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小止觀札記》一

止觀前行


文:唐岐
前言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是智者大師所作,也是一部禪修基楚學,很是實用,被歷來祖師所重視。智者大師把「止觀法門」分為四種:小止觀、漸次止觀、不定止觀、圓頓止觀。《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也稱為「小止觀」或《童蒙止觀》。「童蒙」義為基楚,一切止觀的基楚。小止觀的「小」,不是大小的小,而是慨略、扼要的意思。「漸次止觀」是闡釋止觀的次第,如何由欲界定進入未到地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釋禪波羅密》即是「漸次止觀」的代表。「不定止觀」是依各人的根性不同,在漸次上有所調整;有些人定力強,有些人觀力好,有些人發心大,有些人只求去病安康,不同因緣在止觀學習上就有不同次第。《六妙法門》是「不定止觀」的代表。「圓頓止觀」是詳細、廣泛、圓融的闡釋止觀。
坐禪的姿勢
「禪坐」的姿勢若是不正確,不但會坐出病痛來,比如腰肩酸痛,也會得不到禪坐的效果。
「小止觀」在「歷緣對境修止觀」一節,說明修行是隨時隨處都可以修止觀,包括了「行、住、坐、臥、作作(作事情中)、言語」等六事,「坐」只是六事之一。這兒會強調坐禪,乃是因為坐姿有著不可取代的殊勝,最能令心不受干擾,也容易相應禪觀,所以很適於初學止觀者。
行、住、坐、臥都適合修「止觀」,但是就初學來說,在行走時,心必須注意外境,心容易因此被外境牽動,不易一心寂靜的觀照。「住」是停住不動,若是站著停住,身子的穩定不若坐著好。「臥」是躺平,心臟得到最小負苛,適合睡眠大休息,但是躺著時,容易昏沉入睡,也不是初學者最適合修習止觀的方式。「作作」時,是正在處理事情或說話時,心必須分心所作的事,難以深入專一寂靜。唯有坐姿最能令身穩定,可以半閉雙眼,不被外境所干擾,不若行時,要睜開雙眼注意外境,容易被外境干擾。
坐禪的姿勢有很多種,常用的坐姿有四種:一、雙盤。二、單盤。三、散盤(下盤)。四、正襟危坐。
一、雙盤 。一種是右腳盤在左大腿上,然後又將左腳盤在右大腿上,這稱為「如意吉祥坐」。還有一種坐法是左腳盤在右大腿上,之後再將右腳盤在左大腿上,這稱為「不動金剛坐」。
二、單盤。一種是左小腿置在右腳上,這是「如意坐」。另一種是右腳小腿置在左腳上,這是「金剛坐」。
三、散盤(下盤)。雙腳交叉,不論左腳在前或右腳在前,讓雙小腿各在左右大腿下方。
四、正襟危坐。是儒家正心坐法,坐法是雙腳與肩同寬,坐在椅子上,兩小腿垂直於地,兩腳要著地,所以椅子不能過高或過矮,隨個人的身材而定。身體要端正,背脊要直,兩手掌輕鬆置於兩膝蓋之上,背部不可倚靠任何東西。
另一種是日本式的正襟危坐,是跪坐在地上,屁股坐在腳跟上,腳掌背貼平於地上。
坐禪應注意的事項
一.靜坐之地方,空氣要流通,但是不能風太強,更不能直接吹到身上,尤其是後頸與膝蓋的地方,最怕風寒侵入,容易得到風濕之類的疾病,所以靜坐的人膝蓋最好用浴巾蓋著。也不能因為天氣熱,就直接吹風扇,或開冷氣。
二.靜坐環境光線不要太暗或太亮,因為太暗容易昏沉,太亮會干擾到心的寂靜,不易進入定靜。
三.靜坐時不要穿短袖短褲,衣著不莊嚴,心也會不莊嚴。衣褲要寬鬆,腰帶要鬆開,避免血液循環受到阻礙,衣服若太緊,會造成呼吸不舒暢。
