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小止觀札記》三

第六章 正修行1
上來說二十五法是正修行的前加行,具備了這二十五種善法加行,才開始進入「止觀」的正修習。
 正修習方式分為二方面:一是坐中修;二是歷緣對境修。前者是「靜中修」,後者是「動中修」。修習的法則,不外「由內而外」、「由靜而動」、「由粗而細」。先從靜中「坐中修」,而後「歷緣對境」來「動中修」。亦即先養成靜中定,而後延伸於動中定;先觀察內在的心念,再延伸到六根對六塵的處事心念。
「坐中修」分成五節:
一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二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三隨便宜修止觀。四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五均齊定慧修止觀。
前三項是針對初學者的粗亂心來詳細說明止觀;後二者是對久修止觀者說。
.對治初心粗散亂修止觀
初學止觀一定會有心粗散亂的情形,得先明白如何修習止?如何修習觀?修「止」方想,智者大師提出了三個方便:繫緣守境止、制心止、體真止。

1.『一者、繫緣守境止,所謂繫心鼻端臍間等處,令心不散故。』 即是把心繫念在「鼻端或臍間」上來修「止禪」,「臍間」也是所謂「丹田」。也可以緣住「呼吸,或「佛號」。「所緣境」要能令心生起歡,效益才會好。 此方便最常用於「初學止觀者」,或者煩惱熾盛時。這個階段旨在「淨化強大的攀緣習性」,不在「修觀」,也還不適合「修觀」,因為強力的作意,令心太過緊繃,念與念之間沒有空間進行觀照。 『二者、制心止。所謂隨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馳散。』當「妄想習性」漸漸淡化後,「所緣境」的繫念,就可以偶而放鬆,也不會掉失;等到「妄想習性」又再現起時,再緣於「所緣境」。比「持名念佛」,淨念相續,覺察到「妄念」現起時,就回到「明覺念佛」;在「明覺」之下,妄念即消,回歸淨念相續。 又如在靜坐中覺知「所緣境」時,當妄念現起時,即覺知妄念現起,不須要起心制止妄念,只管「覺知」所緣境,不去管妄念,當下即「離妄即覺」。「妄念」會在覺知的智光下泯息,回到「正念正知」。如此不斷的淨化「攀緣習性」。 「繫緣守境止」是讓心緊緊看住「所緣境」,將心安住在「所緣境」中。「制心止」則只是「覺知」所緣境沒有跑掉。比如「看住」手中五個錢幣是「繫緣守境止」,作意緊緊繫念在所緣境上。「制心止」則是只是「覺知」手中有錢幣,心依然能夠同時覺知外境,心境相應「輕鬆、寬坦」。「繫緣守境止」是「制心止」的前方便。「制心止」則是「體真止」的「前方便道」。 『三者、體真止,所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悉知從因緣生,無有自性,則心不取。若心不取,則妄念心息,故名為止。』 「體真止」是「出世間」的「般若定」,不同於「繫緣守境止」與「制心止」的「世間定」。「體真止」要先具備「緣起性空觀」的正知見,比如修定時,妄念紛飛,令心繫念「呼吸」來止息妄念,是「世間定」。觀妄念因緣生,法爾緣滅,心不受妄念干擾,是「體真止」。又如煩惱現前,心念煩亂,就放鬆身心散步去,能暫時遠離煩惱,是「世間定」。了知「煩惱」只是一時的因緣所生,面對問題,瓦解煩惱是 「體真止」。 。

體會「體真止」可以從二方面同時進行:一是「了達妄念本空」的緣起般若。二是「自肯當下心性清淨不生不滅」。二者一體兩面,猶如雲霧散開時,明月自然高掛天空。然而,雲霧未散開前,明月的光耀有減損嗎?沒有﹗洞觀妄念本空,心性如如,不垢不淨,即是「體真止」。
我們若是一時無法從「緣起性空」相契體真止,智者大師再提出二個修習方便法:
一者在時間上,觀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了不可得。
二者由空間上,觀識心皆由「根、境、識」和合而有。比如眼見色,經過意念分別才產生眼識;當看到紅色的花時,只是「根、境、識」和合而成。
緣起性空觀,是「總相觀」,通一切法的總相。觀三心了不可得或觀心識由「根、境、識」和合而有,則是「別相觀」。我們要透過一切現象的「別相觀」,才能逐漸相應「總相觀」。
智者大師又說:「當反觀所起之心,過去已滅,現在不住,未來未至,三際窮之,了不可得。」所謂的「現在」,念念剎那都在遷變,沒有依止處,所以說「現在不住」;煩惱轉移後,之前的煩惱跑到那兒去了呢?也是覓之不可得,正是所謂「正生無住處,生已無去處。」心念隨著因緣生,也隨著因緣滅,念念不住。過去、現在、未來只是世間溝通上的假名,所以三際並沒有實質的真實相。
若是誤以為証得「緣起性空」、「諸法畢竟空」後,心識就沒有覺知、沒有苦樂的覺受,就墮入了「斷滅見」了。智者大師為了避免我等墮岐路而告誡說:「行者雖觀心不住,皆無所有,而非無剎那任運覺知念起。」心念隨著因緣生,念念不住,猶如幻化,但是心性本身具足遍照的覺性,不會是沒有「覺知」的「斷滅空」。智者大師所以強調「非無剎那之念,旨在避免學人墮在如木石無覺知的「斷滅見」。「任運覺知念起」是指心念能隨境而顯,猶如大鐘,叩之即響,不叩就寂靜無聲。
智者大師 說:「初心修學,未便得住,抑之令住,往往發狂。」初修止觀,切忌一昧壓抑,不然會造成反效果,令身心會失去調和,乃至發狂。
止觀修習,要能不躁進,也不懈怠。在精進的同時,也要懂得適度的放鬆。放鬆不是懈怠,是為了走長遠的路。只要時時勤修止觀,日久功深,就能掌握到當中的要領,如智者大師說:「如學射法,久習方中」。
如何修觀?
