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從「死亡過程」看修行

從「死亡過程」看修行 摘自《瑜伽師地論》 人們走向死亡的方式有很多,死亡的過程又是如何?《瑜伽師地論》在這方面有詳述。 一『死亡的種類』 『云何死?謂由壽量極故而便致死;此複三種:謂壽盡故、福盡故、不避不平等故。當知亦是時非時死,或由善心或不善心或無記心。』 死亡的情形,基本上有三種:壽盡死、福盡死、不避不平等死。這當中又分「時死」與「非時死」;以及「善心死」、「不善心死」、「無記死」。 所謂「壽盡死」,是依於過去世的善惡業所感得的果報,有的壽命長,有的壽命短,名為「壽盡死」,也名為「時死」。不是依業果報盡而死者,名為「非時死」。 「福盡死」,是指福報已享盡了,生存的資糧無法滿足而死亡,比如貧困造成而凍死或餓死,或有病沒錢看醫生,以致病死。 「不避不平等死」指不是業力所造造成,本來應該可以避免,卻因為貪執而沒有去避免,以致喪命。共舉列了九種會減損壽命的情形: 一.食無度量。吃食物沒有定時定量,暴飲暴食,也同時快速消損了福報。 二.食所不宜。吃到不是健康的食物而死,比如吃到有毒的植物,或食物已受到污染,比如農藥污染、致癌物。 三.不消複食。胃腸還未消化又一直吃,或所吃的食物不好消化,造成胃腸疾病死亡。 四.生而不吐。「生」當指食物未煮熟,或飲不淨生水而引生疾病。 五.熟而持之。「熟」是指過期食物,已延生有害的黴菌,造成食物中毒。 六.不近醫藥。有病不求醫,或迷信偏方,造成延誤病情。 七.不知於己若損若益。這是來自於無知的愚癡,比如無知的自殺。 八.非時行非梵行。在饑餓或剛吃飽,或生病時,不知道要息欲調理色身,勞動過度,或為了滿足欲望,過度縱欲而死。 九.非量行非梵行。比如過度染著貪欲而死,是非量;「非梵行」是不遵守常理、常識造成死亡,比如暴飲暴食或不守交通規則造成車禍。 『雲何善心死?猶如一人將命終時,自憶先時所習善法,或複由他令彼憶念;由此因緣,爾時信等善法現行於心,乃至麁想現行,若細想行時,善心即舍,唯住無記心,所以者何?彼于爾時,于曾習善亦不能憶,他亦不能令彼憶念。』 所謂「善死」。猶如有一個人,將要命終時,自己憶念過去所修習的善法,比如參與法會或對三寶的佈施;或發願持戒等等,或者經善知識開示,在臨終前憶念起過去的「善法」。在臨終時,最初「善心」的情境會很明顯深刻;接下來,由於四大開始分離,「善心」的情境會漸漸細微,直至舍去而成為「無記心」。為什麼會成為「無記心」呢?也是因為四大分離的關係,一切識心會因此與色身分離所致。這種在臨終前,最終的心念屬於「善心」狀態,名為「善心死」。 「不善心死」與「善心死」正好相反,臨終心念是依于時常所造作的「不善心」而死亡,比如以殺豬、殺雞為業者,或者時常偷盜、邪淫者,一心想滿足自我的欲望的時候,心力會特別強大,因為在偷盜或邪淫時,為了防範他人,心念會特別深刻,形成了強而有力的業力。就會在臨終時,顯現這股強大的憶念心。或者放不下心中「瞋恨」,時時提起來煩惱,也一樣在加深憶念力,成為臨終的牽引力量。「不善心死」在命終前的心行也與「善心死」一樣,由顯明的心行,漸漸依於四大分離而成「無記」。當識心分離後,接著會投生於「不善趣」。 「善心死」時,心中無有恐懼,雖然不免有四大分離的苦受,但是心中尚能夠安祥而離世,不致於有很痛苦的逼迫。臨終時,所見的情境,也會是美景,比如見到天界的莊嚴宮殿,會滿心微笑與喜樂。 「不善心死」的人,在臨終時,他的心會很苦惱,識心要離身時,會有非常難受的痛苦;臨終所見的情景,也非常恐怖;若是作大惡業,就會現出地獄景象,令他恐懼萬分。 所謂「無記心死」,是指那個人在世時,沒有特別要行善的心念,沒有特別要為惡的心念。在臨終時,沒有特別善惡的深刻心念,也沒有人幫他提醒要提起善心。死亡的過程,會隨著所作的業而流轉。識心離身時,雖然沒有安樂的景象,也不會有現出地獄恐怖景象。 我們凡夫在世時,都不免同時會有某些「善業」與「不善業」,比如他會孝順父母,幫助家人、同事;也會有自身本有的「貪瞋」習性就會在關係到自己的利害時,造下「不善業」,比如喜歡吃肉食而殺生,或者一時愚昧而說謊、盜取等等。這些「善業、惡業」的力量,都會在臨終前顯現出來。臨終最後的「心所」,若是沒有旁人幫他提醒生起善心,就會依于「最強」的習性顯現出那個心所來,會只偏記所現的業習心所。 在臨終前所顯現的果報景象,完全是依于平時所作的「善與不善業」來顯現。如果是依於「不善業果」,所顯現的果報就會是令人恐怖,會猶如在夢中見到千奇百怪的厭惡景象。世尊在這方面有開示說:「眾生過去世有作『不善業』時,今生會再依於過去的「不善業」習性,引生不善業心行,以致今生又會造作「不善業」;「不善業」的習性會越來越強時,就會在臨終時顯現「不善業果」。當他的識心要離開色身前,所見的景象,會猶如午後黃昏影射出來的山峰景象,隨著夕陽西下,景象也隨之越來越暗。趣暗的情形,隨著「下品惡業、中品惡業、上品惡業」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惡業越重,所見的景象就越來越暗。 如果那個人過去世雖然有作「不善業」,但是今生獲得善法因緣,懺悔改過,扭轉惡業習性,也致力修習「善法」,能這樣的話,在臨終時所見的景象就與「不善法」相反,最初雖然會見到黃昏的昏暗相,但是依於「善業果」的果報,景象會猶如太陽東升,越來越明,由暗轉明。 在「不善業果」中所現的恐怖相差別中,若是造下重大罪業,形成「上品不善業」,所現的恐怖相,會令他恐怖到滿身流汗,兩手在虛中不停的亂抓,兩腳亂踢掙劄,眼睛會向上翻,口中會不斷的吐沫。若是所造的是「中品不善心」,所現的恐怖相就只會有一部分,沒有那麼嚴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