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4日 星期二

《無眼之見、無聲之聞》

《無眼之見、無聲之聞》 《楞嚴經》說:「眾生都誤以為有「眼睛」才看見外境,但是「能看」的是「心」,不是「眼」。因為「瞎子」沒有「眼精」也能看到「暗」。「瞎子」看到「暗」的「能見功能」與正常人的「能見功能」並沒有不同。我們只要閉上「眼睛」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暗」,就能清楚的掌握那「無眼之見」。離開外境,也感受到心的「能見功能」,《楞嚴經》稱它為「見精」。又如我們看到虛空萬象,有樹、有花,乃至男人、女人等等差別,但是「見精」完全沒有差別。 我們的「五根」時時都在染污外境,已成為「習性」。要脫落「根塵習性」,必須先令心安住於「見精」,脫離外境,令心不受外在的五光十色干擾,才能截斷「攀緣習性」,並且要持之以恆。所以要找回自己的「清淨心性」,就得先透過「認明見精」,並且能夠「正念正知」安住於「見精」,淨念相續。「塵勞」才會漸漸的息下,就像靜止的水,雜質會慢慢沉澱下來,讓心逐漸看清本來面目。安住於「見精」,正念正知,淨念相續,也當是「禪修」重要的第一大步。 「見精」是依於「眼根」來說明,其它「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可以類推的。比如「耳根」也能聽到「無聲之聞」;「身根」也能感受「無觸之受」。只是我們並不需要每一根都去修,只要擇一深入,都能撥雲見日,令慧光照破無明,同歸「心源」。 《楞嚴經》用「耳根」來闡明「聞性」,與「見精」都是同一個道理。比如「耳」可以清明的聽到鐘聲,當「聲音」沒了,也能清明的聽到「無聲」;「有聲、無聲」都能明明了了。「外在的動相」與「內在的靜相」,「聞性」都能明明了了。 「念佛法門」最初,姑且不涉及「求生的欣樂心」,也會強調「佛號要口念心聽,句句入心」,旨在讓心有力的緣住「佛號聲相」,截斷追逐外境的攀緣習性。當「念佛者」粗分「攀緣習性」息下後,心念就比較細,會不喜擾動,會改為強調「正念正知,淨念相續」,而不在「聲相」的「有無」。令心安住在「聞性」之中,淨念相續。「求生淨土的念佛者」,若已深化求生的「信願心」,應當會息下「聲相」,安住在「欣願心」中淨念相續。這「無聲念佛」之「淨念相續」令「念佛心」細水長流,相續綿綿。 「無眼之見」、「無聲之聞」,乃至「入流亡所」,只是息下了塵境的「動相」,安住於心的「內在靜相」。心必須再深化「淨念相續」,息卻心波浮動,方能進一步歇下「內在靜相」,達《楞嚴經》所說:「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安住在「動靜二相」了然不生的寂靜心境,猶如萬里無雲萬里空,當下也不會有煩惱,很容易誤為是「聖境」,誤以為已是「無事閒道人」。《楞嚴經》卻說:『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無眼之見」是「明心」的初初步「理路」,《楞嚴經》又進一步開示說:『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的修証理路。 「見見之時,見非是見」。一、三之「見」,乃心性「真見」,如第一月。比如我們明白「見精是第二月」,這個「明白心」是第一月。二、四之「見」字,乃帶妄之「見精」,如第二月。亦即「真心」現起「見性功能」時,「真見」非是第二月之「見精」。 「見猶離見,見不能及」。第一「見」是「真見」,「二、三見」是「帶妄見精」。「真見」乃「純真無妄」,非「帶妄見睛」所能觸及。「見精」若是究竟離妄,即名「真見」。如夢中人,離夢則醒。「夢人、醒人」乃無二人。亦即「真見」離妄,無有二見,唯是一真。 上述「理路」知曉後,《楞嚴經》接著告訴我們「一真」的實証之路:『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明示「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後,還得繼續深入,息下「微細能所」,直至証得「寂滅現前」時,或許才是所謂的「明心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