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這一節中,先說修止。「止」的特色是寂靜不散亂;「觀」的特色是具有觀照的覺察,乃是有尋有伺的心識活動。「體真止」是透過義理的思惟、領悟,而後安住於無相的般若。
智者大師把「觀」分成「對治觀」與「正觀」二種。人身是四大組合,會老、病、死;然而義理雖知道,無始以來的「欲愛」習氣,會令心念無間的貪戀色身,就是看不破、識不透,也放不下,身不由己的隨著業力輪迴。
要如何來鬆動這股無始以來的迷執慣性,讓解脫法乳流進心地?佛陀教授了「對治法」,會對貪欲重的眾生說「不淨觀」;為瞋恚重者說「慈心觀」;會為我執特別重者說「界分別觀」;會為妄想、掉舉重的說「數息觀」。我們眾生貪瞋痴俱全,只是偏重上有所差別,所以上述所說的對治法也只是一個大原則,就如智者大師談到「隨便宜修止觀」,告訴我們在坐禪時,要依個人的因緣時節,作適當調整止觀次第;比如在坐禪中,浮現「貪欲」的話,就修「不淨觀」來對治,若浮現出「瞋心」,就暫時先修「慈心觀」以為對治。
《禪秘要法經》記述尊者迦枬延有一個弟子名槃直迦,出家已很久了,尊者為槃直迦教授了一段偈語,總共教了快三年,槃直迦還無法領會通達。尊者迦枬延運用一切智慧,費盡一切心思,也無法令槃直迦突破困境,只好帶著槃直迦來到佛所,請示佛陀。佛陀觀察後,說明原因,原來槃直迦九十劫前,出家為比丘僧,聰明多智,能讀誦三藏經典,由於自恃聰明,心懷憍慢,心念不是昏沉就是掉舉,又不願意虛心受學,只是一昧對初學、對經典不熟悉的人,自讚他所讀誦三藏的法義,以致命終後,墮入黑闇地獄,歷經九十劫,都處在黑闇之中,了無智慧。所幸能仗著出家功德,從地獄出來,即得生天上。雖生於天上,他的天宮光明與供具,也比其它的天人較為低劣。以槃直迦過去讀誦三藏的功德,天上命終後,才能生於有佛出世的世間,卻因為過去世的貢高我慢,以致雖聽聞了殊勝妙法,也得遇善知識的教導,卻無法了解,無法通達諸法實相。於今因緣已具足,我當為槃直迦說方便法,教授繫念法,令其得利。
佛陀又告訴槃直迦說:「你過去世因為心念過於放逸,才遭受九十劫的大苦,你現今要端坐繫心,莫再放逸。」於是佛陀對槃直迦教授了「白骨觀」,又說明在作白骨觀的過程中,遇到了某些障礙時,有時要改修「九想觀」,有時要改修「慈心觀」來對治。槃直迦比丘聽聞了佛陀的教誨後,不敢再有所放逸,對佛陀所教的法,一一諦觀, 心念了了分明,經典說:「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自念宿命,所習三藏,了了分明,亦無錯謬。」佛陀又接著說:「就算像槃直迦比丘,愚痴到一首偈語,三年教不會,也能由繫念「白骨觀」法而當下証得俱解脫阿羅漢,何況聽聞教法能理解者,修証的因緣更是具足。」於是交代了尊者迦栴延要把「不淨觀」法流傳下來,讓後世愚癡眾生、憍慢貢高、邪惡眾生,有個對治法來排除修証上的障礙。
白骨觀、九想觀(帳想、青瘀想、壞想、血塗漫想、膿爛想、蟲噉想、散想、白骨想、燒想),都屬於不淨觀,至於詳盡的觀法,《禪秘要法經》有詳盡的說明。
瞋心重者,宜修慈心觀以對治。瞋心略說有三種:
一是非理瞋:指的是無關於他人,自己在觀點上生起瞋怒,比如在觀點上理解不同,自己生起瞋恨。
二是順理瞋:比如對不守交通規則者,生起瞋恨心;或者對在公共場所吸煙者非常討厭。
三者諍論瞋:面對不同的觀點時,堅持自己的觀點是對的,他人是錯的。
慈是給予樂;悲是拔苦。慈悲也略說三種:
一者「生緣慈」:「生緣」是一切有情依於緣生的個人。把十方眾也生看待成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而真心的給予快樂。
二者「法緣慈」:通達諸法空相,明白世間名言只是假名設設,破除「我相」、「我執」後,泯絕了你我對立的觀念,所生起的慈悲心。
三者「無緣慈」:証得法性平等,泯絕冤親、善惡等等差別見。對一切眾生平等施捨,亦即對一切眾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界分別觀對治執著我相」。以解析的方式,觀察到一切現象是緣生有、是幻有,非實有我。「界」是心識產生的分界,六根六塵,以及二者和合產生六識,共為十八界。這十八界包含了心識的一切活動,我們可以從中觀察到根、塵、識一切現象皆是依於因緣生,變異無常的現象。從界的現象,了知諸法無常,無我、我所。
「數息觀對治多尋伺」。智者大師把觀呼吸簡略為六個次第:數、隨、止、觀、還、淨。數是數呼吸進出的次數,可以把心專注丹田或鼻端上,同時觀察呼吸的進出,由一數到十,再由十數到一。所數的有三種:出、入、息,這個「息」是出入的中間那段不進不出的時段。
「觀呼吸與不淨觀」被稱為「二甘露門」,從佛陀時代以來,都被佛弟子所重視。佛法東傳而來時,東漢到唐代這期間,神僧特別多,與當時崇尚這二法門有著密切關係。當時東來的印度高僧,都特別重視修証經驗,只是止於師徒相傳,少了文字記載。《安般守意經》即是記述當時的觀呼吸修法,只是《安般守意經》的內容是集結式的,沒有完整的修証次第。智者大師把這些大師的修法作個完整的整理而記述下來,定名為「通明禪」,放在《釋禪波羅蜜》中最後一章,記述如何由「通明禪」証得四禪與神通妙用。
正觀
前面所說的對治觀,是屬於諸法的別相,比如現貪欲相時,即以「不淨觀」對治;現瞋心相時,即以「慈心觀」來止息。正觀則是觀諸法「總相」,以一切法皆依緣起生,所以由觀「緣起性空」,再擴及一切諸法依緣而生,緣生無性,無性之性即是實相妙性,而入於「諸法實相」。
