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空虛感》

偶思《空虛感》 修行需要有「閒暇」聽經聞法,乃至禪修。有「閒暇」也表示他的身子健康,沒有煩惱擾心,這也是「福報」的顯現,正好可以坐下來享受寧靜的心。然而,眾生在「攀緣習性」下,「閒暇」轉化為「空虛感」的苦悶。為了轉移「空虛感」,只好上網聊天、玩遊戲、逛街、聚會,或參加喜歡的活動,由此來轉移「空虛的苦感」。然而,「空虛感」若是不能根本瓦解,會像「吃飽飯」後,還會再餓,如此輪迴不息。 當「空虛感」現前時,也正好檢視修行,正好觀察「攀緣習性」現前 ;觀察「我執、我愛、我瞋」的現起,或「心」不守自性,追逐外境;正好觀察自心利用多少「閒暇」來念佛、禪修。能夠如是明覺「自我盲點」,當能老實修行,邁向瓦解苦悶。 「空虛感」的瓦解,得有「世間無常」、「五蘊皆空」的觀慧。照見所追逐的「聊天、遊戲、逛街、聚會」等等,也無非緣生如幻,到頭來只是雲霧散去一般的虛幻,也方能從中照見「空虛感」的「我、我所愛」,只是因緣所生,如是只見「緣起」不見有「我」,隨緣安於當下「緣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