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4日 星期一

讀《楞嚴經》札記(二)


4.《一者顯見性是心非眼》
「十番顯見」:一顯見性是心非眼。二顯見性不動。三顯見性無遷(無滅)。四顯見性無減(不遺不失)。五顯見性無還。六顯見性非物(周遍無礙)。七顯見性唯真(無是無非)。八顯見性非因緣非自然。九顯見性非見。十顯見性即如來藏(非和合不和合)
佛問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將誰見?。阿難言:由佛全體閻浮檀金,赩如寶山,清淨所生,故有光明。我實眼觀,五輪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我們世間人都不免認為能看見的是「眼」,一定要有正常功能的眼精才能看見景物。就如經中阿難說「我實眼觀---」,無法從「根境」相對中,照見心性。
世尊為讓我們明白「見性是心非眼」,於是以光明拳示阿難,問說:「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若無汝眼,不成汝見。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義均不。阿難言:唯然世尊。---。佛告阿難。汝言相類,是義不然。」
無手的人,絶對不可能握拳;但是無眼的人,仍然可以「見暗」。盲眼人「見暗」,與與明眼人「見暗」的「見」,並沒有什麼不同,由此來認明「見性是心非眼」。
此番開示,重在「明眼」或「盲眼」的「見暗」的「見」,兩者沒有不同,乃是本具的心性所現,由此來直探心性之源。
由「眼根」顯「見性」如是,其它「五根」也可如是類推,比如「耳」也能聽到「無聲之聲」;「身」也能感受「無觸之受」等等。這覺知「無聲之聲」、「無觸之受」者,乃「是心非耳」、「是心非身」。有了這樣的「見地」,方能對前文所說:「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有個明確的概念。
「顯見性是心非眼」在義理上不難明了,但是「見境」不見得能夠歷歷在前,如觀掌中摩尼那般的清晰。差別關鍵,應當在於「定心差別、觀慧深淺」。
「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與諸大眾,口已默然,心未開悟。猶冀如來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佇佛悲誨。」
阿難聽完「見性是心非眼」,心尚未開悟,還希望世尊能繼續開示。
《一則禪宗公案》由眼見直示「心性」:
德山禪師去參訪龍潭禪師。某天夜晚,德山禪師站在龍潭禪師身旁,久久不發一言,也不離去。
「夜已深了,你怎麼還不回去休息?」龍潭禪師終於問他。
德山於是向門口走去,忽然回頭說:「外面天黑!」
龍潭禪師便點了一支蠟燭。
正當德山禪師伸出手來接時,龍潭禪師突然將蠟燭吹熄,德山豁然大悟,立刻跪下來向龍潭禪師頂禮。
5.《二者顯見性不動》
如來為了讓大眾從「見境」中明白「心性不動」,於是開示說:「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世尊提出兩個比喻:
一者由長老憍陳那陳述:「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
二者。「如新霽。清暘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
來投宿旅館的客人,不會久住,比喻生滅的塵境;旅館主人則在在不動,比喻心性不動。又如陽光從門縫照進屋內時,我們可以從「門縫射進來的陽光」中看到灰塵飄動,比喻動搖名「塵」;虛空則不動,比喻心性如如不動。
這兩個比喻,雖然同是比喻「見性不動」,但是觀照的心念有粗細差別,前粗後細,前尋後伺的差別。
佛開示完比喻後,考驗阿難是否確實明了「見性不動」?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佛言如是。」
阿難先答說:「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佛又問「誰動誰靜?」阿難答:「佛的手一開一合,而我見性,沒有所謂動與靜,沒有住與不住的問題。」佛言如是。阿難通過了考驗。
如來進一步從動態中,考驗是否能夠不被「攀緣習性」所轉,還能觀照到那「不生滅的見性」?「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迴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迴首左盼。---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佛言如是。」阿難明白自己的頭在動時,自己的「見性」並沒有隨著動。也通過了佛的考驗。
覺照「心性不動」的修習,從「有情的動態」中來觀照,最為善巧。比如看著街上的人們在工作中或走動中,或到菜市場,從人來人往、吵雜的聲音中,感受外境不斷的在流動,心性則是如如不動。
世尊作了結論開示:「汝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泊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我們眾生無始以來,以「緣心」為真心,以動為身,以動為境;總是被外境所轉,以致攀緣不止,迷失心性而輪迴不息。於今,明白「阿難頭自動搖,見性則無所動」,亦即能從「動境」中,觀照到「生滅塵相」與「不生滅見性」的智慧。就如我們每天穿衣、吃飯等等,都能了知穿衣、吃飯的「見精」乃無生滅現象,由此踏上「息妄歸真」的路程。