四.剛開始坐禪時,由於關節柔軟度不好,要先適度軟身運動,可避免筋脈拉傷。坐姿可以先由單盤或散盤開始,待關節柔軟度好了,才進行雙盤,也不要勉強非要雙盤姿勢。修行旨在修心,坐姿是其次,只是方便法。
坐時可以在臀部墊高坐墊,讓身微微前傾,這樣乃符合人體力學,至於要墊多高,以平穩為考量。
五.坐禪時,頭頸與背要平直,若是彎曲,上半身將失去自然的平衡,生理會影響心理,心境無法輕鬆自在的安住。彎曲的背或頸,長時間的姿勢下來,會造成駝背,也會阻礙全身的氣血流暢。
六.眼睛要輕輕閉合,目若垂簾,因為眼睛張開的話,光線會剌激眼神經,造成心神分散,不易靜定;若是全閉的話,長時間處在黑暗中,心容易昏沉生起妄想。
七.嘴巴也要輕輕閉著,不可張開,舌頭抵住上顎,若是流下口水,可以緩慢的吞下。
八.雙手可以結想結的手印,自然的放小腹上,或放在腿近關節處,若是兩手掌輕疊,二母指尖互相輕踫即可,若是輕握金剛拳,兩母指尖輕踫無名指第三節處。
九.睡時,以獅子王臥法最好,此法以右側臥為宜,因為左側臥則心臟會受壓迫。
上坐時應注意的事項
一.選擇坐姿後,背脊不能前彎後傾,觀想頭到脊尾是一直線的,也不可以硬拉直,我們的脊椎骨並不是一條直線,要放鬆自然。
二.頭要不偏不斜,不低不昂,正而平。
三.口吐濁氣,由鼻慢慢的吸進去,吸時要吸飽,出時由口慢慢呼出,呼時要儘量把氣呼盡,同時觀想氣從全身百脈散發出去。開始三次,熟鍊時,一次就可,若精神不好時,也可多幾次。
四.口要輕閉,舌輕輕抵上齶。雙手結印或放膝上,皆要自然,手有長有短,所以放的地方不必盡然皆相同。
五雙眼半閉半合,猶如垂廉,眼若全合,可避免光線干擾心念,心的集中力會比較好,但是處在暗中久了,心會逐漸昏沉。若有心事干擾,易有亂想,就宜讓光線入眼,眼可暫時張開一些,讓光線進來,這樣可以減少掉舉妄想。閉與合,隨著個人的情況,自行調解為宜。
六,以上都準備好後,要身如奠石,安身不動,進行靜坐。
上坐後,心一旦進入寂靜狀態時,身上的毛細孔會打開進行呼吸,禪定越深時,鼻孔進出的氣,就變得非常慢,也是靜坐時身體不能吹風的原因。頸與膝蓋最易受到侵襲的地方,必要時,要蓋上毛巾之類,加以保護。
坐久了腳會麻,麻久了就下坐活動再坐,會麻也表示我們的機能不好,氣脈不通,持續坐禪後,自然會改善健康。不管單盤、散盤,或是雙盤,坐久了後,雙腳上下要互換一下,可避免骨骼結構有所偏差。
上坐時,心若期待獲得坐禪的效益,這期待心會造成全身緊張,所以坐了一段時間後,兩肩會聳起來,加上平時錯誤的姿勢無法一時改掉,會造成身體前彎後傾、偏左偏右,頭部也隨之垂下。一旦發覺姿勢有所偏差,必須馬上修正,立即放鬆全身,放下妄想與煩惱。小問題若不馬上改正,日久就很難修正了。
靜坐之時間,不必要求多長,最好能二十分鐘以上,一天有四十分鐘靜中修,效果就會越來越好。當然,能越長越好。
下坐時應注意的事項:
上坐時,心、息是由粗而細;要下坐時,要緩步的讓心、息漸漸的由細而粗。在定心中,呼吸散佈在全身,鼻孔的氣息,若有若無;要下坐時,要慢慢讓氣息恢復到平常時候,關閉毛細孔,讓氣全由鼻進出。
調身、調息、調心的次第,在上、下坐是相反的。上坐時,是先調身而後調息,最後是調心;下坐時,次第則是相反,是先調心,再調息,後調身。
步次第如下:
一.息的粗細由心主導,所以出定時,先由心下手,起心觀察,比如起念觀察呼吸的進出,或讓心念緣住佛號、佛相的觀照,回到有覺有觀。
二.慢慢的觀察氣息進出,心動氣即動,當氣息進出慢慢順暢時,再開口輕吐濁氣、吸清氣,同時觀想身內百脈的氣通暢無阻。
三氣息通暢後,先微動身子,再聳動兩肩。
四.兩手輕握拳頭,反覆縮張,再輕輕搖頭。
五.雙腳慢慢移動、鬆弛下來,讓血液流通,並進行按摩關節與肌肉。
