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0日 星期五

標題

《人生感悟』 23。11。14 「看破放下自在」22。3。11 《獨處》22。4。23 【感應】24。7。2 「時間與空間」、「大千世界」 17。5。30 見《苦諦》 22。5。31 《苦行》 22。7。30 《快樂的本質》 23。11 ,14 聖嚴法師開示:『面對重病』24。3 26 『色身滋養》 17。5。24 《略帶三分病好修行》、「痛與苦」、、22。1。26 『佛陀探病佛弟子』21。11。30 「當生」改造「業報命運」 18。12。26 漫談算命 17。5。24 《六度》看人生 22。6。22 『人身難得易失』24。2。25 《一屁過江來》23。11。10 《欲》的本質 21。8。26 《善根》21。8。22 《業》的本質 17。5。24 「至人」只是常 19。6。16 《靜坐的好處》 22。6。26 《我的靜坐因緣》 17。6。5 《死歸何處?》 22。3。30 面對『死亡』 23 8。20 《念死》 (彌陀淨苑)2016年2月12日 《所知障》21。2。3 《夢境》21。1。15 《密行》 17。5。24 『鈍根與利根』24。8。11 誹謗與謗法罪(讀經札記) 16。1。19 《懺悔法》 17。5。24 《煩惱即菩提》23。12。28 【諸法雖空,罪福不失】 23 4。1 《皈依三寶》的境界 22。5。28 《生死事大》24。7。16 臨終一念 17。5。24 《三界唯心,心能轉境》、《誰繫縛你?》 24。4。27 《淨穢分別》 2024. 5. 18 《轉化習性》 22。1。30 《返撲歸真》21。11。13 《欲力》21。10。23 《語言道斷,心行處滅》21。4。17 《光明想》20。12。12 (臉書無) 只管打坐 17。6。7 (臉書刪) 《三種禪法》20。1。24 《觀音法門》 法談 8。25 【上師相應法】 23。 11。1 《心性本來清淨,何以有無明?》24. 5. 14 《悟了還同未悟時》24。5。29 『迷』與『悟』的比喻 23。12。27 『解悟』與『証悟』 23。12。29 「檢視修行」 18。12。8 「實修」與「弘法」 5。23 由《証無生》看「無常觀」 24。8。25 『無常觀』2024 5. 14 「無我」與「真我」21。12。18 『無我』與『無生』 23。 8。3 面對「妄念」 19。2。26(彌陀淨苑) 「正念與正知」、《起心動念》 18。10。27 《觀念,念即住;覺妄,妄皆真》 2022。11。22 『山河大地』皆是『妙明心中物』 「觀」與「想」 4。28 《禪觀初修》22。6。26 讀《觀呼吸》札記 23 1。1 『覺知』修習 23。 7。26 漫談「厭離心」的修習 17。5。24 《十六觀智》21。3。14 《觀受是苦 》 19。9。15 《身心寂靜》的殊勝 2022。10。2 修習禪定的「條件」與「障礙」 《止觀》修習 22。6。26 《禪定修習》札記 24。8。6 【 尋伺】與【觀想】23。4。28 《六妙法門》 22。6。26 三種《禪定》次第 22。6。26 《禪悅》、《禪定功德》22。6。26 《九住心》 22。6。26 《欲界定》、《未到地定》22。6。26 《初禪》22。6。26 「動中」修止觀 22。7。21 由「所緣境」談「行持差別」24。6。27 『參禪証悟』的要件 23。12。30 《參禪》與《看話頭》23。12。13 「禪修」岐路 (憨山大師) 1。28 《靈光獨耀》 10。8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24. 4. 27 「心的實相」 17。5。24 『心』的本能 11。4 《找心》21。12。21 「我的心響了」 23, 6。4 《活在當下》 24。1。6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23。 6。13 《活在當下》 24。1。6。(臉書23。 5。4) 《平常心》是道 22。12。4 《不二》的詮釋 24。3。10 《真空妙有、妙有真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2。7。3 《空觀修習》 22。7。3 《執空過失》 22。7。3 (臉書無) 《真空與邪空》 22。7。3 「俗諦」與「真諦」 21。10。2 (臉書無) 【佛性本具,何必修行?】24。1。27 「無分別智」 23。2。1 (臉書無) 《無念》24。1。25 《法無定法》24。2。12 「空性智」與「大悲心」 17。5。24 《禪海》一滴 22。6。17 《一屁過江來》 22。4。18 《看破放下自在》22。3。11 《佛法無多子》24。6。6 《介子納虛彌》24。6。20 『棄生滅守真常』 24。6。26 《用根不用識》 23 11。3 解縛『根塵膠黏』23。12。6 《見山不是山》 22。6。11 《見法即見佛》21。7。30 「如來禪」與「祖師禪」 17。6。7 《只貴子眼正,不貴子行履》24。9。16 「慧解脫」與「俱解脫」17。5。24 「坐脫立亡」與「解脫慧」 19。6。26 「理覺」與「事修」 17。6。9 由《楞嚴經》看《五蘊》22。2。13 《楞嚴經》入流亡所 24。2。24 誦《心經》感想 19。4。18 《六祖壇經》札記 《不論禪定解脫》、《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心平何勞持戒?》 17。6。6 《壇經》「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24。6。14 《所謂佛法即非佛法》24。6。1 《金剛經》【福德與福德性】、【福德與功德】、《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24。1。6 《金剛經》《所謂佛法即非佛法》24。6。1 由《達磨二入四行論》看「禪門行持」 19。9。7 《圓覺經》四相 23。 7。15 《圓覺經》禪修四病 24. 3. 2 《圓覺經》隨順覺性『次第』與『修習』24。1。10 《楞嚴經》《無眼之見、無聲之聞》、『見見之時,見非是見』24。6。9 讀《楞嚴經》札記(一) 20。5。1 《楞嚴經》《循業發現》 24。9。20 《楞嚴經》述《五蘊虛妄》24。9。15 《小止觀札記》一 17。5。24 「量子力學」與「佛法」 18。6。11 《大寶積經、妙慧童女章》19。5。1 《大乘大義章》色身延壽 16。1。19 《修心訣》 淺解 16。1。18 《占察經》『一實境界』24。3。24 《詩詞》 24。2。22

