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3日 星期日

『覺知』修習

『覺知』修習 我們「眾生心」會慣性攀緣外境,令心躁動不安;就像擾動了一池濁水,擾濁了「清淨心性」。「覺知」的修習,即是攝心回歸自己的「清淨本心」,正如所謂【知之一字,眾妙之門】。世尊開示「攝心返照」要領:『行時知行,住時知住,坐時知坐,臥時知臥。』從生活中的「行住坐臥」攝心不放逸,也正是「覺知」的修習。 「行時知行,坐時知坐」看似簡單,但是「眾生心」追逐外境久了,念頭總是迷執著外境,「覺察力」變得很遲純,看不清「行時知行,坐時知坐」的念頭起滅。必須不斷的去觀察鍊習,才能扭轉攀緣習性,攝心不亂,也才能逐漸清明感受「覺知感」。 「心念粗」的眾生而言,先修「身念處」,「覺知」「身體」動作,當是善巧方便。「正念動中禪」能夠受到普遍推廣,其理應當在此。 「住時知住」,當身子安住後,比如「禪坐」時,身子不動,「覺知」也不再移動,「所緣境」就安住在當下「覺知」中。「初學者」很難一心「正念正知」所緣境,「妄想習性」會時時擾亂「正知」,令心落入昏沉或掉舉,迷失「覺知」而。為了讓「覺知」綿密細長有力,以「呼吸」為「所緣境」,當是善巧方便。因為我們必須時時呼吸,「覺知」也就能綿綿不斷。 從「觀呼吸」的「覺知」中,「呼吸」長時,「覺知」長;「呼吸」短時,「覺知」短,「覺知」的「心念」就會漸漸「由粗轉細」;「攀緣習性」隨之漸漸淨化,「覺知」漸漸清明銳利,「身心」也隨之輕鬆寬坦。 身心越是放鬆,「念與念」的空間越大,「觀慧」就越明利;反之,必須刻意提起「作意」才能捕捉「覺知」,「身心」當是處於崩緊狀態,就難以寬鬆相應「觀慧」。 「覺知」修習,是開啟「覺性」,體悟「無常、無我」的【前方便】。方便有多門,如「持名念佛」,口念心聽,句句入心,都能增長「覺知力」;再由此「覺知力」明照「求生的欣樂心」,「信願心」當會感覺更加親切。或者「禪宗」的「參公案」,都在直契「覺知」來頓破疑情,明心見性。 「根境相對」所起的「覺知」,本身乃依於「根、境、識」而有,緣盡即滅,但是「覺性」並不因「覺知」生滅而生滅。 「眾生心」本具「覺性」,只因「無明妄動」迷味了「覺性」,必須依於「覺知」破除「無明昏暗」,才能回歸本然清淨的「性光」。 永嘉大師: 若以知知寂,此非無緣知,如手執如意,非無如意手。 若以自知知,亦非無緣知,如手自作拳,非是不拳手。 不以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為無知,自性了然故, 不同於木石。手不執如意,亦不自作拳,不可為無手, 以手安然故,不同於兔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