「諸法實相」的觀法,也要有方便次第,先觀「所觀的境」。外境是靜止相,容易觀察清楚;心念的流動是快速又細微,不容易觀察清楚,所以適合先觀靜態的事物。
第六章正修行( 2 )
正修習方式分為二方面:一是坐中修;二是歷緣對境修
坐中修分成五節:一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二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三隨便宜修止觀;四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五均齊定慧修止觀。「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已於上述說明。
二 對治心浮沉病修止觀
「浮」是指「掉舉」,就是心念對外境攀緣,一時興盛,靜不下來,這時候適合修「止」。「止」是對治攀緣,令心寂靜而安於當下。
「沉」是「昏沉」,是心念失去明了的覺照,比如我們色身處在非常疲勞或者睡眠不足,心性就瞪瞢,對事情失去明覺的觀察力,這是「昏沉相」。這時要修觀對治,可以觀「佛的相好」、「光明相」,或思惟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功德。
「昏沉與掉舉」是凡夫中必然會有的現象,也是所有學佛者的一生功課。《楞嚴經》說「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則漸除,因次第盡。」,「昏沉與掉舉」是屬於「事修」,儘管明白「昏沉與掉舉」二者皆是空無自性,但是定慧未圓融前,它就會伴隨著習性在因緣時節裡顯現。
寶靜大師提到有部分「久修止觀者」會陷入「以無記當成無昏沉掉舉」的陷阱。修止觀者,在初步暫時調伏粗的「昏沉與掉舉」時,就執在無相中,以為是「聖境」;然而這個「無相」是欠缺止觀,觀察不到微細心相,才誤以為已處在「無相」中;或者以意念作意,安住在不分別,以為「無相」。一旦作意安住在不分別中久了,他的心相就漸漸的失去覺察力而不自知。這個失去明覺心相,一旦誤以為是「諸法空相」,就是落入「無記」中了。「無記相」是一時伏住妄想而來的,不是窮觀法界性而証悟的,他的心雖然不是完全暗昧,但也不明覺,念頭也不清明。妄念生起來時,也沒有般若明覺力去覺察到它的相狀。道業就這樣虛度光陰,直至臨終時,才會有所發現,只是已為之已晚矣。這也正是禪宗所說的「墮在無事匣裡」,只是一昧的伏住心念不起,不是經過「觀照」所現起的般若。
「無記相」者會為了令心達到無相,不令妄念升起而伏住起心動念,他的心境必是偏靜的,也覺察不到「起心伏住」的細念,對微細的妄念欠缺覺察的正知力。在遇上了煩惱,會以遠離或厭離的心念來面對,不相應煩惱的空性,也不會生起正觀煩惱即菩提的般若,與解脫慧不相應,禪宗形容為「死水一灘」,或說「死水不藏龍」。
三 隨便宜修止觀
「昏沉修觀,掉舉修止」,這是大法則。只是各人的學習因緣都不盡相同,在止觀過程中遇上的瓶頸也不盡相同,必須依於各人的狀況因緣來應對,稱為「隨便宜修止觀」,隨著個人因緣而有不同的制宜。
當發現心念浮動了,就修「止門」;若是修了很久也感受不到修止的效益性,這時可以試著修觀,比如觀「呼吸散於全身」,或觀佛的功德,不必拘泥於固定的原則。或者心在攀緣外境時,比如戀執所愛的人、事、物,此時可以修安般,令心繫念於一境來止息內心的攀緣妄動;也可以修觀,觀對方的色身敗壞時,所呈現的腫帳、惡臭、蛆蟲種種,令心不再慕愛,止息攀緣。
四 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
如何修止?如何修觀?如何對治昏沉、掉舉?這些都是修止的前行,這些心念是粗的。當能初步排除妄念,進入細心的禪定狀態時,此時身心會有禪悅生起。身心效應會令生理機能異於平常,滿懷愉悅,乃至喜樂湧動不已。修止觀到了這階段,會有很多岐路,若是沒有教理基楚,或與善知識討論,就有可能從此走入外道,所以智者大師說:「定心細故,覺身空寂,受於快樂,或利便心發,能以細心,取於偏邪之理﹗」。
「覺身空寂、受於快樂」,當心寂靜時,最先感受到的是色身粗重感消失了,代之而來的是「輕安覺受」。粗重的色身覺受會逐步轉化為如雲如霧、若有若無的輕盈覺受,遍身清涼。初次感受這妙樂時,心中不免會有難以言喻的喜樂湧動。
「利便心發」是由禪定開發了前所未有的潛能,比如觀察力比之前靈敏,氣色比以前好,或有可以多日不進食也能精神煥發。若是把這些身時效應執為聖境,貪著而孜孜自喜,當下就有墮入邪見的危險;或者執著「當下明明白白的心就是道、就是涅槃」時,也就墮入邪見了。這種細心的偏見,是《楞嚴經》所說:「一切境界莫作聖解,若作聖解即受群邪」。這類偏見常見於致力修止修定,卻有止無觀,不知道當下的覺受只是禪定的身心效應現象。若是無因緣與善知識討論,他有可能窮其一生,都難以跳脫這樣的困境。
「禪定」只能暫時伏住煩惱,無法究竟止息煩惱,屬於「有漏定」,猶如石壓草,無法澈底瓦解。必須相應「無漏慧」,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等持」的「道共定」,才能根除煩惱。
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談到修奢摩他時,提到常見的一個岐路:「住於心境,不見一切相,無「明了之相」,稱它為「止」;有明了之力稱為觀;或把沈寂無所緣之念當成般若空的智慧,這是錯誤的偏見。」
