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日 星期六

《身心寂靜》的殊勝

《身心寂靜》 牢獄中的犯人,時時執念著獄外的自由,以致身心躁動不安而苦惱。高僧卻樂於閉關,獨自寂靜。兩者差別,在於一個「攀緣外境」令心躁動不安,引生「求不得苦」;一個樂於「身心寂靜」所帶來的「清明與輕安」。 弘一大師在自訴出家的因緣時,談及小時候就跟隨嫂子背誦《心經》和《金剛經》,雖然不明白經中含義,但是很喜歡念經時那種空靈的感受。大師應當是體驗到了「身心寂靜」所引生的輕安愉悅。這樣的「輕安體驗」必然會觸及世間名利洪流的「人生觀」決擇。 大師出生於望族,過著上流社會生活。到了中年,已是人人羡慕的「書法家、畫家、音樂家、詩人、戲劇家。」這樣的風華人生,是世間人所響往的,希求的;換成一般人,怎可能放棄名位而出家?然而大師說:『有人說我在出家前是書法家、畫家、音樂家、詩人、戲劇家等,出家後這些造詣更深。其實不是這樣的,所有這一切都是我的人生興趣而已。』大師已看透「世間名位」的虛華,才會轉而踏上「出世間」大道。 大師出家後又自述說:『佛教為世人提供了一條對醫治生命無常,這一人生根本苦痛的道路,這使我覺得,沒有比依佛法修行更為積極和更有意義的人生之路。』大師未出家前,長子出生不久就夭折了,接著母親相續過世,讓他深刻感觸世間無常。到了中年,更厭倦了浮華聲色,內心渴望一份「安寧」和「平靜」。尤其在杭州教書那幾年,就幾乎不外出,樂於身心寂靜,才有感而說:『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清靜和平淡,一種空靈的感覺在不知不覺中升起,並充斥到我的全身,就像小時候讀佛經時的感覺,但比那時更清澈和明朗了。』有「人生無常」的深刻感觸,才會放下「世間名位」,體驗到「寧靜的禪悅」,此當是造就大師出家的動力。 佛法的受用,必需建立在「身心寧靜」之下。當身心尚在躁動不安前,就看不到「世間虛幻真相」而浮沉於名利之中,惱熱於「患得患失」。唯有「身心寧靜」才能看清內心的「攀緣心」、「名利心」的虛幻。就像濁水靜置,讓雜質沉澱後,才會見到「澄淨明潔」的水質;才能以「無雜的心思」體驗佛法甘露。 佛法的核心在「戒定慧」三學。「戒與定」是轉化「躁動身心」趨向「寧靜安祥」的要素,也才能從中體悟「深度的般若慧」。若是「不持戒」,心就會隨順「世間五欲」;若是「不修定」,心就會妄念紛飛,理不清心緒,何能看清世間的虛幻? 比如「初禪定心」也名「離生喜樂」,於定心中,遠離了追逐五欲的昏擾心,粗略調伏了身心的躁動,品嚐到寧靜的喜樂,這是世人所難以體會的深度寂靜之樂。人性在「離苦得樂」的本能下,一旦能有「離生喜樂」的禪悅,就會有遠離「世間欲樂」的力量。反之,我們世人所以迷執世間欲樂,在於體驗不了「禪定」引生的「禪悅」;只好「追逐五欲樂」來填滿心中空虛。然而,「世間一切樂」都是「生滅法」,只是轉移躁動不安的假相,「不安」依然會不時的再現起,就像吃飽了又會餓,一再的重復著輪迴。 科技越文明,人心越散亂,現今人們已放不下手機中的「臉書、LINE」的訊息,整日忙不停,身心躁動成了常態,是「定心養成」的最大障礙,以致感受不到「身心寂靜」是何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