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6日 星期五

【定】與【觀】

【定】與【觀】 「眾生心」總是妄念紛飛,所以必須修「禪定」來止息強大的「妄想」,才會有「定心」觀照「法諦」。沒有「定心」的法義觀照,不但觀不明細,「心」也會擾動不安。就像閃動的濁光,無法照明文字,會令心感到吃力而浮動。 「禪定」修習,有「世間定」與「出世間定」。「世間定」乃不具「無漏慧」的「四禪八定」。「八正道」的「正定」,則是融入「無漏慧」的「出世間定」。 回想修定最初,難以明辯「定」與「觀」的差別,直到看到《菩提廣論》談到「修觀」要「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滿心疑惑。禪宗講求「無念」,但是「修觀慧」為什麼要「起心尋思」?還要「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感覺兩者背道而馳。直至好多年後,才理清兩者的關係;明白要先有「觀慧」過程,才有「無念智」領受;也感受「觀慧」的障礙,首在「妄想分別」的習性。 「世間定」講求「寂靜不動」的定心,並不會自動引生「觀慧」;佛法的修証在於成就「般若慧」,而非禪定。如《六祖壇經》:『臥輪禪師偈云:「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此是把心念不動的「世間定」誤為「慧」,「世間定」即使証「四禪八定」,無以解脫,因為不相應「解脫慧」。所以六祖說:『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禪定」對「解脫」而言,只是「方便道」,「禪定」越深越有「方便力」;但是,若不能了知「定慧雙運」的要領,只是沉溺在禪定中,則無益於「般若慧」的增長,因為,當「定心」進入「初禪未到地定」後,會引生「禪悅」,令「身心」現起前所未有的「安祥愉悅」;在「離苦得樂」的習性下,會滯在禪悅中不忍捨離;「定力」越深,越是不想動念,何況起心觀察「法諦」,只想耽溺在那禪悅的感覺中,難以現起解脫的「道心」。甚至於把「定」誤認是「慧」,一旦堅定的誤認,就很難回頭修「觀慧」。 「禪定」修習中,當心念漸漸寂靜,進入「未到地定」時,或稱「近行定」。心已經能夠不受外境的干擾,此「定心」適合提起「法義」進行觀照,比如「無常觀」、「緣起觀」等等。若是進入「安止定」,心處在「寂靜」中,「觀照力」反而減弱。當感知「禪悅」時,則要有「觀慧」照見「禪悅」乃是「生滅法」而不執著。心若少了這「般若正知見」,就會耽溺在禪悅中,不喜起心觀照「無漏慧」。就如《天台六妙法門》中,經過「數隨止」後,心念止靜了,不受妄念干擾了,就要轉入「觀還淨」的階段,以避免耽溺禪悅中,落入「枯定」。 在「近行定」中觀照法義時,並不會因為「起心觀照」而擾亂寂靜的「定心」,就像「初禪五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在「初禪」的「一心境性」中,有尋有伺,有喜有樂,但是不會干擾寂靜的「心一境性」。只是世間定的「尋伺」旨在止息「干擾寂靜因子」,令心寂靜;「出世間定」則是起心「伺察法諦」,成就「般若慧」,不願耽溺在「心一境性」中,所以要有放下「禪悅」的「道心」。 所謂「定慧雙修」、「止觀雙運」,乃明瞭「定慧一體」,不落兩邊。如《六祖壇經》:『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也『猶如光,有燈即光,無燈即闇。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如是「止觀雙運」才是「正定」。如《阿含經》:『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明白了「止觀雙運」後,「禪定」越深,「觀慧」就越是明利。在《阿含經》中有具足「四禪八定」的外道,聽聞了佛陀說法後,很快就証得「具解脫阿羅漢」,有可能是幾天,乃至幾小時就証得聖果,也啟示了「修習禪定」對「解脫智」的重要性。 「出世間定」的修習,也有「漸頓」的差別。「漸者」乃以「世間定」為根基,淡化強大的「攀緣習性」,不再被世間「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嚴重干擾後,再勤觀「無漏慧」,也是通途的「出世間定」修習。 「頓者」乃依於「明見自性本定」,照見一切「妄想分別」皆因不了「妄念本空」,以及心性本然「無動、無靜」;在「自性本定」的觀智下,「妄念」漸止,「禪定」漸成,也稱「般若定」。這類直趣「自性本定」的「般若定」,得先勝解六祖所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才能直趣「真不立,妄本空,有無俱遣」的「般若定」。因此,若非「上根者」或「久習老參」,就難以直入。如《六祖壇經》:『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在「根塵」相對中,心無所染著,離一切言說相,名「禪」;面對「順逆境」不為所亂,無取無執,名「定」。此乃見「自性本淨本定」的「般若定」。 「般若定」如何修習?《六祖壇經》:『此門坐禪,元不看心,亦不看淨,亦不是不動。』又說『起心看淨,卻生淨妄。妄無處所,看者是妄。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功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淨縛。』 我們的「心性」本定本淨,本然無淨無妄。若再起心「看心」,等同在平靜的湖面投下石頭,生起漣渏,反而頭上按頭,成為「妄念」,失去如如,無動無靜。會起心看淨,也如是,既然本然清淨,無形無相,何必再起心去看淨?等同在「無相」的「淨心」上,安立了「淨相」,把「無相心」頓現「有相心」而自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