「止」是心一性境,一心一境,不是無「明了之相」;「觀」則具有思擇功能,而非只是明了之力。其次是,心中有沒有「無明了之相」,是屬於「三摩地」中有無「沈沒昏沈」的差別。心昏沈了,就會失去明了之相,不是「止與觀」的差別。何況「無我智」的般若是「証與未証」無我的智慧,而不是住與不住於有無「明了之相」。
《菩提道次第廣論》又說:証空性妙三摩地有「明樂無分別定」,但未証空性之定,也有「明樂無分別定」。在修定過程中,若執心令無分別,以無分別為所緣境,久攝其心,也能在相似無分別定中生起喜樂;但是這種喜樂,是本身無法發現自己細心有所執著,而非自己真的已無所執著,更不是由般若空觀所証的明樂無分別,必須仔細分明。
五 均齊定慧修止觀
修止觀過程中,在方便上有偏重止或有偏重觀,最終則是「止觀雙運」。若是有定無慧,則是枯定、痴定,與解脫的般若智慧不相應;有慧無定,也只是狂慧。或是慧多定少,也是定心不穩,念頭無法專注觀察,猶如風吹燈燭,燭光閃爍不定,,所觀察的般若慧,也無法照得明明了了。
我們若能依於「如何對治粗亂修止觀、如何對治心浮沉修止觀、如何隨便宜修止觀、如何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如何均齊定慧修止觀」這五個方向,智者大師說:「必於一生不空過也」,必能有所成就。
作意思惟是觀慧不可或缺的前行,所謂「善分別諸法義於第一義不動」,亦是先對法義有了正確的慨念,而後經過嚴密的觀慧擇思、定中思惟,才能相契諸法第一義諦;而非是不作觀察,唯是一昧作意於「無分別相」。
自在、任運、無執、無住的心境是「果地境」。我們在因地修習上,要先由「有影像分別」的來作意觀察,觀察法的空、苦、無常、無我,或緣起實相,再延伸遍及一切法的尋伺、伺察,及至窮觀諸法別相、總相,直至現觀諸法空相,才能說是無分別的「般若實相」。
歴緣對境修止觀
一歷緣修止觀
「止觀」分為「坐中修」與「歴緣對境修」,先由「靜中修」再延伸到「動中修」,才能漸漸遍於一切時、一切處都不離止觀雙運。
「歷緣」的「緣」,是指六緣:行、住、坐、臥、作作、言語。「對境」的「境」是指六根相對六塵的塵境,「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產生的心識。「歴緣對境修止觀」是觀察一切起心動念,或觀察它的動機來修止觀,比如觀察「臥」是為了休息,還是貪圖安逸呢?。
當在行走時,要觀察到行走的動機是什麼?是染煩惱呢?還是有利於善法?要能離於染上煩惱,心念才能安住於止觀,才能在現象中了達煩惱空無自性,而安住於「體真止」,名為修「止」。「住、坐、臥、作作、言語」都以此類推,要先觀察動機,再依「體真止」安於「無作心」。
「觀」是觀察,觀察「住、坐、臥、作作、言語」的動機後是善、是惡、是無記後;再觀照「能行」與「所行」皆緣生而有,依「緣起性空」理諦,了達「諸法畢竟空」,名為歷緣修觀。「坐、臥、作作、言語」也是以此類推,名為「歷緣修觀」。
二對境修止觀
「對境修止觀」與「歷緣修止觀」的模式大致雷同。
眼對色時,對美、醜不生貪染或厭惡,心念無貪、無瞋,只是單純的根塵相對,不起貪愛染著,不起攀緣妄想,即是「對境修止」。觀一切美醜,皆是根、塵、識和合,才會生起美醜的分別心識,若能洞觀外境不外因緣生和合而有,了達緣起空寂性,了達一切煩惱空無自性,從而歇下攀緣心。「攀緣心」止息時,則心境空寂,是為「對境修觀」。
耳聞聲時,聽到好聽的音樂、讚美的話,或聽到噪音、罵人的話;鼻聞香時,或聞臭屎時;舌嚐甜、苦味時;身子接觸到冰冷、溫暖時,當中的「對境修止觀」模式,皆同於「眼對色塵」。對境心念如如不貪染,是為「修止」。了達根境因緣所生,現象隨緣遷變無常,趣入諸法畢竟空,是修「觀」。
意根對法塵,是指五根見五塵時,眼見色生眼識,耳聞聲生耳識等等了別都由意根所主導。意根也能獨自活動,比如見到某位法師,日後想起來時,法師的塵影就會浮現上來。五根對五塵後歇下來的法塵,意根能自行攀緣出來,唯識學稱為「獨影境」。就日用中的修行,沒有跳出六根對六塵的範圍,所以古德祖師都說:「六根門頭好修行」。
第七章善根發相
「善根」是從過去生延伸到今生,但是今生若是不修行,也無法引生過去的善根;比如有些人生來對畫畫特別有興趣,也學得很快,若是沒有因緣發掘,畫畫天份也可能一生都沒有機會發揮出來。過去世有禪修過的人,今生在「止觀修習」中,會很快的引出過去世所修的証量。
善根發相有二種不同:一是外善根發相。二是內善根發相。
「外善根發相」:當一心修止觀後,引生了行為上善根,比如對布施、孝順父母、尊敬師長、供養三寶等等,生起了前所有的喜樂心、恭敬心;或者發起持戒、素食的勇猛心;或者由衷樂於參與法會或有益於大眾的公益活動,這些都屬於外在的善根發相。
內善根發相:由止觀引生「內在善根的身心效應」。
智者大師對「內善根發相」分成三節說明:
甲。明善根發相。 舉五種止觀修習:觀呼吸、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念佛觀等五種,說明各觀之間的不同善根發相。
乙。辨別邪偽禪發相與真正禪發相的差別。
丙。要明確知道如何修止觀來長養這些善根發相