一則禪宗公案:
百丈禪隨侍馬祖道一禪師。有一天在郊外,看見一群野鴨飛過去。
馬祖問:「那是什麼?」百丈答:「野鴨子。」
馬祖再問:「到哪裡去了?」百丈答:「飛過去了!」
馬祖回頭扭住百丈的鼻子,百丈痛而大叫。
馬祖大聲說:「又道飛過去也!」百丈因而有所省悟。
6.《三者顯見性無遷》
阿難及諸大眾聽聞「客塵」乃生滅,真心乃不生滅,明白「見性不動」後,才覺悟過去都活在「緣影心」中,整個身子頓時感到輕鬆,就像有人曾誤以為「身死會斷滅」,以致時時懷有憂慮,現今明白了心性不滅的道理,放下了擔憂,身子頓時輕鬆愉悅。
「爾身心泰然,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然而,這樣的感悟並不等於能夠從現前的心境,親切體驗「生滅與不生滅」。
當時在場的波斯匿王也有同樣的問題,尤其對外道所倡言「身死後斷滅」的誤見,一直無法釋懷。世尊為了讓波斯匿王當下體悟「真心不滅」而問說:「您的色身會變壞嗎?」答:「我今此身,終從變滅。」佛就問說:「您還沒死亡,怎知將來會死亡?」我們只要過五十歲,多少都能體驗色身不斷在衰老,邁向死亡。
接著,佛對波斯匿王說:「大王!汝見(色身)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我們只要回想自身的成長經驗,不難感受色身剎那剎那的不停遷變。但是如經說「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心性能見的功能,並不會隨年紀有所改變。
世尊作結論說:「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王?聞是言。信知身後捨生趣生,與諸大眾,踊躍歡喜,得未曾有。
「見精」指看見恆河的「能見的心性功能」,不但不會隨年紀增長而變異,更不會隨著色身死亡而斷滅。波斯匿王肯定了自己的心性乃不生不滅後,釋疑了「身死斷滅」的誤見,於是踊躍歡喜,得未曾有。
7.《四者顯見性無減》
阿難明白生滅的色身中,有不生滅的心性後,疑惑的問佛說:「世尊,若此見聞,必不生滅,云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願興慈悲,洗我塵垢。」既然明白「見精」不生不滅,為何世尊說我們「遺失真性,顛倒行事」?
明白「見精」不生不滅,就整個「心性」的本質而言,只是知其一;尚未能完全明白心性有著無量的妙用,雖有似無,就像遺失一般。此段開示,讓我們明白「悟」有很多層次。如憨山大師說:「凡修行人,有先悟後修者,有先修後悟者,然悟有「解、証」不同。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多落知見,於一切境緣,多不得力。---若證悟者,從自已心中樸實做將去,逼拶到山窮水盡處,忽然一念頓歇,徹了自心,如十字街頭見親爺一般,更無可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參實悟。---證悟,亦有深淺不同,若從根本上做工夫,打破八識窠臼,頓翻無明窟穴,一超直入,更無剩法,此乃上上利根,所證者深。其餘漸修,所證者淺。最怕得少為足,切忌墮在光影門頭。」「前六番顯見」多偏於「理悟」。
接著,「即時如來垂金色臂,輪手下指,示阿難言:汝今見我母陀羅手,為正為倒。阿難言:世間眾生,以此為倒,而我不知誰正誰倒。」世間人以手指向上名為「正」,向下名為「倒」。然而,手指只是改變方向,手指不增不減,前後如一。如果依這個「世間正倒」比喻來看,如來之身,名正遍知;眾生之身,就成了性顛倒了。那麼,能否指出顛倒的所在?亦即我們眾生身何處顛倒?我們眾生迷於「萬法唯心」,自我分別「正與倒」,已是真倒;若執著手指向上才是正,豈不是更加顛倒?「於時,阿難與諸大眾,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顛倒所在。」
如來於是慈悲開示:「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
世尊常為我們開示:「舉凡外在的一切有形物質,或內在的身心現象,都是唯心所現,都是自心妙明真精所現。」我們只是迷失了。
我們心性本來無所不見,由於現起「無明業相」而失去本具的覺照妙智,以致「晦味為空」。「覺照妙用」因無明而純化如「暗空」。於「暗空」中,現起無明業相時,心就往外攀緣、執取;當「心與境」結合時,就現起種種虛妄相想。從此身心活在「以攀緣識心」為自心,在虛妄相想中昏擾不休。也把「真心」誤認在色身之內,無法明白所見的虛空、大地,都是妙明心中物。不知浩瀚無邊的虛空,也是心性所現。就如把眼前的小水泡誤執為大海一樣;也像手指,本來無上下之分,卻迷執手指「向上為正,向下為倒」。由此妄執,失去了手指任運無礙的妙用。比喻執心於色身之內,讓心失去了廣大無際的妙用。
「前三番顯見」開示,我們雖然有所明白「見性不動、見性無遷」,但是還無法跳脫「以緣心聽法」,所以突然聽到「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不知色身,外及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這無上妙法時,也不免會有疑問在,很難一時信入釋疑,就如經中所說「徒獲此心,未敢認為本元心地。」還做不到「當下承擔」也是必然的。我們眾生都迷失於「真心在色身內,而色身在虛空內」,以致「真心」跳不出虛空外。阿難只好求祈佛「宣示圓音,拔我疑根,歸無上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