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4日 星期六

觀受是苦

「觀受是苦」是指觀察到一切的「感受」都是苦。比如生病的苦受、離別的苦受、煩惱的苦受等等,是大眾所共知的「苦苦」。但是「五欲樂」的「樂受」怎麼會是苦呢?比如吃了很好吃的食物、聽了優美的歌聲等等「樂受」,怎會是苦呢?佛法說它是苦,是指觀照到「世間樂受」必須建立在「因緣」條件下,而且無常不久住,會壞失。 比如飽食一頓豐富的飲食,所以是「樂受」,在於止息飢餓說為樂,事實的「樂」很短暫,過了喉嚨就沒美味了。但是在「飲食習性」下,時時憶念「樂受」,會緊緊的執著它、追逐它。一旦長時間未得到滿足,就會想念著它。欲望心念,身心就會處在崩緊的狀態,失去了安祥愉悅的心境,所以說「有求皆苦」。若是久久無法滿足這欲念,就成了「求不得苦」。即使擁有大福報,能夠時時滿足種種「感官樂受」的條件,也是因緣所生,無常、變異、不久住,就像吃飽了,很快又會餓;當餓了時,飽的樂受在那呢?若是吃太飽,反而轉「樂受」為「苦受」了。所以佛法強調「少欲知足」,人們不能不飲食,穿衣保暖,乃至「行住坐臥」的種種工具;只是不要過度的擁有而成為「煩惱」。 「觀受是苦」的修習,可以從兩方面入手:觀察一切受是無常的、變異的、不久住。其次,勤修禪定,才有清明的定心來照見「樂受無常、不久住」;再由禪悅的「身輕安」與「心輕安」來反照到「樂受」的躁動是「苦」。

2019年9月6日 星期五

由《達磨二入四行論》看「禪門行持」

由《達磨二入四行論》看「禪門行持」 《楞嚴經》說:「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法門」無量,達磨祖師把修証要領歸納為《二入四行》。「二入」是理入、行入。「四行」是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 「行入」是指「四行」是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 《報冤行》:『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因果道理」是修行的根基,也唯有「深信因果」,才能以平常心來看待人生的「順逆」。識達「因果觀」,才能在面對不如意的苦難中,明白是自心過去所作,才能接受「逆境」轉為「逆增上緣」,化為「解脫道場」,冥契「般若智慧」。 《隨緣行》:『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如《大寶積經》說:「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今生福報好的人,那是他過去生布施善行所得來的,乃理所當然;福報最終會隨緣盡而失,也不用生起惋惜心。反之,今生貧困,是自己過去生造惡的的結果,必須甘願受,隨緣了舊業。業果「好壞、得失」都只是「有因有緣生,有因有緣滅」的現象;心性都本然不動、不增不減。有這樣的「緣起正見」,心念才能「逢苦不憂,遇樂不喜」,才能在「因緣生滅」中相契「生命實相」。 《無所求行》:『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世人迷執五欲,貪求名聞利養,只會帶來無盡的煩惱,那能安心辦道呢?所以古德說:「嗜欲者天機淺。」「智者」則是相反,觀世間萬有,緣生緣滅,終歸空無所有,澈見有求皆苦,所以無求心靜,安心辦道。 《稱法行》:『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乃契入「本自清淨的心性」的般若。眾生執「五蘊」為我,一切煩惱從此而生,若能了達「清淨的心性」無我、人、眾生、壽者相,無貪無瞋。布施時,方能達「三輪體空」,行布施無「布施相」,乃至廣行六度萬行,無相無住,名「稱法行」。 「理入」是借教悟宗,直契「心性本然清淨」的行持。簡略的說,就是深信眾生具有與十方如來無差別的「心性」,眾生只是被「妄想分別」覆蓋而不能顯現而已。如果能夠淨除雜念妄想,令心寂靜至如銅牆鐵壁般,完全不受妄念干擾,把覆蓋心性光明的污垢淨絕後,心性智光會猶如烏雲散去,陽光普照,法爾照破凡聖分別、迷悟分別、名言分別,冥契「清淨心性」,回歸心的「本來面目」,乃至由此方向直趣佛果,名為「理入」。 聽聞「第一義諦教理」,或大善知識的開示,就能建立了堅定無疑的「理路行持」,當屬上根者。一般皆「理行」並行,多「先行入」悟「理地」,後「理行」。「理入者」最忌「執理廢行」,易墮於「狂慧」;「理行」並進,方能「福慧」雙修,不墮一邊,正中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