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 星期四

《煩惱即菩提》

《煩惱即菩提》 「菩提」是梵語,譯為「覺、覺悟」。比如覺悟「戒定慧」解脫「世間煩惱」。《大智度論》把証「菩提」的過程,分為五種:發心菩提、伏心菩提(降伏煩惱)、明心菩提(了悟諸法實相)、出到菩提(滅除三界煩惱,修一切智)、無上菩提(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人都怕煩惱,「煩惱」令心憂愁不安樂。比如親子代溝,家庭就陷入不快樂的煩惱中。其實,「煩惱心」與「菩提心」本來就同一個「心」,只因「迷悟」而有差別,所以永嘉大師說:『無明實性即佛性』。 《六祖壇經》說:『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迷」是「妄執」外境實有,引生貪瞋煩惱。「離境」是覺悟「煩惱」只是自己的妄想分別,放下了「分別執著」。亦即,「菩提」乃依於「般若」瓦解「妄想分別」,轉「煩惱心」為「智慧心」,回歸菩提心。 其實,生活中若是沒有「逆境煩惱」,也不會有成就「菩提果」的因緣。當瓦解「妄想分別」,轉妄識為智,「煩惱心」就轉為「清涼心」,「煩惱」即轉為「菩提」。眾生煩惱來自「妄心狂風」吹起「我見、我愛、我瞋」的狂浪。若能息卻「妄心狂風」,息卻「我見、我愛、我瞋」,則「煩惱」與「菩提」非二,唯是「名言」分別。 《大智度論》把覺悟「煩惱」的過程分「五種菩提」:發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無上菩提。 復有五[1]種菩提:一者、名「發心菩提」,於無量生死中發心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菩提——此因中說果。二者、名「伏心菩提」,[2]折諸煩惱,降伏其心,行諸波羅蜜。三者、名「[3]明(心)菩提」,觀三世諸法本末總相、別[4]相,分別籌量,得諸法實相,畢竟清淨,所謂般若波羅蜜相。四者、名「出道菩提」,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著般若波羅蜜,滅一切煩惱,見一切十方諸佛,得無生法忍,出三界,到薩婆若。五者、名「無上菩提」,坐道場,斷煩惱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者名伏心菩提,能折諸煩惱,降伏其心,行諸波羅蜜多(度到彼岸法門)。三者名明心菩提,能觀三世諸法,本末、總相、別相,能分別籌量,得諸法實相,畢竟清淨,是為得般若波羅蜜多行相。四者名出道菩提,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著般若波羅蜜,滅一切煩惱,見一切十方諸佛,得無生法忍,出三界到薩婆若(一切智)。五者名無上菩提,坐道場中斷煩惱習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在上述菩提道中的五層次階段,第一是初發心菩提,亦是指善心者發菩提心,為求無上菩提而發心,成無上正等正覺之佛道,故您問的發菩提心是指第一階段的發心菩提,是無菩提之果,但已有菩提之因,故說因中說果。 發菩提心後當勤修心養性,定要能降伏諸煩惱,且能配合行諸波羅蜜多,即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波羅蜜多,是為伏心菩提。在此階段廣行布施,結諸善因緣;然後去受戒,以戒為師,依戒規範自身行為;進而修忍辱法,轉外境給修行人的種種誣逆之法。再進而以精進心,內外兼修,得禪定及般若智等,這是所謂第二伏心菩提。 在伏心過程中對世間相已能了知,對諸佛法及世間諸法,知道本末是何意義,本者空無,末者心有所執成世間相。心一入世間相時,對世間法的總相、別相(差別相)等都能瞭解,然後依法而修,得諸法實相,亦得畢竟清淨心,此後以般若智度到彼岸,這是第三的明心菩提。 當得明心菩提後認真修行,即能開悟自心,悟後真修時,以願力、方便智度到彼岸,依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但亦不著般若波羅蜜,如此斷滅一切微細煩惱,得不動地菩薩位,進而入第九善慧地、第十法雲地,見一切十方諸佛,得無生法忍,出三界到薩婆若(一切智),故稱出到菩提,是為第四菩提道路。 菩薩道後於如來地中,斷微微細煩惱,得三身(法身、化身、報身)、四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成所作智),並得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最後證得一切智、道相智等,得阿耨多羅三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