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欲力》

「欲」是動力、動能,人性有著「離苦得樂」的本能,會有解決痛苦的「欲望動力」;比如肚子餓了,就會有飲食的「欲望」,也會有努力賺錢來獲得更好的飲食的欲望。又如佛弟子感受人生是苦,發起解脫的「欲望」,這個「欲」是心志,是精進的動能,如《大智度論》所說:「欲爲初行,欲增長名精進」。 沒有修行的「欲念」,就不會進行禪修。但是禪修時,如果只是帶著「希望從禪修中獲得好結果」,卻不知道禪修的方法與要領,這個「欲念」就只是「概念」,不是動能。就如要登玉山,只是有登頂的「欲望」,卻不知道方向與道路,「欲念」就只是停留在概念。 「禪修」之前,當先理清「四聖諦」,如實觀察到「苦」,生起「滅苦」的心志,才會發心走向解脫大道。直至趣入「無我智」,証得解脫時,「欲解脫」的心念才會止息。猶如登玉山,直至登頂時,最初「我欲登頂」的心念,不用起心消除,也會消散無蹤;因為腳下即是玉山,何來登頂的「欲念」? 大乘菩蕯不以「自我解脫」為究竟,故而發起了「眾生無邊誓願度,佛道無上誓願成」的心志,直至成佛,都是「精進欲」在推動前行。如《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說:『諸菩薩雖永斷欲貪,而恒不捨諸善法欲,若身、若心常修善行。」』使已經永斷「貪欲」的「發菩提心菩薩」,他的「善法欲」仍綿綿不絕,也是成就「菩提心」的動力。 「善法欲」最初有「執取相」,與「無執、無住」的心境,正好相反。或有人誤以為要斷一切「欲」,才能相應「第一義諦」。然而,沒有「善法欲」就不會有動力如實修行,所言「第一義諦」只會流於戲論。因為能否契入「第一義諦」,在於是否具備「空性智」,而不是去滅除「善法欲」。 世間眾生也會有樂於布施的「善法欲」,卻由於眾生染有「我、人、眾生」分別相,會在布施中執著「布施相」,落在世間福報。佛菩薩則是在「空性智」中,泯絕「我、人、眾生、壽者」分別見,達「三輪體空」,入於無執無住的「無相布施」。「無相布施」也正是「善法欲」的妙相。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說︰『如來所欲無減,何名為欲?謂善法欲。復何名無減?謂即如來大慈心欲無減,大悲心欲無減,說法欲無減,化度眾生欲無減,成熟眾生欲無減,---。』即使已成就正等正覺的如來,廣度眾生的「善法欲」也是無減。 息卻名言分別,得旨忘詮,才能趣入佛法真實義,如《金剛經》說:「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我們也可以由此領會「所謂善法欲,即非善法欲,是名善法欲。」

2021年10月12日 星期二

偶談《生氣》

《生氣》 《論典》把「瞋」歸類三方面: 1、非理瞋。比如「妒忌」某人的成就,看到他時,會越看越生氣。或者本身喜歡「整潔」,看到他人的髒亂習性入侵自己的生活中,就會生起「討厭心」。 2、順理瞋。比如,十字路口明明是紅燈,有人就是偏偏要闖過去,一旦發生車禍了,就會對那人感到生氣。 3、爭論瞋。在談法或論事時,執著自己的觀點是對的,就會諍的面紅耳赤。 我們凡夫會「生氣」,根本因素,當是造因於執著「有我」。「我」會延伸「我見」,會以「自我主觀」意識來看「事物」,會「先入為主」形成「成見」,一旦「我」被侵犯或傷害了,就會生氣了。比如在火車上看書,旁邊談話很大聲,「我」不能再享受讀書,感到「我」受到侵犯而生氣了。 又比如小孩有亂丟垃圾習慣,講了好多次都不聽。當他再看到小孩亂丟垃圾時,就生氣了。生氣之後,心中所想的,多是要改變小孩的行為,不會想到要改變自己的主觀看法。也不會想到小孩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舉動?也觀察不到小孩「習性」是從過去生帶來的,不是一時就能改變的,就如自己的習性行為,若沒有改變過去的觀念、心態,能改變嗎? 會生氣的當中一個原因,有著「不願接受難以改變的事實」,比如難以接受小孩的不良習性,也就是緊執「我見」。若能放下「我見」,試著去接受了他人「個性難以改變」的事實。再回頭看「親子互動」,當會有所轉變;也能漸漸看清自己生氣的狀態,漸漸不再有非理性的情緒。 我們若能觀察到人性在「無明」的推動下,會身不由己的隨順「業力」,小孩習性如是,自身習性何嚐不也如是?有了返照觀察的智慧,就比較能夠體諒別人有著身不由己的無奈,會由此增上忍辱與包容心,由此轉化容易生氣的習性。

2021年10月10日 星期日

詩詞 (二 )

《檢視修行》 五欲當前,心隨境轉,隨順你的習氣。正念正知,不隨境轉,檢視你的功力。 制心一處,淨念相續,念念導歸自己。根境相對,觸及慧炬,心境如如兩寂。

2021年10月1日 星期五

「俗諦」與「真諦」

《中論》說:「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 「俗諦」是虛妄的,「第一義」是究竟真理,乃是「真諦」。我們眾生總是「厭俗欣聖」,會執著「真諦」的殊勝,比如讚歎並依循「棄惡揚善」、「轉煩惱為菩提」。只是「真諦」也只是「名言方便說」,難明難了,我們必須「勝解空性智」,方能有個入處。 「空」指現象緣生緣滅,終歸幻化,要我們不要執著現象為「實有」,而非否定現象存在的事實。「執空」乃執在現象的「壞滅」結果,忽略了存在的事實,因而誤解「空」乃離開現象而有。然而,離開了現象也就無所謂「空義」。因此,沒有「勝解空義」,就難以實質體會「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 比如「布施」是「世俗諦」,必須透過「空性智」,觀照「三輪體空」,「能施之我、受施之人、所施之物」皆因緣所生,空無自性,才能「無所住而行於布施」。亦即沒有「布施」之行,不會有「三輪體空」的智慧,更無所謂「於布施無所住」。舉凡生活中,老師教授學生;志工服務人群;乃至檢垃圾、做環保等等,都能修習「依於俗諦而體驗第一義諦」。 《金剛經》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在先,而後才有「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亦即必須先有「世俗諦」方能証得「第一義諦」。所以菩薩要成就佛果,得先「發菩提心」,廣度無量眾生,直至心中實無眾生可度;於「菩提心」中無「菩提心相」,方能圓滿菩提。非令心住於本然無有眾生可度的「空觀」,那就成了「斷滅空」,非是「第一義空」。 「俗諦」與「第一義諦」,非截然為二;依於「空性智」息卻「名言分別、概念分別」後,方能體會「俗諦即是真諦」的「不二智」。如《中論》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有了「緣起實相」的空性勝解,頓落了概念分別後,方能「緣起當下即是中道」,「假名當下即是中道」。「緣起、假名、中道」三者了無差別,方名「第一義諦」。 《金剛經》說:『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體驗了佛法的真實義,泯絕名相分別,方名「佛法」。前後有三個「佛法」名相,勝解前,有「俗諦、真諦」的差別;勝解後,明白「俗諦即是真諦,真諦即是俗諦」。 「禪門」有個公案。青原惟信禪師曾對門人說:「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箇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而今得個休歇處,依然「見山是山,見水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