪定」修習中,當心念漸漸寂靜,進入「未到地定」時,或稱「近行定」。心已經能夠不受外境的干擾,此「定心」適合提起「法義」進行觀照,比如「無常觀」、「緣起觀」等等。若是進入「安止定」,心處在「寂靜」中,「觀照力」反而減弱。當感知「禪悅」時,則要有「觀慧」照見「禪悅」乃是「生滅法」而不執著。心若少了這「般若正知見」,就會耽溺在禪悅中,不喜起心觀照「無漏慧」。就如《天台六妙法門》中,經過「數隨止」後,心念止靜了,不受妄念干擾了,就要轉入「觀還淨」的階段,以避免耽溺禪悅中,落入「枯定」。 在「近行定」中觀照法義時,並不會因為「起心觀照」而擾亂寂靜的「定心」,就像「初禪五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在「初禪」的「一心境性」中,有尋有伺,有喜有樂,但是不會干擾寂靜的「心一境性」。只是世間定的「尋伺」旨在止息「干擾寂靜因子」,令心寂靜;「出世間定」則是起心「伺察法諦」,成就「般若慧」,不願耽溺在「心一境性」中,所以要有放下「禪悅」的「道心」。 所謂「定慧雙修」、「止觀雙運」,乃明瞭「定慧一體」,不落兩邊。如《六祖壇經》:『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也『猶如光,有燈即光,無燈即闇。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如是「止觀雙運」才是「正定」。如《阿含經》:『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明白了「止觀雙運」後,「禪定」越深,「觀慧」就越是明利。在《阿含經》中有具足「四禪八定」的外道,聽聞了佛陀說法後,很快就証得「具解脫阿羅漢」,有可能是幾天,乃至幾小時就証得聖果,也啟示了「修習禪定」對「解脫智」的重要性。 「出世間定」的修習,也有「漸頓」的差別。「漸者」乃以「世間定」為根基,淡化強大的「攀緣習性」,不再被世間「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嚴重干擾後,再勤觀「無漏慧」,也是通途的「出世間定」修習。 「頓者」乃依於「明見自性本定」,照見一切「妄想分別」皆因不了「妄念本空」,以及心性本然「無動、無靜」;在「自性本定」的觀智下,「妄念」漸止,「禪定」漸成,也稱「般若定」。這類直趣「自性本定」的「般若定」,得先勝解六祖所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才能直趣「真不立,妄本空,有無俱遣」的「般若定」。因此,若非「上根者」或「久習老參」,就難以直入。如《六祖壇經》:『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在「根塵」相對中,心無所染著,離一切言說相,名「禪」;面對「順逆境」不為所亂,無取無執,名「定」。此乃見「自性本淨本定」的「般若定」。 「般若定」如何修習?《六祖壇經》:『此門坐禪,元不看心,亦不看淨,亦不是不動。』又說『起心看淨,卻生淨妄。妄無處所,看者是妄。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功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淨縛。』 我們的「心性」本定本淨,本然無淨無妄。若再起心「看心」,等同在平靜的湖面投下石頭,生起漣渏,反而頭上按頭,成為「妄念」,失去如如,無動無靜。會起心看淨,也如是,既然本然清淨,無形無相,何必再起心去看淨?等同在「無相」的「淨心」上,安立了「淨相」,把「無相心」頓現「有相心」而自縛。

2024年2月11日 星期日

《直心是道場》 《維摩詰經》中,所謂「道場」,除了「六度」外,也包含方便、多聞、直心等等,都是「學佛者」的修習要領與方便。 世間的「直心」是赤子之心,沒有虛偽,不存心機,不會奉承拍迎,不會故意掩飾自心的缺點,也通向「出世間道場」。 《六祖壇經》:『直心是淨土』,「法門行持」的「直心」則是通向「清淨心性」。比如從高雄到台北,只言「上高速公路,往北直行,即達台北。」不說有「台南、台中」,「直心」故;也猶如六祖:『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的「直心道場」。過程中,不是沒有「禪定與解脫」,猶如「海龍衡珠,游魚不顧」的大心氣度。「禪定、解脫」卻是「中下根器者」明心見性的「橋樑」。 又如「念佛法門」,有「念佛」必定「見佛、成佛」的「堅定信念」,也是因該果海的「直心道場」,如《楞嚴經》:『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假方便」猶似《壇經》的「不論禪定解脫」。 「念佛法門」看似簡單無奇,若能聽聞了「念佛必定見佛、成佛」,信念堅定無疑的「憶佛念佛」,必然是「大善根」者,方能契此「直心道場」。