六.以手摩擦全身各部位,並雙手擦熱後,用掌心貼在住雙眼二或三次,再下來行走。
下坐時這些次第一定要按班就部,不可急著下坐,否則身內的氣息與血液尚未正常運作,會因此造成關節與筋骨機能受損;有些人因此造成頭痛,或關節僵硬,猶如風勞病,也會全身感到煩躁不安,反而因此障礙靜坐的進步。
上坐前,要先把應該做的事做好,或安排好才上坐,不要坐禪時,突然想到要什麼要緊事沒做,不但造成心神不安,也會因為突然下坐而受傷。
下坐後,不可以吃喝冰涼的開水或食物,就如激烈運動後,喝冰開水一定會內傷,下坐後也不能馬上吹電風扇或沖澡,若流汗多,就用清潔的乾布擦乾就好。若是吹風,毛細孔尚未完全閉合,會得了風濕之類的疾病。
第一章 具緣
本文分為十章:具緣第一訶欲第二、棄蓋第三、調和第四、方便第五、正修第六、善發第七、覺魔第八、治病第九、證果第十。
具緣第一
具足「止觀修証」的五項因緣: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閑居靜處、息諸緣務、近善知識。
一。持戒清淨
經中說:「戒為無上菩提本」,若犯殺害有情,偷盜財物種種惡業,其心必然不安穩,就算勤修止觀,功效亦難以現前。心地要能無憂、無悔,才能定慧相應,因此說「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智者大師又說:「若不持戒,縱有多智禪定,悉是魔道之業。」
「戒」有三能,《大乘莊嚴經論》說「一者,能持,由能任持一切功德,如大地故;二者,能靜,由能止息一切煩惱故;三者,無畏,由能不起一切怖憎等諸罪緣起。」因此,持戒清淨者,修行止觀必証佛法。
「戒」的初步是「防非止惡」。「在家眾」有三皈、五戒、八關齋戒、在家菩薩戒。「出家眾」有沙彌戒、比丘戒、沙彌尼戒、叉式摩那戒、比丘尼戒以及出家菩薩戒。若犯了戒,就要發露懺悔,心才能令心安詳、清淨,否則修止觀不易相應。
正法時代,道心強、善根厚,直接修止觀,容易相應止觀無障礙。今人心地已不若佛陀時代那般清淨,能証得解脫境的高僧大德,也已遠遠不若唐宋時期,所以今人修止觀之前,當先修懺悔法門,才能在止觀修証過程中,平順少障礙。
智者大師,十八歲出家後,尚未遇見慧思禪師之前,也是先修「方等懺」,修到「心淨行勤,勝相現前」。一代宗師尚且勤修懺悔法門,何況我等業障重的凡夫。
《占察善惡業報經》說:「若惡業多厚者,不得即學禪定智慧,應當先修懺悔之法。所以者何?此人宿習惡心猛利故,於今現在必多造惡,毀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懺悔令其清淨而修禪定智慧者,則多有障礙,不能剋獲,或失心錯亂,或外邪所惱,或納受邪法,增長惡見,是故當先修懺悔法。若戒根清淨,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則離諸障。」大意說眾生心地不清淨,不良的習性深厚,若不先懺悔,就會隨順不良習性造下惡業,這些惡業的力量,會障礙禪定智慧,甚至於令行者失心發狂,或受到外來的邪靈干擾與增長邪見。要消除這個障礙,就要至誠勤修「懺悔法門」,先懺除業障。
「普賢十大願行」是成佛的必經過程,第四願行是「懺悔業障」,可知「懺悔」的重要性。智者大師安立了「十法」來成就懺悔法門。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慚愧。四者求滅罪方法。五者發露先罪。六者斷相續心。七者起護法心。八者發度脫眾生大誓願。九者常念十方諸佛。十者觀罪性無生。