《循業發現》

《循業發現》 《楞嚴經》:『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自心所現的一切現外在現象、內在的身心感知,都是唯心所現,猶如「因風起浪」,一切浪花無非緣生緣滅,是為「性色真空」。心性本空,隨緣現起無量相,是「性空真色」,一切相都是「真心」所現。 「循業發現」如谷應聲,如影隨形,如《大乘起信論》所說:『因熏習鏡,現諸境界』。在「眾生心」的智慧差別,可以從各人的「業報習性」上去發現。如依於「色蘊」上,凡夫循染色之業,現有漏穢土;菩薩循淨色之業,現實報莊嚴土。 《楞嚴經》:『迷位眾生,循其所造有漏之業,則發現染空,如第四禪天人,厭有趣空,則現空無邊處。』眾生執著有為的「禪定空境」,就依循「業力」而証「四禪天人,乃至空無邊處天。」若是循「清淨業」,斷煩惱証涅槃,則証「偏空涅槃」;若有「不二智」,則不住於「偏空」而「無所住」,都是『隨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古德也把「應所知」說為「解悟」,「循業」則是思而後行。若是只重「修行」,不重「聞思圓解」;所知的理就不圓滿,也很有限度。反之,只重多聞,不重修行,就偏於知解,無以「心行合一」,難發慧果。若不聽聞佛法,也不修行,就無以循業發現殊勝的生命智慧了。 所循的「業果」雖然虛幻,但是眾生妄執為實,就被「業」所困。比如我們投生在娑婆世界;世間中的太陽、月亮、山川河水,或是身心上色身、知覺感受,都是「隨業現起」的虛妄相。我們眾生陷在妄見中,執為真實。如天人見水,如琉璃寶地,可以履之而行;人道見水是水,可取而為飲料;餓鬼見水是火,雖渴也喝不了。《楞嚴經》說:『如一水中,現於日影,兩人同觀,水中之日,東西各行,則各有日隨二人去,一東一西。』

