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1日 星期日

《法無定法》

《法無定法》 佛陀說法,都是依於眾生根機差別、地緣文化差別而說,「法無定法」。八萬四千法門也由此應運而生,就像醫生會針對病情的不同、體質不同的病人,給予不同葯物治療,不會對所有病人都用同一種葯。 《地藏經》中地藏菩薩為了眾生免入「三惡道」,『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若遇竊盜者,說貧窮苦楚報;若遇邪婬者,說雀鴿鴛鴦報;----。』此是菩薩依「眾生習性」差別而說法。 《普門品》中觀世音菩薩則『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比如應示現「乞丐身」令眾生得度,佛菩薩即現「乞丐身」;應以「法師身」,即現「法師身」而說法。 《金剛經》中,由「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提問,才會有『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的「般若空諦」演說,也是應機而說。 即使禪師對同是「習禪者」,禪師也會依於「根機差別」開示「解粘去縛」之方便法。比如臨濟宗的四料簡:「有時奪人不奪境,有時奪境不奪人,有時人境俱奪,有時人境俱不奪。」即是依於契應「禪者」的「根機」而說。就「四料簡」的淺智淺解(僅供參考): 奪人不奪境:比如對「中下根器者」開示五蘊皆空、四大非我,先破除「自我」的執著。 奪境不奪人:對「中上根者」,開示「五蘊皆空,靈知不昧」。如僧問禪師「如何是佛?」答:是心是佛。 人境兩俱奪:對「上上根者」開示「非心非佛」,無「能証、所証」,破我執與法執 人境俱不奪。對「已了達上述者」,開示從空出假,即心即境,即心即佛,「六根」妙用無窮。 眾生無「一切智」,不能明了自己的根機,更無法明了自己的修學次第。在沒有「明眼」的老師引導下,只能隨因緣接觸「法門」修習。在「行門」上,也就有人參禪,有人持咒,有人求生淨土。「法門」無高下,如何契應自已的根機才是最為緊要。 只是,我等眾生染有「我見、人見」的「分別心」,執著「我欲法如是,不欲法如是」的執見,不契「法無定法」。也不免會有「至高、第一」的分別見,不契「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的密意,故有「下乘、中乘、上乘、上上乘」的法執。若能觀察各人的「善根、習性、學佛因緣」都不同,就會多了一分「觀察慧與慈悲心」,少了一分「自他分別」的執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