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0日 星期二
詩詞 (二)
《真空妙有》、《我是誰?》、《生命緣聚》、《賞心》、《回首》、《心光燈塔》、《本來面目》、《鬧中的寧靜》、
『業力之流』
《真空妙有》
眾生執相,厭貧喜富;憎愛分別,苦惱悲悽。
澈見無常,財富不積;放捨名利,煩惱漸息。
聽聞空諦,厭動喜寂;切莫住空,妙有不起。
隨緣無住,萬法妙契;猶如虛空,明現萬機。
也如明鏡,物相明歷;小中現大,全攝心地。
《悟本心》
迷失本心方求悟
悟見本具何必求
求心頓覆妙覺明
歇心無求妙全真
真如本心無缺欠
莫要迷妄起浮雲
《我是誰?》
明明在看貼文,還問我是誰?
關上手機,按鍵的又是誰?
終日隨緣應事,總是這漢子,還會是誰?
放眼彌太虛,縮眼見針孔,任用無礙,何必再問「我是誰?」
無心於萬物,任它東山雨西邊晴,管它誰是誰?
《生命緣聚》
夜市燈火通明,人來人往,充滿歡喜
深夜,人潮散去
緣聚,緣散
明日人潮,未必有你
歸家門,親人團聚
石火電光,短暫的緣聚
來時,隨業來;去時,十方去
人生本是一場緣聚
智者,大用緣起
廣結善緣,福慧全體
外境,無非道諦
樹聲、鳥叫;青山、緣水
法住法位
落葉飄下,涼風吹來
演說無常,剎那變異
妙心如如,寂寂惺惺,朗照太虛
不染一塵
盡頭,問君歸去?
何處非心處?
《賞心》
午後,樹下石上坐
背脊直,雙臂鬆,眼簾輕輕垂下
不作意,不起念,覺性空靈
鳥叫聲,吱吱喳喳,聲聲映心
嘻笑聲、狗吠聲,無礙現起
彼起彼落,似水流
生滅不住
良久---
熟悉聲音:草莓紅了,來品嚐
睜開了眼簾
天空、樹木,萬象映眼
望向彼方
綠葉下,掛著三棵紅寶石
採一棵入口、細嚼
酸中帶甜
《回首》
歇即菩提
一句話,摸索了三十年
尚未摸到門邊
回想最初
聽到「萬法皆空」的妙諦
拍手叫好,如獲至寶
於今回首
猶似黃葉止兒啼
芫爾一笑
《心光燈塔》
船夫在茫茫的大海中
不論月亮星星多麼燦爛,都會時時遙望「燈塔」
深怕忘失「歸家路」
眾生無始以來
迷失了「心性本來清淨無染」的「心光燈塔」
心性昏暗
妄執世間實有,追逐五欲,以苦為樂
浮沉於苦海中
過著幻化的彩虹人生
一生又一生,不斷的在重演
有幸聽聞善知識開示
眾生心性本然清淨,與佛無別
驚覺過去的無知
頓時
在朦朧的迷霧中,遙見了「燈塔」
回歸途中
任它風強雨大,不再忘失「燈塔」
在紅塵中,任它稱譏、毀譽
只管明覺「心性本然無垢無淨」
任它起念,只管朗照心源
歸向本來
《本來面目》
「心」隨境顯
順我心,則歡喜
逆我意,則瞋恚
時而忌嫉,時而慚愧
什麼「心」,是本來面目?
佛曰:過去、現在、未來,三心不可得
無有「面目」,可稱「本來面目」
尋找「本來面目」,騎牛找牛
尋遍天涯海角,也不得
尋心若歇,靜如一池寒潭
群雁飛過,雁影映現
雁過,潭不留影
尋心一動,潭水起波
頓失
本來面目
《鬧中的寧靜》
走進菜市場,叫賣聲此起彼落,在耳邊震響著
愛出頭的「妄念」,被「震響聲」降伏得不見踨影
想要買的「豆腐」,則緊執在心,未被震失
一旦執取外境
所繫念的「事相」,當下迷失
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心若不去分別執取,何懼忘失心中事?
對境不迷不取,「心相」則明明歷歷
動歸動,靜自靜,突顯「定心」覺照
猶如萬綠一點紅
離開了市場,「熱鬧聲」漸行漸遠
妄念卻紛紛探頭,「習性」深根蒂固
若不去理會「它」,猶如不理會「叫賣聲」
任它自生自滅
歷經幾回剖絲又抽枝
「妄想分別」興致漸消
再度走進菜市場,鬧哄哄的音聲依舊
心念卻漸趨於無聲
『業力之流』
我們一生,就像落葉隨河漂流
流程有急有平緩、有順有障礙
「業力」之流,唯心所造,自心所主導
莫因感受不到「業流」而說有「造世主」
感受「業流」,其實並不難
「呼吸」不停的進出,正是業流的顯相
指甲不斷的生長,皮膚不斷的老化,正是業流的顯相
「識心」不斷的生滅不息,也正是業流的顯相
尚未照見起心動念
就難以覺醒「識心」唯是緣生緣滅
「心」就只能隨順「業力」漂流
要能不隨「識心」流轉,除非「法緣」現前
明覺自心本然清淨無生,隨緣現起一切萬法
明覺「念頭」生生滅滅,心性不滅
喝茶吃飯,洗衣擦桌
任它「識心」起起滅滅,念頭來來去去
如溪水川流不息,不執不黏
唯是酬業,行所應行,受所應受
覺性如如不增不減,不生不滅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