2024年9月15日 星期日

《只貴子眼正,不貴子行履》

《只貴子眼正,不貴子行履》 禪門一則公案。(溈山禪師)師問仰山:『涅槃經四十卷多少佛說多少魔說?』 仰山云:『總是魔說!』師云:『已後無人奈子何。』 仰山云:『慧寂即一期之事,行履在什麼處?』 師云:『只貴子眼正,不說子行履。』 「魔說」指的是世尊說法四十九年,曾說著一字。問多少佛說,就墮執相,不見如來。 「慧寂」乃仰山禪師法號。「即一期之事」指已完成參究階段。 「眼正」指「禪者」乃以「明心見性」為宗旨。「不說子行履」「行覆」指禪修過程。指不以過程中的「禪定修習、明瞭解脫智」為中心或說鋼領。『只貴子眼正,不說子行履。』同於六祖大師所說:『唯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有禪者把『只貴子眼正,不貴子行履』,說成『只貴知見,不貴行覆。』解釋成「只要諸法皆空的知見正確,生活上的一切鎖事都不是問題」,只要有「明心見性」的知見,就可以忽略「過程上的用功」。然而,我們眾生的身「口意」,就是跳脫不了「貪瞋痴」的當下,「貪瞋痴」時時現行,何有相契「空性般若」?是否成了六祖所說「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

2024年9月14日 星期六

《楞嚴經》述《五蘊虛妄》

《楞嚴經》述《五蘊虛妄》 《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但是沒更進一步闡述「五蘊」所以是空。《楞嚴經》在「事相」上有詳細說明。《楞嚴經》的「五蘊虛妄」,非從「緣起性空」的「理上」而說,而是從修証的方向觀察「五蘊妄想習性」。 《楞嚴經》:『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懸崖不有,醋物未來,汝體必非,虛妄通倫,口水如何,因談醋出?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 我們沒有吃到醋,沒有站在懸崖前;但是只要一想到吃醋,或站在懸涯上往下望,身內就不自主的生起口水,兩腳發酸。「心」若是沒有虛妄之想,「口水、腳酸」怎麼會生起?這是「色陰堅固妄想」的原固,是「第一堅固妄想」。 《楞嚴經》:『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澀。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名為虛明,第二妄想。』 前段「口水、腳酸」指「身根」;「臨高想」是現起第六意識作用。把過去有「吃醋、臨高」的經驗,潛藏心中;雖是虛妄,能依於「想因」使得色身有「酸澀」的明確感受, 生起「憎愛、苦樂」的覺受,是依於「想陰」迷在執取苦樂的妄想中,是「第二虛明妄想」。 『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寤即想心,寐為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 「念慮」即是「想陰」,想念與思慮。「身」是色法,「想陰」是心法,「色法」與「心法」並非同類。但是我們的「色身」為何會相應「色法」?無非依於「想陰」而起「分別妄想」,讓「生理」與「心理」同時相應,以兩者都是唯心所現。比如畫家,由心想而畫出所想的形像,「心」與「形色」相依持,法義的明了也如是,「想陰」成了「五蘊皆空」的修証樞紐。 「寤」是醒時,「寐」是睡覺時。「醒時」心隨著外境生起想心,睡覺時在夢中生起想心;「身心」不論日夜,都在想念不息,如是「身心互融」在虛妄之想中,是「第三妄想」。 『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生,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 我們能從「理」上能知道「行蘊」不停的在變化運作,但是「指甲、頭髮」不停的在成長,身子一直在衰老,我們卻感覺不到。如果這股「行蘊」不是我們的心,為何能使我們的色身想到酸梅就流口水?如果「行蘊」是我們的心所現,為何我們無法明覺「指甲、頭髮」不停的在成長?「行陰」屬於「幽隱妄想」,隱晦而看不見的妄想,是為「第四妄想」。 『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恆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何因汝等,曾於昔年,睹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忘俱無?於後忽然,覆睹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 眾生的整個身心活動,跳不出「見聞覺知」,所以說「識心恆常」,離不開「識蘊」的活動。「識陰」乃純一、不動、無雜,是「見聞覺知」之體,為何不是「真精」呢?因為「真精」不被染識所染,如「真金」不會雜有泥沙,而「識陰」卻染有「妄想習性」。 就如我們以前看到奇妙的東西,經過幾年後,就忘得一乾二淨。「忘」屬於「無記性」,突然又見到那奇妙東西時,又會想起來了,猶如昨日。這奇妙的「識蘊」,眾生感受不到它在變動,也感受不到它在那?但是只要「六根」觸「六塵」,所有無量無盡的「見聞覺知」的心念,都被「識蘊」所攝(或稱第八識),歴劫不失。 「識蘊」看似「純一、不動、無雜」,但是非真實「純一不動」,就像急流,一眼望去,感覺平穩、寧靜,然而水下則是翻滾洶湧,「識蘊」也如是隱密難覺。「識蘊」的妄想,都來自「色、受、想、行」四蘊的熏習所成。 『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則湛了內,罔象虛無,第五顛倒,微細精想。 「識蘊」這般幽隱,要修到何時才能淨除?要修到「六根互用開合」, 要「根入圓通,寂滅現前」才能淨盡。眾生尚未得六根互用,未盡「識精元明」前,就會不斷的熏習「六根、六塵」的虛妄情境。要淨除「虛妄情境」也就得「根境」相對中,淨化「貪瞋痴習性」,方能開顯「六根互用開合」。 眾生心因為無法明瞭「識蘊」似有非有,才因此把「識蘊」執為「實有」,緊緊執持誤為「命根」,「心」也就隨著「識蘊」的虛妄而輪迴不息。