甲。息道善根發相。「息道」是觀呼吸,是由觀呼吸之道來修止觀。先經過調身、調息、調心,令身心由粗重的、散亂的,漸漸的寂靜下來。雖然身見尚在,但是身心輕安,如雲如霧,清涼無擾,進入欲界定;若能再進一步令定心凝注不亂,就能逐漸忘失身相的存在,心念由有相轉為無相,猶如處在太虛中,名為「未到地定」。這裡的「未到地定」是尚未到「初禪」之前的「未到地定」,是發起善根發相的「根本定」。
要具備什麼樣的禪定,才能相應解脫慧呢?「未到地定」大致是歷來古德所共識。
如何進入「未到地定」?智者大師說:「行者善修止觀故,身心調適,妄念止息。因是自覺其心漸漸入定,發於欲界及未到地等定,身心泯然空寂,定心安隱。於此定中,都不見有身心相貌。於後或經一坐、二坐,乃至一日、二日,一月、二月,將息不得,不退不失。即於定中,忽覺身心運動,八觸而發者,所謂覺身動、痒、冷、煖、輕、重、澁、滑等。當觸發時,身心安定,虛微悅豫,快樂清淨,不可為喻。」
在「未到地定」中,有幾項指標:一是在定中空掉身見,只安住於空寂的明覺中。二是在「未到地定」中不退不失一段時間後,就會引發「八觸功」,感得身心愉悅的現象,這「八觸」中,並不是完全都會出現,各人的因緣不同,出現情形也不盡相同,有的只會出現三四種。
觀呼吸、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念佛觀等五種觀法都是善巧方便,何以智者大師把觀呼吸會放在第一觀?智者大師在《釋禪波羅蜜》第五卷中說:「如經說阿那波那,是三世諸佛入道初門。」「阿那波那」就是觀呼吸,也是「安那般那」的異名。智者大師又說:「西國法師,相傳不絕,多以此法為學道之初。」不只是佛陀常以觀呼吸教授佛弟子,印度高僧東來時,也都傳安般禪法,那時候証得高深禪定的高僧特別多。
《釋禪波羅蜜》中用三個過程說明欲界定:粗住心、細住心、証欲界定。由觀呼吸中,先令心緣於呼吸而得安住。安住之初,必須強力作意,稱為「粗住心」。安住一段時間後,浮動的心念慢慢靜下來,漸趨於寧靜,稱為「細住心」。
最始坐禪,身子很容易偏斜,必須時常修正姿勢;當住在細住心時,身心會有調和作用,會產生一股力量很自然的把身子扶直,坐起來感覺舒服,這舒服感消除了許多色身的粗重感,是為「欲界定」。
在欲界定中,氣脈調和產生扶直身子的舒服感,帶著明顯的身見。若能不理採這股舒服感,一心隨順著呼吸進出,從隨息中,身心漸漸的空寂,直至只有清明的明覺心,色身的感覺不見了,猶如處在太虛中,不見一物,名為「未到地定」。
智者大師提到會得又退失禪定的六種原因:
一是希望心。當心有所期待更殊勝的禪定時,執著的心就會生起,禪定就被執心所破壞了。
二是疑心。對所學的觀法,尚未了解,疑心若生起,禪定就會退卻。
三是驚怖。當身心因止觀產生變化時,心若驚怖,專注力就散了,禪定也隨之退失了。
四是大喜。身心有著未曾有的喜樂在湧動時,就會執著喜樂,專注的禪定力也會散掉。
五是重愛。就是染著貪欲,或染著禪定所引生的快樂覺受,也會退失禪定。
六是憂悔。害怕所產的身心效應會造成傷害身心,就會生起憂慮而退失定心。或者「懊悔心」一生,心念就散亂了。
「欲界定」所產生的扶直身子,是身心的變化開始。心念會有由流散漸漸凝注的覺受,那種覺受像由流動性漸漸凝固的感覺;當凝注不動時,會產生「未到地定」的輕安,清涼覺受如雲如霧般的從會腳底升起,澈骨澈髓;升到腰間,會感受腰以下的部位,妙不可言,而腰上的覺受是則粗重的,如此慢慢升至頭頂而遍滿全身時,會身直如松,清明如立身於無邊際的太虛的輕安覺受。
智者大師說「輕安覺受也有由頭頂而降下來的」。只是由頂而降的定力比較不札實,容易散失。這種輕安樂受非常殊勝,一般都會有喜樂大湧動,也會因心念過於湧動而散失輕安覺受,一般必須經過二或三次的經驗,才能在升起時不執著樂受,令輕安遍滿全身。
未到地定造成身心效應非常強烈,過去不曾有,突然而來時,心中會不免頓起驚恐,比如氣脈造成的耳鳴,猶如龍鳴虎嘯,身內有鼓聲、小爆炸聲、冷熱等等;這突然而來,加上不知道這樣的現象是否會威脅到生命,心中不免會生起恐懼,「輕安覺受」就會在驚怖中漸退失,若是又無知的誤信所謂「走火入魔」的傳聞,更會害怕到不敢再坐禪。
我們凡夫對色身的愛執,是修行最大的障礙,我們如果能像古德那般,用生死心修行,把修行看得比生命重要,當能排除種種障礙,直趨無上道。
「未到地定定」也有邪偽,智者大師在《釋禪波羅蜜》中提出二種現象:定心過明或定心過暗都不是正定。
定心過明時,於定中現出青黃紅白種種顏色,或者看到日月、星星、宮殿,會有這些現象,涉及複雜的個人因緣,但是不論現象是什麼,都是因止觀而引發的身心效應。若是執著現象為真,不知這是身心所產生的幻相,並且執為聖境,就會執成邪見。
定心過暗者,會在進入未到地定後,就像熟睡,處在無心、無意識的狀態。殊不知正定乃「惺惺寂寂、寂寂惺惺」,清明而明覺,而不是昏暗無知。若是誤以為什麼全無知覺才是入定,就會從此住於邪定而不自知。
安住於「未到地定」中,接著會引生八觸功德動、痒、冷、煖、輕、重、澁、滑。這八觸不一定都全發,有二發、三發與多發,隨個人的身心不同而有千差萬別,比如感受自身猶如堅硬石頭,這是四大中的「地大」在變化,或覺得身輕如鴻毛,這是「風大」在變化。一般共同會有的情形,是丹田會有一股暖流在迥轉著;幾秒後,會延著會陰穴往背脊而上,觸及後腦時,會有大爆炸的響聲,震聾了雙耳,虎虎作響。兩眼神經會暫時失常,所見的外境全成金色世界。身心清涼澈骨澈髓,一切妄想頓時歇下,想要故意起妄想也了不可得,妙不可言。
若是沒有經過未到地定的輕安而發八觸,《釋禪波羅蜜》中說,大低是病觸,不然則是魔作。亦即在身內的感覺也有麻、癢、酸,或清涼的感覺,但是這些都只是感覺,身心並沒有像脫胎換骨的轉化。「八觸功德」所以稱為功德,就如智者大師說:「當觸發時,身心安定,虛微悅豫,快樂清淨,不可為喻。」
