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9日 星期五

「理覺」與「事修」

一切有情皆具有圓滿覺性,這個「覺性」遍十方法界,常住不滅,只是眾生被無明妄想覆蓋了這個覺性,才會失去了圓滿的智慧與不思議的神通力。
一切有情本來具足的圓滿「覺性」,我們稱為「本覺」,也名為「諸佛法性身」。頓悟了本具的「本覺」,在理地上無疑無惑,名為「理覺」。
「本覺」意謂只是迷失而已,並沒有失去,才說本來具足,猶如演若達多,因為一時失心,在照鏡子時,明明看見自己的頭,不照鏡子時,就誤以為自己遺失了頭而發狂,到處尋找自己的頭。我們的覺性也一樣,本來就具足「本覺」,並沒有遺失,只因被妄想覆蓋,迷失了「本覺」,隨著分別妄想,浮沉在六道中,不識本來面目。
當我們明白了自己的「覺性」不生不滅,不會因為是眾生而有所減少,也不會因為成佛會有所增加。有了這樣的最初覺醒,我們稱為「始覺」。始覺的「覺」與本覺的「覺」,兩者的本質並沒有不同,只是「始覺」所覺醒的只是一個點,不是全面的,不是究竟的,猶如「以管窺天」,所看到的天在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在質量上有它的差別。從「始覺」開始破除無明,直到圓滿本具的「本覺」,這個過程我們稱為「事修」。當無明妄想淨盡後,「始覺」就是「本覺」,始本不二,稱為「究竟覺」。
《楞嚴經》說:「理乃頓悟,乘悟併銷;事則漸除,因第次盡。」頓悟的當下疑惑究竟消除,當中沒有次第;但是在淨化煩惱的事相上,則有它的次第。在事修次第上,《大乘起信論》用「凡夫覺、相似覺、隨分覺、究竟覺」四個過程來說明「覺性」的過程。《圓覺經》則用「凡夫隨順覺性、未入地者隨順覺性、已入地者隨順覺性、如來隨順覺性」等四個次第來說明過程。
這四個明覺次第,只是一個大略的劃分,猶如我們在求學的過程中,劃分為:小學、國中、中學、大學。但是小學的學習的過程又可以再分成六個年級。在「凡夫覺」或「凡夫隨順覺性」的修習過程,會依個人的根機差別,有著無數層次領悟,比如大慧宗杲禪師說:「大悟一十八遍,小悟無數。」就是在「事覺」上劃分眾多的領悟層次。
禪宗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乃是依於「理覺」的大方向走向成佛之道。「見性」是見到心的「理體」,也就是「理覺」。有了「理覺」,才能依於「本覺」的明燈而趣向成佛之道。如
黃檗禪師說:「當體便是,動念即乖,猶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測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與眾生更無別異,但是眾生著相外求,求之轉失,使佛覓佛,將心捉心,窮劫盡形終不能得,不知息念忘慮,佛自現前,此心即是佛。」心的當體,即是「本覺」,「本覺」離一切念。若起妄動之念,立即迷失本覺。「本覺」無形無相,無有邊際,不可測度,若是能夠了達人人本來具足這個「不可測度,廣無邊際的「本覺」,無疑無惑,就是「理覺」。「理覺」是覺了「諸佛不增,眾生不減的本覺。」黃檗禪師要我們向當下的心性覺醒,不要向外尋找,只要息滅妄想執著、息滅情識染污,即心即佛的「本覺」自然現前。
「理覺」與「事修」相依相成,若是有所偏執,就會有所偏失。如
《宗鏡錄》說:「古德釋云:禪宗失意之徒,執理迷事,云性本具足,何假修求;但要亡情,即真佛自現。法學之輩,執事迷理,何須孜孜修習理法。合之雙美,離之兩傷;理事雙修,以彰圓妙。」古德說「不瞭解理事雙修的禪宗之徒,會『執理迷事』,認為人人本來就已具足清淨的心性,何必借助佈施、持戒、修福種種求得?只要不再對世間的情識起心動念,真佛自然會現前。專攻「法相」的人士,則會『執事迷理』,認為若是不依持戒,心地就不得清淨相。只要持戒清淨,去惡行善,就自然的成就佛道,何必對法理如此的費心思去思惟辯明。」若是偏一邊,就有它的蔽病,唯有「理事雙修」並進,才能彰顯圓融佛智。
《宗鏡錄》又說:「亡情理行,即是除染緣起,以顯體性;興功事行,即是發淨緣起,以成相用。無相宗云,如上所說,相用可然,但依本智,情亡則相用自顯,以本具故,何須特爾起於事行。圓宗云,性詮本具,亡情之時,但除染分相用;自顯真體者無事行,彼起淨分相用,無因得生。如金中雖有眾器。除礦但能顯金。若不施功造作。無因得成其器。豈金出礦已。不造不作。自然得成於器。」
「亡情理行」是止息妄念分別,彰顯清淨體性;依此清淨體性,隨緣修功積福,心性才會發起無量妙用。就【無相宗義】來說,「性用」一體兩面,清淨心性本具無量會妙用,眾生只要依於「本智」,止息妄想分別,這些本具的無量妙用功能就自然會開顯出來。但是就【圓教宗義】就不是這樣說,「圓教」認為清淨的心性雖然是本來具足,但是只是止息妄念,沒有六度萬行、四無量心行,所顯露的清淨體性,只是沒有貪瞋癡這些雜染的行相而已;廣大無盡的佛智妙用沒有因緣生起,無法圓具無量功德,猶如從金礦中提鍊黃金出來後,若是不加以造作,就沒有各種金器。並不是黃金從金礦中提鍊出來後,就自然的變化各種金器。
《宗鏡錄》又說:「 若亡情則不假事行,佛令具修,豈不虛勞學者。是以八地已能離念,佛勸方令起於事行,知由離念不了。所以經頌云,法性真常離心念,二乘於此亦能得,不以此故為世尊;但以甚深無礙智,此勸皆是事行故。是知果佛,須性相具足;因行,必須事理雙修。依本智如得金,修理行如去礦,修事行如造作,求佛智如成器也。」
假若只要止息妄念,不須修菩薩行的話,佛陀又何必殷勤教誡佛弟子要廣修四攝、六度呢?何況圓教八地菩薩已經証得離念清淨,上不見有佛道可成,下不見有眾生可度的「清淨理覺」。菩薩若是因此要依於理覺而入涅槃,十方諸佛就會齊聲勸請菩薩發菩提心、要廣修六度萬行來成就佛道。由此可知,只是離了妄念,回到清淨的心性,就尚未成就正覺佛道。所以經典說:「法性真常離心念,二乘於此亦能得。」法性真常,離一切念,不垢不淨,不生不滅,二乘也能証得。但是「二乘」尚未成就無上菩提。

「求佛智」的過程中,必須依於「理事雙修」,才能証得「本智」,猶如從礦砂鍊得成「金」後,再依「本智」廣修四攝、六度萬行之種種事行來証得「佛智」,才能令金成為無量各種金器。
溈山禪師也說:「如今初心,雖從緣得,一念頓悟自理,猶有無始曠劫習,未能頓淨,須教渠淨除現業流識,即是修也。」一念頓悟自心理體的本覺是「理覺」。頓悟後才好修行,所修的是「淨化曠劫貪瞋痴習性,也就是「事修」。如果執著「自心是佛」的理地而不務「事修」,就會墮在「執理廢事」,成為「知解宗徒」。若是執著「念經、打坐才是道」,不能明白「此心是佛」的諦理,也不免是「執事廢理」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