2024年9月12日 星期四

《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中,一則公案: 『泉云:擬向即乖。州云:不擬爭知是道。』透過思惟而來的話,就不契應「道」。然而,不去思惟、明了,就是道嗎? 我們「初學者」,因為怕妄念干擾,起心排除妄念,很容易落入以「不去思惟、不去明了」的心,認為是「道不屬知」,那是「無記心」,把落在「無記心」中,當成是「道」;一旦落在「以無記心為道」,「覺性」會遲鈍,最明顯的是「他的觀察力停滯不前」,「心」猶如困在「死水」中。 『泉云: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蕩豁。豈可於中強是非耶。趙州於言下千了百當。』 「知」之一字,南泉禪師說:「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沒有落入「妄覺」,也沒有落入「無記」,能如實了達融通,他的心境就如太虛中,寂靜朗照,自由自在。若在其中強要分別「知、不知」,立即失卻了「廓然蕩豁」的明覺。 又說:『荷澤謂之知之一字,眾妙之門;黃龍悟新云:知之一字,眾禍之門。要見圭峯荷澤則易,要見悟新則難。』 南泉禪師的【道不屬知】,不知其所以者,就很容易落入「以無記為道」;以為心中無想念,就是「道」,不知「無想念」是「無記心」。「知」字,在「眾生位」中,乃眾妙之門,所以說要領會苛澤禪師就容易一些。要先透過「覺知」的朗照,明覺妄念空無自性,了覺虛妄心;明覺無妄的「般若心」中,不起有知,不落無知,才不會落在「無記」中以為是「道」。 「知」字,在「聖位」中,乃已明覺「妄念本空」,「知」字同時泯然。若在「廓然蕩豁」的明覺中,妄生「覺知」,就像在寂靜湖面,投下一塊石頭,激起漣渏,失去澄靜的靈照,說為「妄生「覺知」乃眾禍之門」,所以說要達(黃龍)悟新禪師的悟境就比較困難。猶如登玉山前,必須「了知」方向、路標;當登頂時,一切登山前的「了知」,同時泯然。在泯然中,並非「無知、無記」,以在山頂之心,乃廓然蕩豁,語言道斷,心行處滅。 般若無知,無不知。 《老子道德經》:聖人「無」常心(恆無心),以百姓之心為 一則禪宗公案: 學人問黃蘗和尚:「祇如目前虛空,可不是境,豈無指境見心?」(心性如虛空,但是它不是境相,難道就無法當下由指境而見到心的本來面目嗎?) 黃蘗禪師答說:「什麼心向境上見?設爾得見,元來祇是照境心,如人以鏡照面,縱得眉目分明,元來只是影像,何關汝事?」)(真心乃無能無所,你用什麼心從境上見到真心?有一個「能見的心」與「所見的境」,都跳不出「見聞覺知」,不論你見得多清晰,都是「法塵」的影像,不會是不生不滅的「真心」。) 學人又問說:「若不因照,如何得見?」 (心無境不顯,如果心不觀照,怎麼能知道心性的存在呢?) 黃蘗禪師答說:「若涉因,常須假物,有什麼了時;汝不見他向汝道,撒手似君無一物,徒勞謾說數千般。」(如果必須有起照的因,才能了知心性的存在;不觀照時,就找不到心性的話,這個心性不就變成斷滅了?不是不生不滅了。心性雖然無形無色,空無一物,卻非斷滅,本然具足覺照,無法用語言形容它,就如要形容手中空無一物,再怎麼東扯西扯的扯了一大堆,都是無謂的言說,無法直指當下面目。) 又問:「他若識了,照時亦無物。」(若是明白心本來不生不滅,照見空無一物呢?) 師答:「若是無物,更何處得照?汝莫開眼寱語。」(若是無物,怎麼還有照呢?心性明明有照的本能,卻說無物,這不是睜眼說瞎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