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0日 星期五

《見法即見佛》

有一則故事,世尊到忉利天為母說法,大約娑婆世界三個月的時間才會回來,佛弟子非常的思念佛陀。當佛陀要回來時,大家爭先恐後的要出迎接。

比丘尼中神通第一的蓮花色比丘尼,第一個搶先迎接佛陀。但是佛陀卻說:「第一個迎接我的是須菩提。」

 

我們娑婆世界都是以「六根對六塵」來了別外境,久而久之,就執著外境為「實有」,而且堅固難破,就如蓮花色比丘尼,以「色身」迎接世尊。世尊在《金剛經》中說:「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否則轉聖輪王也有三十二相,豈不也是「佛」?

 

佛的三十二相,或者我們現今所見的「莊嚴佛像」,都是在啟發我們對佛法的了解,只是那是佛法的表相,不是佛法真實義,就如《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金剛經》先讓我們明白外在的「三十二相」 乃至「一切相」,皆是虛妄。同時,也為了避免眾生聽了「一切皆是虛妄」就墮在「偏空」中而強調說:「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世間三十二相」雖然是表相,但是有了「即是非相」的般若智,就能從「世間三十二相」明白佛是為了度眾生,才隨世間因緣現其相。也為了別於「世間三十二相」所以強調「是名三十二相」。是要我們不可以否定外在的「三十二相」,只需要以「般若智」來洞見它是因緣有,才能由世間三十二相來張顯佛的大悲心、清淨心性所現。亦即要「不離世間名言」才能証得「諸法實相」。此段話同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要先有「見諸相非相」的般若智,才能「見如來」,而非「斷滅諸相」能見如來。所以《中論》說:「離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若是沒有「世間諸相」,也無緣張顯「第一義諦」。

 

「見如來即是見佛」,「見佛」也不是有佛相讓你見,而是以「般若智」見諸法實相,也是見到佛的「法身」。同於《大乘緣生稻𦼮喻經》所說:「若見緣生,即是見法;若見法,即見佛」。

 

當佛陀從忉利天回來,大眾前往迎接時,「須菩提尊者」正在靈鷲山的崛中補縫衣服。然而,尊者明白佛的法身乃無所不在,非世間色身所能迎接。也就以此「般若智」與如來「感應道交」。這也正是《金剛經》所說:「若有善男 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