觸發的年紀與禪定力有相當關係,一般三十歲前,生理機能尚未退化,就容易在身心寂靜的狀態下觸發未到地定,乃至八觸功德,此類稱為「偶發性」。人的生理過了三十歲就開始退化了;若是三十歲後才觸未到地定與八觸者,他在禪定修習必定相當札實,才能觸發未到地定以上的禪定功德。
古德在引發八觸的生理過程上,幾乎不見有所著墨,我想其中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佛法講求的是心法,就如永嘉禪師說:「直截根源佛所說,尋枝摘葉我不能」,亦即佛法講求的是「既得本,不愁末」,只要認明心光摩尼珠,淨除一切妄想,那麼八觸功德,乃至所有無量境界、百千三昧,就自然的不在話下。其二是,我們眾生總是聽有執有、聽空執空,說有殊勝境界,就會在坐禪中生起期待心。一有期待心,就會執著境相,定心就散了,發不起禪定功德。
修「觀呼吸」至欲界定、未到地定中,引發善根發相,在《釋禪波羅蜜》中詳述善根發相有三種:數息善根發相、隨息善根發相、觀息善根發相。
「數息善根發相」是由數息而入定,除了能引發八觸,並能深入四禪定。
「隨息善根發相」是隨著息的進出,漸入於未到地定後,身內的息,已不需由鼻孔出入,而是由遍身的毛孔在出入,能覺察到息散至全身,就在因緣聚會下,心眼能看見身內器官,如心、肺、脾、肝、血管等等,好像打開倉庫,親眼看到米、麥、紅豆、綠豆種種不同的殼物,那麼的明顯。隨息也有二種,隨出息者,比較容易進入三摩地,隨入息者,比較容易明見於身內三十六物。
「觀息善根發相」不只能看到身內的骨肉,還能看到細胞活動,每個器官都有不同的細胞眾生,各器官有牠們的語言訊號。
二.不淨觀善根發相。有三種修法:修九想、修八背捨、修大不淨觀等三種。
「九想善根發相者」會在欲界定或未到地定中,忽然明見男女死屍腫脹,或見肉身青瘀、膿爛、白骨散壞,於是自然的生起厭離男女欲樂,乃至種種五欲。
「背捨善根發相者」是忽見內身不淨胮脹狼藉,或見自身白骨,從頭至足,節節相拄;由此驚悟色身無常、無我,厭患五欲。
「大不淨觀善根發相者」是見於內身及外身,一切飛禽走獸,衣服飲食,山林樹木,皆悉不淨;或見一家一聚落一國土,乃至十方皆悉不淨。
「觀呼吸與不淨觀」,主要的是對治貪、瞋、痴中的貪毒;「觀四無量心慈、悲、喜、捨觀」,主要的是對治瞋毒;「因緣觀」則是對治痴毒;「念佛觀」,天台稱為別法,是特別的一法,能對治「貪瞋痴」三毒。
三慈心善根發相。會引生「慈心善根發相」者,他在過去世大致有修過「慈悲喜捨」之善法。當修止入於欲界定或未到地定中,忽然發起大慈心,慈念一切眾生,不論親疏,人我俱空,即使是冤親,也平等慈愛,沒有分別;或者緣念一切眾生的苦,而生起無量悲心;或對一切眾生懷著歡喜心或願為一切眾生付出無我的施捨;依「慈悲喜捨」發起深定,內心愉悅難以言說,在與人互動中,面相顏色和悅,即是「慈心善根發相」。
四.因緣觀善根發相。乃於定中觀諸法十二因緣,慧解開發,從因緣法中明白無有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觀;也了達四大非我的無我智,破除了人我、斷常、善惡等等的執見。歇下了對世間的名言的妄執,令心安住無惱,不被世間事所繫縛,心生法喜。
五念佛善根發相。依於「止觀修習」,在欲界定或未到地定中,忽然憶念十方諸佛的不思議功德相好,比如佛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無量三昧、不思議的神通力等等;並且從憶念中,發起對諸佛的皈依心,並且因此得入三昧,身心快樂,清淨安隱,就是「念佛善根發相」。
智者大師提出三種念佛法:念應身佛、念報身佛、念法身佛。
一.念應身佛者。於定中忽然憶念佛的智德、斷德,以及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好無量功德,福慧圓滿,轉正法輪、廣度一切有情。
二.念報身佛者。於定中忽然憶念十方諸佛,滿六波羅蜜,圓滿果報之莊嚴身。
三.念法身佛者。於定中忽然憶念十方諸佛法身實相,猶如虛空,即便覺悟一切諸法,本自不生,今則無滅,非有非無,眾生與諸佛,本同一實相。
這三種念佛法,是以念佛的功德,相契定慧開發,與發願往生淨土的念佛法截然不同。發願往生淨土者,乃以信、願、持名為核心,而非以定力觀佛的種種功德。
智者大師對什麼是善根發相,作了一個總論:「若得身心清淨,或發無常、苦、空、無我、不淨、世間可厭、食不淨相、死離盡想,念佛、法、僧、戒、捨、天,念處、正勤、如意、根、力、覺、道、空、無相、無作,六度諸波羅蜜,神通變化等,一切法門發相。」能引發上述這些善相,即是善根發相。
而上述所提到的「五種善根發相」只是一個略說,其它方便法也能開啟「善根發相」,所以智者大師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不論是何種方便,只要能達到「制心一處」,就會開發「善根發相」。
乙.分別真偽。止觀發相有真有偽必須明辦。什麼是真?即是正禪發相。正禪發相必定是明覺的心,空明清淨,內心喜悅,沒有煩惱相現前;並且善念開發,智慧明利,不染世間名利,心性柔軟,虛心謙卑,對戒行清淨者與菩薩行者,會生起敬重、讚嘆。
我們眾生,不是生來就具足善根,過去生有許許多多的偏見,也是必然有的,所以在坐禪時,會發起不善相也不足為奇,只是我們謹慎辦明真偽,並且明了對治之道,才不致於走入邪見。
