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6日 星期日

《止觀》修習

《止觀》修習 一切法門的修証,就其扼要,都沒有跳出「止觀」二法。「止觀」是「定慧」的異名。智者大師說:『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 眼前的煩惱如果伏不住,心就散亂無以止息;所知的佛法,所說的「觀慧」,也派不上場,落於「空談」。「伏結」是要先伏下煩惱,靠的就是「禪定」,才能有寧靜的心來修「觀慧」。 「煩惱」必須靠「觀慧」來斷除,比如生病而苦惱,即使有「甚深禪定」,轉移病苦,但是只要出定,病苦就立即纏綿。若有智慧知道富貴貧賤都是由心所造,才能「甘願受」而少了一份心理的負擔。更有「空性智慧」,洞見「煩惱」因緣生,受即消;並以「懺悔心」面對,「煩惱」成了增長「般若」的逆增上緣。 我們眾生雖然道理明白,但是能否安於當下,不受其苦?在於是否如實修習「止觀」。 「天台止觀」把「止」的方便分為三類︰ 一者、繫緣守境止:比如繫心鼻端、丹田等處;或繫心佛號、呼吸,令心不散。最初修習「定心」,必被強大的妄想習性所困擾,「繫緣守境止」是截斷「粗分妄念」的好方便法。 二者、制心止:發現心念有妄想馳散,立即制止它,令心寂靜。 三者、體真止:是明白「諸法依於因緣所生」,「緣起性空」,安住在「空性」的智慧中,名為「體真止」。心若不妄執,境相自滅而止,即是「體真止」。 何謂觀?《瑜珈師地論》說:『菩薩能求奢摩他,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捨離心相。』 心要先獲得身心輕安的「奢摩他」,再以此定心進行「觀慧」的思察,「觀慧」才會使得上力。換句說,未達身心輕安的定心,所了解的「般若慧」,多在「知解」階段,尚無力「勝解」、「捨離心相」。 什麼是「奢摩他」?《菩提道次第廣論》說:『外境散亂既止息已,於內所緣恆常相續任運而轉,安住歡喜輕安之心是名奢摩他。』 心止息了外境攀緣妄動,安住於「所緣境」,比如緣住呼吸、佛號,或緣於「法義」觀察。相續無間,綿綿密密後,身心會引生舒適、清涼等等覺受,稱為「身輕安」。心裡也會生起所未有的喜樂,稱為「心輕安」。當「輕安」升起後,才能名為「奢摩他」。 未觸及「輕安」前,只能說「心念專注」,不能稱為「奢摩他」。這個過程最常被「習禪者」所忽略。 「三摩地所行影像」是所觀察的「境相」。「境相」有「有分別影像」與「無分別影像」。「有分別影像」如緣於佛號、觀佛的相好,或不淨觀等等。「無分別影像」是安住於境,不在境上起觀察。「勝解」是觀察清楚了、了無疑惑。勝解後,得義忘詮,「捨離心相」,也就是「現觀」。 比如我們明明知道色身無常,老化是必然的事,但是依然會讚美青春的好,這也是對世間無常的觀慧,尚無法捨離心相;或者「有生必有死」,但是還是會恐懼死亡,也是觀慧尚未捨離心相。又如祖師所說「悟後尚得泯絕悟跡」,也是要直至「捨離心相」方名為証。 《雜阿含經》:『尊者阿難!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止與觀」猶如車之兩輪,互相推進,直趣証得解脫。 現今網路時代,只要上網搜尋有關「觀慧」,多少能明白「煩惱非有」、「世間如幻」的道理。但是生活上,總是煩惱依舊。根本因由,當是未能如實「修習止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