「懺悔原理」並沒有跳過因果律。「畏怖」是明白惡果的可怖,比如有人今生殘疾或貧困一生,乃至受報於三惡道、地獄苦,都是由惡業所現,由身、語、意所造,能用心體會這些苦苦,才會生起懺悔決心。
「畏怖」是從外在現象的結果生起懺悔。「慚」是慚已,「愧」是愧他,慚愧是從內心發起懺悔。「滅罪方法」是要了解並且深信這十法能淨除自心的罪業,或者犯什麼罪,要明白如何來懺罪。
「發露懺悔」是勇猛的菩薩行者,懺悔的力量最為快速。「斷相續心」是懺悔後即不再造,否則永遠懺不淨了。「起護法心」能起護法之心,必然行持佛法之行,能轉罪業為菩提心。「發大誓願」是發菩提心。「念十方佛」者,可擇念與自己相應的一佛名或一菩薩名,比如「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佛佛法性平等,功德無量,念一佛名即念十方諸佛。「觀罪性無生」是「無生懺」。
依這十個方法懺悔罪業,必能發起禪定。這十法是漸進的,先經過前法的修持後,罪業自然會漸漸輕,禪定也能漸漸生起,有了初步的禪定,「斷相續心」、「起護法心」、「發大誓願」才能逐漸得力,再融會般若諦理,才能導入「無生懺」。
「懺悔」分為「事懺」與「理懺」。事懺又名「作法懺、有相懺」。理懺是「無相懺、無生懺」,亦名「實相懺」。
「事懺者」,分成責心懺、作法懺、取相懺三種。「責心懺」者,比如耐心不好、怕麻煩、沒有盡心之類小過失,要自行「責心懺」。
「作法懺」者,比如我傷害了你,我向你發露、懺悔,獲得你的原諒後,就懺悔清淨了。發露的對象,除了向「受害者」懺悔外,也可以向高僧、大德或佛菩薩發露懺悔。
「取相懺」是屬於懺除殺盜淫妄語的重罪,要懺到重罪滅卻的吉相,這重罪不只是今生所犯,也通過去世的帶來的罪業。常見的取相懺,比如修《八十八佛懺悔文》、《方等懺》、《大悲懺》、《法華三昧懺》。
「理懺」是由理地通懺悔,理地是諸法本空的般若。「理懺」也就要先有具足般若空觀。
《觀普賢行法經》說:「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觀罪性本空,即是實相懺,了達罪相緣生緣滅,猶如早晨霜露,太陽一出來就消失了;一切罪相,都將被般若實相所照破,也是所謂「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罪亡心滅兩俱空,此則是名真懺悔」的道理。
古德都強調重罪者,一定會障礙止觀修証,而重罪要清除,也一要透過「理懺」才能消除這業障。智者大師以具備七個因緣來成就「無生懺法」:
一者生重慚愧。
二者於三寶前,發露先罪。
三者斷相續心。(造惡業的相續心先行截斷)
四者端身常坐,觀罪性空。
五者念十方佛。
六者至心燒香禮拜、懺悔、誦戒。
七者誦大乘經典。
觀罪性空,必須先具備緣起性空的般若,方能正觀罪業緣生無性,所以罪性本空。如果心中不斷的在懊悔所做的錯事,會一直被罪業的煩惱所困,也表示他執著罪業是實有的,不相應空性。懊悔的相續心沒有斷,就會悔箭入心,無法得定,無法進入理觀。不只是造惡的念要斷,懊悔的心也要止息。懺悔後就要斷一切相續心,才能正觀罪業本空。
「念十方佛」,一心皈依佛,由憶念佛的功德,除了能生起清淨的信心,也能由念佛而受到佛菩薩的不思議加持。
讀誦或禮拜大乘經典,有依於經文,一字一拜,也可以懺罪。《金剛經》、《法華經》比較常被用來念誦與拜經。
重罪滅相
經過至誠懺悔一段時間,大都能感受到業障有所減損或淨化,這時會出現所未有的「滅罪之相」。至於時間要多久才能感受到滅罪之相?應該依業障輕重以及至誠心深淺而差別。
智者大師用五種情形說為重罪滅相的象徴:
