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 星期一

『解悟』與『証悟』

憨山大師開示:『解悟』與『証悟』 「心性」最初的「明覺」,來自於「解悟」,而後延伸到「以理達事」的覺悟。如紫柏老人說:『無解悟之知(明覺之知),則修行之知無本矣;無修行之知,則證極之知無道矣;又證極之知,為解悟修行之知所歸宿也。』 「解悟」是究竟証悟的「前行」。沒有理地上的「解悟」,也無以「究竟証悟心性」。只是由「解悟」而「証悟」的「過程中」,有著種種的差別與岐路。如憨山大師說:『凡修行人,有先悟後修者,有先修後悟者,然「悟」有【解證】之不同。 』若非「大善知識」的開示,眾生很難以明瞭兩者微渺的差別。 【解悟】 憨山大師說:『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多落知見。於一切境緣,多不得力。以心境角立,不得混融,觸途成滯,多作障礙。此名「相似般若」,非真參也。』 「解悟」非依於「真參」破除「妄想情膱」而「証悟」。乃依於「經論」或「善知識」開示,領會「心性」的要義,如心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等等。只是「解悟」不免尚存有「依文解義」,粘帶著情識,只能是「相似般若」。「義理」雖然融通,但是遇到「順逆境」時,「能所」了然分立,「心境」相對,無以「即心即境」,無以「無住生心,生心無住」;「生心」時,以未泯息「分別情識」,著有「我、人、眾生、壽者」相,不契「無住」。古德說:『說時似悟,對境還迷』,正是「解悟」的情境。 【証悟】 憨山大師說:『若證悟者,從自己心中樸實做將去。逼拶到水窮山盡處,忽然一念頓歇,徹了自心。如十字街頭見親爺一般,更無可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參實悟。』 「真參實悟」乃堵住「識心分別」,離文字、言說,在「一心」中參究,已離「解悟」的「識心分別卜度」,如實的面對自己的生死問題,如「生從何來?死向何去?」不向「文字」中求解,參到窮山盡處,直至「疑念」頓歇,明瞭「自己的心性」如十字街頭見親爺一般,更無可疑。 「解悟者」「義理」明了無惑,卻很容易把「祖師」的「聖言量」當成自己的「知見」,感覺「見地」與祖師無別,掉入「以解為証」的迷途。忽略了「解悟」只是「証悟」的前行,不是結果;忽略了「解悟」乃用來淨除「無明蓋障」的摧化劑,必須直至淨除「無明蓋障」,智光開顯,方是「証悟」。 若是執著「以解為証」,不但「自塞悟門」,也會如元來禪師所說:『從語言中作解,未得徹悟者,流出無邊狂解。』「狂解者」所說的「義理」並沒有錯,只是「說時似悟,對境還迷」,以「無明蓋障」未除而偏於「執理廢事」,略舉元來禪師的告誡: 『有以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而生狂解。』比如對方談話,明了所說的話,都是由自心所現,所談的話,緣生緣滅,明了「自性」不生不滅。 『有以神通並妙用,運水及搬柴,而生狂解。』認明舉手投足,都是「自性」隨緣所顯的妙用。 『有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而生狂解。』執取「心性」一切皆空,本來無一物,「執空」而不自知,不契「非空非有」。 『有以不必參究,直下承當,而生狂解;有以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而生狂解、有以習學詩賦詞章,工巧技業,而生狂解;有以放下又放下,開口即錯,而生狂解。---。』 「禪」乃直下承當,但是那是依於「參究」而証得的「般若」。若言說「不必參究」,無非跳過了古德所示的「參究過程」,「識心分別」未能頓歇,尚滯情識分別的「智光」,難以在生活中達「理事不二」。若是未能細察「解與証」的差別,就以「解」為「証」,在「我執、我見」的妄執下,就有可能跳入元來禪師所說的「狂解」險路,把「無上醍醐」轉為「毒藥」。 憨山大師又說:『證悟,亦有深淺不同。若從根本上做工夫,打破八識窠臼,頓翻無明窟穴,一超直入,更無剩法,此乃上上利根,所證者深。其餘漸修,所證者淺。』 憨山大師提出「兩種」証悟差別。一者「根本上做工夫,打破八識窠臼」,比如「看話頭」、「參公案」這類開悟者,屬於「祖師禪」的上上利根。二者漸修而悟(如來禪),先由「經教」或經善知識開示而「解悟」,「悟境」就比較淺,所悟會如「霧中看花」。必須在生活中「以理達事」,漸漸消除「事障」,方能達「即事即理」的「証悟」。 我們聽了聖言量,比如明了「五蘊非我」,「我」不離「五蘊」。但是,我們試問自已,如果已証「五蘊無我」,就必然已「無懼生死」?「根境相對,只見緣起,不見有「我」?不再被「煩惱所左右」?或者試問自己「父母未生時是誰?」已能自肯?若是還在思惟卜度,則「解悟」與「証悟」的差別,應當了然在心。 一則禪宗公案:香嚴智閒禪師在百丈禪師處參學,未能悟道。接著跟隨他的師兄溈山禪師參學。溈山禪師問說:『我聞汝在百丈先師處,問一答十,問十答百。此是汝聰明靈利,意解識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時,試道一句看?』智閒禪師茫然無對。想了好幾天,也想不出所以然,感嘆所學只是「畫餅充飢」的「知解」。於是行腳參學,直至在整修「南陽慧忠禪師的舊址」時,不經意的拋出一塊瓦礫,恰好打在竹子上,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才頓破「疑情」而大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