《法無定法》

《法無定法》 佛陀說法,都是依於眾生根機差別、地緣文化差別而說,「法無定法」。八萬四千法門也由此應運而生,就像醫生會針對病情的不同、體質不同的病人,給予不同葯物治療,不會對所有病人都用同一種葯。 《地藏經》中地藏菩薩為了眾生免入「三惡道」,『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若遇竊盜者,說貧窮苦楚報;若遇邪婬者,說雀鴿鴛鴦報;----。』此是菩薩依「眾生習性」差別而說法。 《普門品》中觀世音菩薩則『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比如應示現「乞丐身」令眾生得度,佛菩薩即現「乞丐身」;應以「法師身」,即現「法師身」而說法。 《金剛經》中,由「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提問,才會有『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的「般若空諦」演說,也是應機而說。 即使禪師對同是「習禪者」,禪師也會依於「根機差別」開示「解粘去縛」之方便法。比如臨濟宗的四料簡:「有時奪人不奪境,有時奪境不奪人,有時人境俱奪,有時人境俱不奪。」即是依於契應「禪者」的「根機」而說。就「四料簡」的淺智淺解(僅供參考): 奪人不奪境:比如對「中下根器者」開示五蘊皆空、四大非我,先破除「自我」的執著。 奪境不奪人:對「中上根者」,開示「五蘊皆空,靈知不昧」。如僧問禪師「如何是佛?」答:是心是佛。 人境兩俱奪:對「上上根者」開示「非心非佛」,無「能証、所証」,破我執與法執 人境俱不奪。對「已了達上述者」,開示從空出假,即心即境,即心即佛,「六根」妙用無窮。 眾生無「一切智」,不能明了自己的根機,更無法明了自己的修學次第。在沒有「明眼」的老師引導下,只能隨因緣接觸「法門」修習。在「行門」上,也就有人參禪,有人持咒,有人求生淨土。「法門」無高下,如何契應自已的根機才是最為緊要。 只是,我等眾生染有「我見、人見」的「分別心」,執著「我欲法如是,不欲法如是」的執見,不契「法無定法」。也不免會有「至高、第一」的分別見,不契「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的密意,故有「下乘、中乘、上乘、上上乘」的法執。若能觀察各人的「善根、習性、學佛因緣」都不同,就會多了一分「觀察慧與慈悲心」,少了一分「自他分別」的執見。

2024年2月6日 星期二

《解脫知見香》 《六祖坶經》談「自性五分法身香」: 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嗔、無劫害。 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 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 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 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 「解脫知見香」有點像「欲知山中事,需問山中人」。「山中人」必定【同時】了知「山中風光」,以及「上山路」所需要的「資糧與方法」,缺一不可。 對「想上山」的人的而言,「山中風光」雖然能引生「欣樂心」,但是無法親自品嚐;如何具足上山「資糧與方法」,才是所要的。因為具足「資糧與方法」就能自己上山一賭風光,滿足自心所願。未得知「資糧與方法」前,「想上山」人會在摸索中進進退退。 「解脫知見香」乃依於「戒定慧香」成就解脫,並且發起「菩提心」善根,不在「解脫境」中「沉空守寂」,發起引導「欲求解脫者」上山的「大願」。然而,「求解脫者」來自「士農工商」、男女老幼,以及不同的地緣文化的不同,根機千萬種;引導「具足戒定慧」方便,也就有千萬般,所以「解脫者」必須「廣學多聞」,通達各方面的教理,才能「和光接物」。有這樣的接引智慧,當名「解脫知見香」。 俱「解脫知見香」的解脫者,具備「法無定法」的「觀察慧」,會觀察「聞法者」的「善根與根機」差別,有時會說「貪瞋的過患」來增長「戒學善根」;有時會強調「禪定」,淨化頑強的妄念習性,或不被「五光十色」所干亂;有時會對善根好的人,演說直契「心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般若。 總之,「解脫知見香」乃依於「聞法者」的根機差別而有不同的說法,而非要「聞法者」,一律依循自己所証的路跡,因為「聞法者」的因緣,不會與自己相同。就像醫生會針對病情的不同、體質不同的病人,給予不同葯物治療,不會對所有病人都開同一種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