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9日 星期六

面對『死亡』

面對『死亡』8。20 人們對「未知」總會存有恐懼,比如走這條「小路」安全嗎?做這個「行業」好嗎?尤其是面對「死亡」,人們沒有「死亡」的經驗,更沒有人能夠回答你「死後會到那兒?」對「死亡」不免充滿著未知的畏懼,只要對「死亡」有所疑慮,「恐懼」就會存在。 當人們一無所有時,都會祈望「擁有」,就如祈望是「富貴者」。但是,一旦擁有了,就開始害怕「失去所擁有」,越是執愛就越害怕失去。最害怕的莫過於害怕失去「自我」,因為「色身」一旦死亡,「自我」的「知覺與感受」就不存在了;所擁有的「名位、家庭、事業」等等,都隨著「自我」消失而消亡。當要失去一生所擁有,又不得不放下時,心中的糾結、惶恐不安,無以言喻;「害怕死亡」的恐懼,不由全體湧現。然而,世間沒有「長生不老藥」,人身必然走向「死亡」。 要消除「死亡恐懼」,首先,應當在於明見【世間無常】。世間的「擁有」只是「依緣而生」,暫時的存在,會緣盡而滅,就如「色身」必無可避免的「無常」。有了「無常」的真知灼見,才能接受「有新必會舊、有生必有死」,就像花開花落,春去冬來。有了這樣的「觀照智慧」,才能以「平常心」看待「得失」,不再恐懼死亡。我們若是還存有恐懼,表示還未能澈底的接納「無常」,尚未明白諸法緣生緣滅的真諦。 其次,要明見「自我」只是一時「緣生」現象,沒有主宰的「自我」。「自我」是眾生的錯覺,比如感覺「我思故我在」,把能思考的覺知現象,執為「我」。只是當不再思想時,「我」在那兒?又如「我牙痛」,當治療好了後,那「自我」的「痛感」就消失了;再去品嚐美食時,就生起「我」喜歡這美味。當吃飽後,當時的「美味感」也隨著無常而消失,感覺美味的「自我感」在那裡呢?身心一切「覺知、感受」都隨著因緣改變而改變,找不到永存的「覺知我」。 沒有「自我」,「死亡」豈不是「斷滅」?豈不聞六祖惠能大師:『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還未能明覺「心性」本「不生不滅」,才會妄執「五蘊身心」的「知覺感受」為「自我」,看不透「知覺感受」只是「因緣有」,才會憂慮「死亡」會斷滅。 世人所以會去避開「死亡的思考」,略有二種:一是抱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這種消極的人生觀。二. 當是欠缺「禪定」,理不清混亂的念頭,無力觀察心中「不安因子」;更沒有「智慧」照見「緣起實相」,無以如實明白「世間無常」的實相。 《金剛經》:「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如何面對「死亡」?廣欽老和尚說:「無來無去,無代誌。」那是聖者的「果地見」。我們只能先依「空性智」照見「心性本無生無滅」來降伏「死亡」的盲執。 若是尚不具「智慧」止息「死亡」的恐懼,要降伏「死亡恐懼」,尚有一途,即一心皈依如來,「念佛求生佛國淨土」,坐上「如來法船」,航向「解脫生死」的國度。

2023年8月3日 星期四

『無我』與『無生』

『無我』與『無生』 《心經》:『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照見「五蘊非我」的「無我智」即能解脫「苦」的繫縛。眾生則深染「我相」,比如很在意「我長得不漂亮」,把四大外相執為「我」,困在「自我」的煩惱中。有「我相」,就會引生「我執、我見、我愛、我瞋、我慢」這些煩惱;也會在意眾人的眼光,延生出「人我眾生相」。在「人我」對立下,無盡煩惱就接種而來。然而,色身無常,早晚會老化,死亡時,「我」在那兒? 緊執「我相」時,無所住的「覺性」就侷限在「六根」的「見聞覺知」,跳不出「六根」的框框,如《楞嚴經》說:『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執取海中的「小水泡」說是大海全身,把「心性」侷限在色身內的「見聞覺知」中。要能深觀「四大」緣生非我,乃至窮觀「五蘊」,「色、受、想、行、識」非我,方能洞見身心的一切「覺知」與「感受」,唯是緣生緣滅,沒有所謂的「自我」,即由此解脫「苦」的繫縛。 菩薩証「無我智」,以發「菩提心」故,行菩薩行,自覺覺他;就得從「無我智」延伸到「無生智」,才能在「菩薩道」中,心無疲倦。「無生智」並沒有跳脫「無我智」,只是以「慈悲心」深觀眾生「心性」本來清淨無染,具足如來德性,只因迷於「妄想分別」,翻為眾生。亦即,眾生「心性」本來「無生」,眾生妄生「色空」,才迷為實有,沉淪輪迴。菩薩不忍眾生苦,故而生起「大悲心」。 《楞嚴經》:『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眾生心性本來清淨「無生」,無有「空華」現象。只因「妄想分別」,以致「六根」觸「六塵」時,就像有「眼病」的人,看到虛妄的「影像」,妄生出來無量空華。 若能觀見「無生」,即無空華,「煩惱」自歇,猶如旭日東昇,晨霧自散。世間「稱、譏、毀、譽、苦樂」唯是幻起幻滅。菩薩於「無生智」中,『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於「菩提道」中廣度有情,無有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