一者自覺身心輕利。身子比以前健康,情緒比以前安穩,心理上的煩惱也沒以前那麼重了,身心都感受到所未有的輕盈。
二者得好瑞夢,或復睹諸靈瑞異相。比如智者大師修方等懺時,修到勝相現前,在定中看到了一個非常莊嚴的大道場,自己坐在高廣的大坐上,口誦「法華經」;以及隨手把大殿的經像整理整齊,出定後「心神融淨、爽利常日」身心比之以前,感到特別的輕安。
三者善心開發。比如發起過去所沒有的慈悲心,或待人處事上,顯出前所未有的包容力。
四者於坐中,覺身如雲如影,相應禪定。於坐中覺身如雲如影,是初禪未到地定的身心效應,亦即由業障的淨化,加上勤修止觀,相應禪那,得以先証入未到地定,能由此深入諸禪境界。
五者復豁然解悟心生,善識法相,隨所聞經,即知義趣。這是由業障的消除,開發了般若慧。過去無法了解的法義,突然就此相應明白了,再翻過去看過的經典,以前不懂的,現在比較明白了。
只要志在佛道,不論是任何宗門,只要反省內觀,從身、口、意的造作行為來反觀心念,覺察自心的貪嗔痴心行,多少都會有實質的懺悔。整個懺悔法門,是由「戒」入手,終於定慧圓融。
第二緣是衣食具足
衣服與飲食是維持生命的必須品,所謂「法輪未轉,食輪先轉。」缺乏這些生活必須品,就無法安心修道,必須先在經濟上滿足生活所需,才能安心辦道,否則終日為三餐日夜忙碌奔波,忙到身心俱疲,也無暇用功,不具足修止觀因緣。
衣食若是過多的貪著,則助長貪欲的習性,與道不相應。佛陀時代的雪山大士,他們的禪定非常好,可以冬夏只穿一件衣服,飢餓時,只需吃野果充飢。其次的是頭陀行,日中一食,只畜三衣,這些苦行,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所以在衣食上,佛陀以「少欲知足」為大原則,滿足需要就好,不要有過多貪求。在家居士由於必須參與社會禮儀,需要比較多樣式的衣服,但是不能迷失在於流行的風潮中愛慕虛榮,淹沒在無止境的貪欲中。
在飲食上,不適當的飲食,不但會造成疾病感染,也會障礙心理上的寂靜,有礙於止觀修習。現今醫學也提倡「吃飯七分飽、健康沒煩惱」。飲食過飽,人體的血液會集中在胃部,造成腦部缺氧,會有昏沉的感覺,不利修習止觀。飲食上太過與不及,都會不利止觀修習。
若是對飲食貪著,就要施以「除貪觀」來對治。先行「不淨觀」,觀食物放久後的腐爛、噁臭味;以及吃進腹內後,觀牙齒咀嚼,味相已失,胃液噁心,而後成為噁臭的尿屎,以此來除卻貪著美味的習性。「不淨觀」後,還要加上「無我觀」,亦即觀「能食之人、所食之物,都是因緣所幻化,緣生如幻,無有真實,由此而契入空性與無我智。
第三緣得閒居靜處。
閒者,不被俗事纏身;靜者,寧靜沒有吵雜聲。初學止觀,由於尚未具備定慧,心念容易受到外境的干擾而浮動。佛陀時代的出家眾,修行的地方,都要離村莊一二公里,乃至十多公里,遠離干擾;不但要聽不到村莊的狗吠之聲,還要牧童或樵夫所不能到之處,這樣的修行環境,才能一心辦道無雜想。
現今的社會環境,已難有這樣的環境。在居住環境上,尤其是在家眾,必須住在城市公寓之中,所受到的干擾,不只是居住環境,網路的聲色的干擾更大,現今生活,已離不開網路,想要避免已非常困難,只能盡量避開而已,尤其是遊戲網站。
第四緣息諸緣務。
是息了影響修習止觀的雜事。智者大師提出四個要點:
一.息治生緣務。出家眾不須為生活而創立事業,但是在家眾必須有工作維持一家生計,只是太繁忙的生計,會障礙止觀修習。在家眾必須利用休息時間學習佛法,最好在忙完家計後,能安排一點時間給自己用來修止觀。
二.息人間緣務。要推掉不必要的應酬。要避免無意義的打電話聊天、攀緣交際、上網漫遊。