發起偽相者,如感覺有重物壓身子,或坐禪時精神頺靡,甚至流口水,或是動搖不止,會造成止觀無從下手,或是昏昧不覺;或是坐禪時現出歡樂嘻笑、憂悲大憂愁,令心無法集心一處,或是時時感覺有物觸身,以致心中大驚。
禪定的身心效應,造成種種的知覺與感受,都不外於心識活動所生。善相尚不能執,何況偽相。若是執著偽相境界時,就會同類相吸,與九十五種鬼神法相應,導致失心發狂。
鬼神也有五通,受到鬼神控制時,鬼神會想盡辦法讓其成為他的眷屬,先讓你有著近似神通的功能,比如先消除你一些疼痛疾病或發一點小財,令親近者信伏,這樣就會讓眾生依附於鬼神,也會不自知的行邪道,最後身敗名裂,乃至撥無因果,斷善根而墮於惡道。
要怎麼避免墮在偽相中?智者大師說:「若知虛誑,正心不受不著,即當謝滅。」「正心」是正知這些覺受都是因緣生的幻相,只要正觀緣生如幻,不隨著知覺感受走,久而久之,身心的病相就會趨於健康,那些身心偽相、幻相,自然會隨之消散無蹤。總之,當謹記「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境界莫作聖解,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丙.明用止觀長養諸善根。一切善根的發起乃造因於止觀修習,當善相或不善相發起時,猶如我們要去山上,在途中看到花或踢到石頭,都只是過程,不能被半路的風光吸引而停留,或者失去上山的目標,要繼續安住於止觀;宜止時即修止,宜修觀即修觀,不回頭的向前行。
第八章覺知魔事
「魔者」意在會毀滅修行人的功德法財、障蔽修行人的智慧。魔有四種:煩惱魔、陰入界魔、死魔、鬼神魔。 
「煩惱魔」者。是指「貪瞋痴」所現起的煩惱。煩惱會障礙修行,比如在家居士因為工作壓力大,或情感上的煩惱現前,就無心修行了;又如無緣無故受到辱罵,或受到暴力欺壓,心中忿怒不平時的煩惱就會障礙了修行。 
「陰界入魔」者。「陰界」是指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所現行的障礙,比如在「色蘊」上,當感冒發燒,色身疼痛不舒服時,整個五蘊會失去了協調,不是痛苦得令心念無法集中心力,就是昏昏欲睡,障礙修行。或者我們吃到好吃的食物,若是迷執味覺的覺受,就被「受蘊」所繫縛,成了「陰界魔」。總之,迷執於五陰,就會在止觀修証中造成障礙。對治之道,乃勤觀「五蘊皆空」。
「死魔」者,色身健康的活著,才能有效的學習佛法,一旦色身死亡,就中斷了佛法的學習。佛法的成就,更不是三年、五年就能成辦,如果在壯年因意外或生病而離世,就中斷了佛法的學習;就算再投胎人間,還得重頭開始學習。壽命的中斷,會障礙止觀修証,即是「死魔」。
「鬼神魔」者,指在修止觀時,受到鬼神的干擾。眾生妄想紛飛的心念,不會威脅到鬼神,鬼神魔是不知不覺,也會不理不採。若是止觀有所成就,就會令魔眾不安而欲干擾。 
「鬼神魔」有三種:精魅、推剔鬼、魔惱。前二者是低等鬼,神通不大,容易排除。
精魅者,在《地藏經》中說惡業重的眾生,死後受地獄報,地獄業盡後,雖生在娑婆,由於三毒業力未盡,只能依附成形為魑魅、魍魎,必須再歷經多劫多生的鬼道報盡後,才能生為人。
魑魅、魍魎貪瞋習性尚重,會做出傷害於人的行為。止觀修行者,在受到精魅干擾者,都有固定的時間,比如午夜子時來者,屬於鼠類精魅;中午來者,屬於馬類精魅。從「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對照「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就知屬於那類的精魅。精魅來時,會變作少男少女或恐怖外相來惱亂修行人,這類精魅最怕人們知道牠的底細,若是早晨卯時來的,就罵牠說:「我知道你是兔精,走開﹗」一旦叫出牠們的名字,就會害怕不敢來。據說,古時候有隱士在深山修行,靜坐的地方,後面若是掛著鏡子,精魅在鏡中會現出原形,當牠自己看到自己的原形時,就給自己嚇走了。
「推剔鬼」者,在坐禪的定境中,常常感覺有蟲或東西在頭上游走,有時在身體內部,雖然不會痛苦,但是會癢癢不舒服,造成定力退卻,用手去趕時,卻不見蹤影,一會兒後又會來,揮之不去。有的感覺像是有人抱著。這種情形要仔細明察原因,查明是自己身子的問題,或是氣脈一時的問題。若不是氣脈問題,並且伴隨半月、一月乃至更長時間的話,就有可能是推剔鬼在干擾。推剔鬼是破戒業報者,地獄重罪雖已消,業力尚未盡而生為推剔鬼。對治之道,就在出現時,心中罵說:「我知道你是世間的破戒鬼,我有持戒,我不怕你﹗」推剔鬼就會害怕,因為「推剔鬼」是破戒者。出家眾,只要持誦戒本;在家眾,可誦念三皈五戒,推剔鬼聽到誦戒,就會羞愧得爬著走開。何況在誦戒時,會有護戒神護法。當誦五戒時,每誦一戒就有五位護戒神,所以誦五戒會出現二十五位護戒神,推剔鬼必然就不敢接近了。
「魔惱」者,乃天子魔與其眷屬,天子魔乃欲界天頂之波旬魔王,牠們的福報大,神通也大。《楞嚴經》所說的天魔,就是魔惱。
受魔惱干擾的方式不外三種:
一順情之境。讓修行者生起貪欲染著而退失「止觀」修習。比如變化成你的父母,讓你在坐禪中生起世間情識的留戀。或者化成佛菩薩像,讓修止觀者執著喜樂的幻境;或幻作你喜愛的歌舞或喜愛的音樂,讓你迷戀在其中,而失去修習正念。
二「違情之境」。變作恐怖的景像讓修行者退定。比如變化成虎狼或夜叉的恐怖相狀來恐嚇你,讓你驚嚇畏怖而失去禪定;或者作出要打你、殺你的姿勢,讓你心生恐懼而不敢再靜坐修止觀。
