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3日 星期日

由《楞嚴經》看《五蘊》

《心經》說:「五蘊皆空」,怎麼是空?《中論》說:「眾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五蘊」必須依於「因緣」而有,所以「五蘊皆空」。比如: 「色身」乃由四大組成。 「受蘊」是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對色聲香味觸所產生的感受,是依於因緣所生。 「想蘊」乃作意取境,有因有緣生,如「憶想」、「幻想」。 「行蘊」是「遷流造作」,作意的「心識」猶如流水般的相續不斷,比如計劃旅行、企圖心等等,直至緣盡而滅。 「識蘊」是「了別」,比如了別青黃白黑等等,都必須建立在「因緣」之下才能成立,所以「五蘊皆空」。 《楞嚴經》則說「五蘊」是「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都是由我們的「清淨心性」所顯現的,是由「事相」來說明「五蘊非有」。 「色蘊」:《楞嚴經》說:『譬如有人,以清淨目,觀晴明空,唯一晴虛,迴無所有。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於虛空,別見狂華,復有一切狂亂非相。色陰當知亦復如是。』 「色蘊」就像本來沒有眼病的人看天空,萬里無雲萬里天。當眼精不動的看天空,直至眼精疲勞,就會出現「空華」在眼前亂飛,此「空華」乃無中生有,虛妄生虛妄滅。「色蘊」正是這樣的現象。 「受蘊」:『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性無違順。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於二手中,妄生「澀滑冷熱」諸相。受陰當知亦復如是。』 「受蘊」就像本來身心調和,雙手不會有什麼特別感覺,當無故兩手摩擦時,就產生「澀滑冷熱」的現象,這感受乃虛妄生虛妄滅。亦如打坐時,會感受「發熱、清涼、酸、麻、痛」等等覺受,都是「本如來藏性所現妙真如性」所現,亦是虛妄生虛妄滅;若執為「聖境」,《楞嚴經》說「即入群邪」。 「想蘊」:『譬如有人,談說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懸崖,足心酸澀。想陰當知,亦復如是。』 「想蘊」就像心想吃梅子,口中就流口水,這口水是虛妄生虛妄滅;或站在斷涯往下看,足心就會感受酸澀,都是「想蘊」現象,虛妄生。然而,眾生尚未成佛之前,必須善用「想蘊」修行,方能走上成佛之道。 《楞嚴經》說:『純想即飛、純情即墮。』「純想與純情」涉及臨終的情識是上昇或下墜。所以會下墜是因為情識深陷「愛染」。《楞嚴經》說:『眾生分內,因諸愛染,發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水往低處流,「臨終神識」也就下墮至「三惡道」。「愛水」來自於「自我情識」的執取,比如看到心中執著想吃的食物,就流口水;想到親人離別,執著不忍分離,就會流下眼淚;心著行婬,執著樂受,男女二根就自然流液。又如心存詐騙,體內就會分泌「激素」,都會引生「愛水」,都會令「臨終神識」下墜。 反之,『眾生分外,因諸渴仰,發明虛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勝氣」會往上升,令神識飛昇天上,乃至往生佛國淨土。「勝氣」相應於欣樂善法或聖法的觀想,比如「孝順父母、事奉師長」,或心繫「善念升天」,體內就生起「勝氣」;或「心繫三寶」、「持戒持咒」,或「觀想而欣樂佛國淨土莊嚴」等等,「臨終神識」就會輕盈而飛昇。如何增長「勝氣」,也是「離苦得樂」的要領。 「行蘊」:『譬如瀑流,波浪相續,前際後際,不相踰越。行陰當知,亦復如是。』 「行蘊」遍於八種識心,很難明了,比如指甲、頭髮會一直長;身子不斷的生長、老化等等,都是「行蘊現象」;或者現生執行所發的願望,或發精進心、企圖心等等相續的作意,都是「行蘊」的運作。 「識蘊」:『譬如有人,取頻伽缾,塞其兩孔,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識陰當知亦復如是。』比如用瓶子整滿「台北的虛空」到高雄倒出來;台北的虛空並不會因此有絲毫的減少,高雄也不會多一分虛空。我們的念頭所產生的「識蘊」,一天下來,無量無邊,何況一生、萬世?但是無窮盡的心識都不能也不會染污清淨心性;就如在虛空中提字,不論寫多少,虛空都如如不動,不增不減。就因為「識蘊」乃「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所現,如大海的波浪,不論如何翻滾,都是大海本身所現,究竟不增不減。整個五蘊、十八界所產生的無量心識,都如是虛妄生虛妄滅,這也當是「萬法唯識」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