三.息工巧技術緣務。除了在家眾是為了生活而有的事業,不需要刻意去學專精的藝術、醫學、相卜、武術等等。這類工藝,日新月異,盡其一生也無法探其窮盡。世間生命很短促,要懂得把珍貴生命專精於佛道,否則一旦命終,這些世間專精都隨著色身化為塵埃,無助於解脫道。
四.息學問緣務。為了學問而作學問,若不是求得名利虛榮,也是為了滿足自心的欲望,皆是有違止觀修証。
第五緣親近善知識。
善知識有三種:
一者外護善知識。能幫助你在物質、環境上安穩無憂而修道者。
二者同行善知識。即是同參道友,所學的法,若是不經過互相討論,會孤陋寡聞。同參的功能除了能互相鼓勵、激勵,也能從討論中互相學習增益。
三者教授善知識。教授善知識有教授方便,尤其是在止觀過程的明辯上,「欲知山上路,當問過來人」,有善知識敦勵,比較不會走冤枉路;修証過程上,有無教授善知識很是緊要。
第二章 呵五欲
所謂「呵欲」是深知它的過患,就不會想親近它,會遠離它。五欲:即是色、聲、香、味、觸等五欲。
一者呵色欲。色欲的染著有無情與有情二方面。有情的染著在於迷戀著男女的姿色,俊男美女是世間人所夢寐以求,很難呵離。無情的色欲,比如熱衷於世間藝術,像收藏名畫、鑽石;或者喜愛特有的山川景物。
二者呵聲欲。聲欲也分有情與無情二方面。迷戀男女情歌、甜言蜜語、嬌聲艷語種種令人歡樂的聲音,皆是屬於有情的聲欲。無情的聲欲,如響往於樂器的美妙,如鋼琴、琵琶、鼓、二胡、名笛等等。音樂有舒解壓力的功用,若是把一生的時間,用來到處傾聽美妙的樂音,就空不出時間來修習佛法。經典啟示說,往昔雪山有五百仙人,被甄陀羅女的美妙歌聲所迷,以致失去禪定,心醉狂亂。
三者呵香欲。香水有除臭的功用,若是迷染香味,當會忘失正觀。現今流行名牌香水,若是追隨流行,心就會被香味所迷,引生種種貪欲夢想。
四者呵味欲。味欲是喜歡酸、甜、甘、淡種種味覺。俗諺說:「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心性淡泊無貪求,咬菜根能品嚐出特有香味。若是貪染美味,心性就迷失寂靜與覺觀。智者大師引述一則因味覺的染著,所造成的過患:「有一個沙彌,貪著酪味,喪失正念,就在命終後,投生為酪蟲。」現今有人抽煙成隱或酗酒,也是染著在味覺而不能自己。很多眾生甚至為了滿足口味,因而捕殺野生動物,造下了無邊罪業。
五者呵觸欲。身根相觸,染愛柔軟、細滑,寒時喜暖、熱時喜涼。欲界眾生必然無始以來即染著於身根相觸的樂受,才會投生於欲界。觸受的習性至為難斷,過患也深廣,古今不知多少男女,為了滿足觸樂之受,不擇手段,結下無邊的恩怨情仇,即是觸欲帶來的過患。
智者大師略說五欲的過患如下:
一者。得之轉劇,如火益薪,其燄轉熾。眾生在貪染的習性下,心會永不厭足,越陷越深,不但會磨掉了心志,甚至傷軀損命。
二者。五欲無樂,如狗嚙枯骨。追逐五欲,雖然能享有一時的快樂,但是世間的五欲快樂,只會消耗福報,對止息輪迴並沒有益處,猶如狗嚙枯骨,對止餓一點幫助也沒有。
三者。五欲猶如鳥競肉。所謂「鳥為食亡」,鳥會為了滿足飲食而互殘殺。
四者。五欲逆風之火。嗜欲者,猶如在逆風中執著火把,自己反而被燒傷;被五欲所困時,就成為欲望的奴隸,受無量諸苦。
五者。五欲如踐蛇。染著五欲猶如用腳去踩毒蛇,會被咬傷而毒發死亡。
六者。五欲如一把無名火,會焚燒整個功德林。
七者。五欲乃緣生緣滅。五欲的享樂,只是短暫一時之樂,如夢如幻,也如天空上的彩虹,雨過天晴後,覓無踨跡。
貪著五欲是生死的根本,若是不能呵責五欲,發起志心出離,就不可能成就止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