三「非順非違之境」。讓你感受滿身酷熱、寒冷或飢餓,以致無心修行;或者會讓你感覺痛苦,以致散失專一的心力修止觀。
方式雖然有三種,不外讓你陷在貪欲、瞋恚、睡眠、昏沉掉舉、疑這五種主要蓋障。比如讓你掉在名聞利養中,滿心貢高我慢,而後毀了修行人的慧命。
魔惱干擾的主要管道,不外三種:生起貪欲時、生起瞋心時、對現象迷惑無知時等三種。「魔惱」有相當程度的福德與神通,一旦被其附身,就會誤以為自己已証得甚深禪定,也有神通;有的有能力讓別人能夠看到他的身上會發光,甚至看到的是法師的法相,乃至於是帝釋天帝的法相,令他人萬分崇拜。有的被附身者,也能預知他人福禍,也有某種程度的準確度。這些神通其實都是魔惱的神通,不是修行人的神通。魔惱的目的無非是讓修行人誤以為自己有神通,再令其染著名聞利養;一旦染著名聞利養時,就只能依附著魔惱,為其廣說各種似是而非的邪見來破壞正法。當修行人的利用價值已盡時,魔惱就會離開,一切神通就會頓時消失了,修行人也因此身敗名裂,也斷了自己的福德與慧命,不是受到國法的制裁,就是病死、猝死。
 止觀修行者,心念若能立於不染不著,不取不捨的心境中時,也會散發智慧光,令魔宮心生憂慮。魔惱不希望聖人出世,聖人出世就會滅少魔的眷屬,所以魔惱與眷屬就會來干擾修行人。精進修習止觀者,當發起「善根發相」後,若是執著身心效應為聖境,魔惱就會伺機而動。行者若是不能覺察到自心的貪瞋痴,就有受到魔惱干擾的可能。
 所謂「邪不勝正」,魔惱無法也沒有能力干擾菩薩或阿羅漢,為什麼呢?《楞嚴經》說:「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汝如沸湯,彼如堅冰,煖氣漸鄰,不日銷殞,徒持神力。」聖者的心已淨除塵緣的染污,心性住在明覺的性光中,而魔惱的心則是覆蓋著貪瞋痴的塵障,神通是有漏的,而聖者的智慧光是無漏的。想要以有漏的神通干擾無漏的智慧光是不可能的,猶如風吹光,怎麼吹也吹不動光;也如用刀在斷水,怎麼斷也斷不了;也如冰塊放入沸騰的熱水中,會自動被銷殞。修行人若能覺悟無明惑空無自性,顯現自性光明,則明能破暗,不但魔惱奈何不了修行人,也不敢靠近修行人,猶如冰遇熱會被銷融。
 修止觀時所以會著魔,不外迷失在「色、聲、香、味、觸」之中,對境生起欲念心、憂愁心、饑渴心、渴愛心、睡眠心、怖畏心、疑悔心、瞋恚心、名聞利養心、自我高慢心等等。有了這些邪心,天子魔才會有機可乘。如何排除這些魔事?智者大師細說二種方法:即是修止與修觀。
一修止:見一切六塵境界時,安住於當下,了知「一切相皆是虛妄」,而後「不憂愁不畏怖」、「不取不捨」,不作妄心推測,息下攀緣心。只要心不染著,五塵妄心就自然不生。
二修觀:從五塵境中,觀「能見的心」乃依於緣生而有,了不可得;「所見的境」也如是了不可得。當正觀「無能無所」時,一切境自然息滅。
若是因為害怕魔境而生起恐懼心,就要生起不惜身命的道心,才能伏下恐懼心,才能進一步觀照「魔境由心所生」,心不染境,妄境自然幻滅。這也是「修止觀」必須具備「用生命求道」的精神,否則容易在途中「知難而退」。或觀「一切有情法性平等」,魔佛亦然,兩者平等無別,於法性中,無魔亦無佛。
 從《楞嚴經》的五十陰魔的現起,可以知道所謂魔境,乃造因於執著五塵所現起的現象為聖境,魔惱才有機可乘。尤其染著貪求神通者,莫不為陰魔所控制。
過去伽藍叢林制度,僧眾若是以神通迷惑人,會被默擯於山門之外。有神通的高僧,也不會故意顯出神通,更不會讓人知道他有神通。古德高僧若必須以神通度眾生,也會裝瘋賣顛,遊走街道,隨緣度眾,比如普化禪師即是。因此,若有人故意宣傳他有特異功能,他的背後動機,往往與名聞利養脫不了關係。
 我們心想酸梅時,色身就會流口水,這是由妄想所產生的生理現象,也是五塵境中的想識所產生的妄境。雖然想酸是妄想境,但是沒有深甚禪定與般若來令心「不取不捨」,只能被習性牽絆,而身不由己的流下口水。
眾生心內微細的妄執,會在禪定中現出無法理解的不思議的境界,若是執著所見的異相為聖境,猶如執著想酸就流口水,把口水當成甘露神葯般的邪見。又如兩手磨擦即生熱,這是自然界的物理現象,透過禪定的身心效應,也一樣會有感受涼、熱、麻種種知覺與感受;或者有人看到光或特別的異相,這些現象都是依於五蘊而有,若是不能了達「一切相皆是虛妄」,就會執為聖境,沾沾自喜,就不免讓魔惱有機可乘。
 智者大又提醒我們,就算修行人的福德、禪定、智慧尚不足,一時無法滅卻魔境,也千萬不能憂慮與恐懼,因為魔惱所幻作的虎狼,旨在干擾行者修止觀,並不會在坐禪中被虎狼給吃了;或與妄想境的俊男美女結為夫婦。總之,魔惱的目的在於擾亂修行人的心,讓其染著執取,或驚怖發狂,退失道心,而這一切造因於修行人沒有智慧明白它的真相,才會中了魔惱的計謀。
 若是經年累月,魔境還無法消除,除了要時時存念三寶,念佛、念法、念僧,來增長禪定智慧外,智者大師特別提出了四項對治要點:
一.持誦大乘方等諸經。比如持誦楞嚴經、金剛經、法華經、心經、彌陀經。
二.懺悔業障。可參加各寺院的慈悲水懺、梁皇懺、地藏懺種種法會。
三.持咒。做功課時,可持大悲咒、楞嚴咒。
四.誦戒。
若能如是進行,信心與智慧會日日增長,也會得到佛菩薩的護念;智者大師說,日子一久,魔惱必會退卻。
淨土經典以及修持淨土的祖師,都沒有留下有關「除魔」的經論,主要的原因,乃「淨土法門」在念佛時,即念念皈依於三寶;亦即「念佛法門」本身即在行持智者大師所說的四項對治之道,所以「念佛者」不會有著魔的現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