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空性智」與「大悲心」

「慈悲心」是所有宗教共同的根本,世間善士也會強調「慈悲心」,比如看到人們遭受天災、意外,流離失所,恐慌無助時,或者看到孤獨殘廢者、生病無人照顧時,心中會不忍眾生苦,生起悲憫之心。

佛教也強調「菩薩以【大悲心】利樂有情,才能圓滿佛道。」佛教的「大悲心」所以不同於世間的「愛見悲」,在於具備出世間的「緣起實相般若」,也是佛教不共於他教之所在。如僧肇法師在《注維摩詰經》中說:「未能深入實相,見有眾生,心生愛著,因此生悲,名為愛見大悲。」世間的「悲心」由於不相應「無漏慧」,起「大悲心」時,會執著於境相,不契應「諸法實相」,名為「愛見大悲」。佛教則能洞觀「世間罪福」的因果始末,不會執在「愛見悲」中不能自己。

因此,菩薩的「大悲心」不滲有「世間愛見悲」,如《維摩詰經》說:「彼有疾菩薩應復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作是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若能離此,無有疲厭,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菩薩具備「空性智」,照見「病」乃因緣所現,並非實有,才能不流於「世間愛見悲」。也唯有相應「空性智」的「大悲心」,才能在菩薩道中無所執著而不疲倦。執在「世間愛見悲」者,在遇到逆緣、逆境時,他的「慈悲心」就會退轉。

空性智」與「大悲心」,兩者要交融一體。比如菩薩觀諸法皆空,無我、人、眾生相,也無法眾生可度。若是安住在「空性智」中不能出離,執在「空性見」中不能出離,就會發不起廣大的「大悲心」。反之,觀眾生苦而生憐憫心時,若是執在「世間愛見悲」中不能出離,「空性智」也會微弱無以現起,就容易在菩薩道中有所疲倦,容易退墮菩提心。要如何調和「大悲心」與「空性智」?

《大智度論》說:「有得悲心而作是念:『若諸法皆空,則無眾生,誰可度者?』是時悲心便弱;或時以眾生可愍,於諸法空觀弱。若得方便力,於此二法,等無偏黨。大悲心不妨諸法實相,得諸法實相不妨大悲生。如是方便,是時便得入菩薩法位,住阿鞞跋致地。」

菩薩尚未「悲智雙運」前,若「悲心」弱,就會墮在空觀中,不覺得眾生需要救度;有時「悲心」強烈,空觀弱而為「大悲心」所繫縛。亦即「大悲心」不契「空性智」,會流於「愛見悲」;「畢竟空」不契「大悲心」,就不能廣行菩薩道。唯有了達「緣起性空,性空無礙緣起。」空有不二,才能圓滿菩薩道。「空性智」與「大悲心」不可偏頗,才能「悲智雙運」,入於菩薩不退轉地。

《大智度論》也提到「觀慧強而悲心弱」的菩薩,會在七住地時,起捨悲心而欲入涅槃的心念。《大智度論》說:「如七住菩薩,觀諸法空無所有,不生不滅,如是觀已,於一切世界中心不著,欲放捨六波羅蜜入涅槃。譬如人夢中作筏,渡大河水,手足疲勞,生患厭想。在中流中夢覺已,自念言:「何許有河而可渡者?」是時,勤心都放。菩薩亦如是,立七住中,得無生法忍,心行皆止,欲入涅槃。爾時,十方諸佛皆放光明,照菩薩身,右手摩其頭,語言:善男子!勿生此心,汝當念汝本願,欲度眾生;汝雖知空,眾生不解;汝當集諸功德,教化眾生,共入涅槃。汝未得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無量光明、三十二業;汝今始得一無生法門,莫便大喜!」是時菩薩聞諸佛教誨,還生本心,行六波羅蜜以度眾生。」七住菩薩已証「無生法忍」,上不見有佛道可成,下不見有眾生可度,澈觀諸法畢竟空而不染著。若是悲心弱,心會安住在「諸法畢竟空」中,會有「入涅槃」的心念。猶如有人在夢中以手渡河,渡得很疲勞時,就在河中夢醒。醒來後,就說一切都是夢,怎麼還這麼用心渡河?菩薩此時會起心欲捨離六度萬行而入涅槃。此時,十方諸佛會立即放大光明,照耀菩薩,並教誡菩薩不要忘了當初所發的菩提心,令菩薩再度發起「大悲心」而躍入紅塵,廣行六度萬行,圓融「悲智雙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