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0日 星期一
見《苦諦》
偶思《息苦》
佛法的根本,在於止息「輪迴苦」;如何「離苦」,是佛法修証的根本。世間的息苦,在於追逐「五欲樂」,認為「擁有樂受」的當下才會沒有苦。但是「感官樂受」只是一時的,一旦消失了,壞苦、求不得苦就會現前。
人生也有許多「快樂」,比如旅遊、美食、聚會等等,都會帶來快樂,只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這些快樂終歸「無常」而「壞滅」,名為「壞苦」。比如鳳凰花開,驪歌又起,同學們互道珍重時,心中的不捨,就在品嚐「壞苦」。又如少女,自戀身材美妙,到了中年,再照鏡子時,驚嘆怎麼變成這個樣子?當下才會感受「壞苦」。只是,我們眾生對「欲樂」的執著力很強,執取的當下,立即迷執在欲樂中,不會去感受「壞苦」,比如品嚐美食當下,唯樂無苦,感受不到「壞苦」。
當人們「閒來無事」,坐在樹下乘涼,會誤以為是「不苦不樂」的安逸,但是它的本質,其實也是「苦」,名「行苦」。只是人們沒有「智慧力」觀照到「行蘊」的無常,覺察不到細胞不停的在代謝,色身剎那剎那的在老化,頭髮不斷在新程代謝,身子也需要不停的清洗與進食,沒有一刻是「安逸」的,都是「行苦」。
《涅槃經》說:『凡夫有苦而無諦,聖者有苦有苦諦。』我們眾生感受「苦受」,總是期盼改變外境來息苦,比如被環境所苦惱,只希望「轉境」來息苦。不知「息苦」來自於接受當下的環境;或者想在禪定中不受其苦;但是「苦諦」的智慧不會在「禪定」中生起。「苦」的息滅,要從「身心」的「知覺與感受」中,明覺「苦、空、無常、無我」的真理,才能「見苦、息苦」。
2022年5月27日 星期五
《皈依三寶》的境界
《皈依三寶》的境界
一則故事,一位上師時別為眾多弟子作開示中,一直強調「皈依三寶」的重要性。在座的弟子,本以為要開示「甚深妙法」,卻只聽到相關「「皈依三寶」,忍不住就發問說:「上師啊!皈依三寶是在對初學者開示的,我們在座的學僧,大多已出家一二十年了,有的已經當老師了,怎麼還為我們開示皈依三寶?」這位上師表情嚴肅的說:「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法,能比【皈依三寶】的境界還要高?」
「眾生心」起心動念,無不落在「妄想分別」中,「心光」被「貪瞋、無明」給覆蓋。當下的心念,若不依持「三寶」來中流砥柱,就會立即隨順「妄想分別」奔流,困擾不已。明明有心繫念「三寶」來轉化「無明」,只是「妄想分別」非常強大,心念很快就被「貪瞋習性」給淹沒了,給轉了過去了。要能讓「智慧明燈」光亮,就得重新提起「三寶正念」,並且不折不惱,努力精進不歇,方有所克服。過程中,就像「逆水行舟」,必須排除萬難前行,直至「習性」漸漸被轉化。
眾生只要「皈依三寶」,不論是「念佛」或「念法」、「念僧」,心都被「三寶」所熏,為「三寶」所攝,都具備「轉化無明」、「轉識成智」的力量。比如憶念如來「圓滿的智慧」、「無量的悲願」,心就在熏染了如來的戒定慧,就像染香人,身上自然有香氣;
法們修習,不論「禪、淨、密」,日日依持「行法」精進,都名「念法」;對「師長、善知識」起恭敬心,親近聞法、承事供養,就在成就「自心莊嚴」與「福德」,全攝在「皈依三寶」中。
只要「三寶」在心中無間明照,自然一步一步走向成就「聖僧」,成就「法身」,圓滿「佛果」。這是不是學佛的「最高境界?
2022年5月20日 星期五
念誦《地藏經》會招來鬼怪嗎?
念誦《地藏經》會招來鬼怪嗎?
多年來,會在農曆七月誦幾部《地藏經》以盡孝道,也會迴向自己的冤親債主。卻經常聽到「誦《地藏經》到廟裡誦,不可在家誦」、「在家居士不可誦《地藏經》」、「晚上誦《地藏經》會招惹一些不好的東西」等等之說,我都一笑置之。多年來我多在下班晚飯後再抽空誦,有時誦到晚上十點,如此多年。
世尊明明開示誦《地藏經》會獲得「神鬼助持」的利益,怎麼變成會招來鬼魅來糾纏?又開示誦《地藏經》會獲得「家宅永安」、「諸橫消滅」的利益,怎麼變成帶來災禍?
《地藏經》說:『是故普廣,若見有人【讀誦是經,乃至一念讚歎是經】,或恭敬者。汝須百千方便,勸是等人,勤心莫退,能得未來、現在千萬億不可思議功德。』
又說:『讀誦此不可思議經典,更為念菩薩名,可滿萬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報,便得解脫,安樂易養,壽命增長。若是承福生者,轉增安樂,及與壽命。』連剛出生嬰兒,為他誦《地藏經》也會帶來福報。
又說:『惡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或轉讀尊經,燒香供養一句一偈。我等鬼王敬禮是人,如過去現在未來諸佛。』誦《地藏經》時,連鬼王都在護持,怎會受到鬼魅來糾纏?
夢參老和尚開示:「當你念《地藏經》的時候有很多護法,念聖號,護法就護持你,護法(神)是有神通的,這鬼神進不了你的道場,進不了你誦經的地點。」
或許有人聽到《地藏經》描述地獄鬼王、鬼眾,以及火山、刀山、油渦等等恐怖景象,心中存有恐懼感的陰影,一提到《地藏經》心裡就感覺陰森森的,那是還沒有直正了解《地藏經》旨義。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當眾生看到為惡的「地獄果報」,會生起「畏怖心」,不敢造惡,也會發起「斷惡向善」的決心,是菩薩的慈悲用意,不應把《地藏經》看成陰森森的經典。
地藏王菩薩發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慈願。地獄要空,就得令世間「無為惡」之人,地獄自然空;就像污濁的河水要「正本清源」,就要從源頭清淨。當一切有情「心清淨」,世界就清淨,地獄也化會為蓮池,當是地藏菩薩的悲願。我們若能心繫菩薩悲願,必獲菩薩護念,罪業漸消。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