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7日 星期四

偶思「禪淨」之「所緣境」差別

偶思「所緣境」差別 眾生心念如猿猴,神識飛揚,無以安止。「法門」行持之初,為了令心安止,就必須緣於「所緣境」,不再攀緣外境,由此來淨化「妄想習性」,增長「定心觀察力」。 「念佛法門」多以「持佛名號」為「所緣境」。最初把「心」緣住在「佛號」的「聲相」上。比如「阿彌陀佛」四個聲音,聽得明明白白,心即安住於「佛號」上相續不斷。「觀像念佛」則以「佛像」作為「所緣境」。 由「繫緣」令粗分「攀緣妄想」息下後,所緣的「佛號」漸漸的只要輕輕一提,就能綿綿相續。此時「佛號」就可以改為「心念心聽」,口中沒有出聲念,但是心內的「佛號聲相」依然瀝瀝清明,「念佛心」隨之越加清明。 《觀佛三昧經》明述了「觀像」的修習方便:最初先睜眼細看所要觀的「佛像」,看清楚後,再閉眼令「佛像」清明顯現。若觀不清楚,就再睜眼看,然後再閉眼觀察,如是不斷的反復修習,直至睜眼、閉眼都能令「佛像」猶如在眼前,「念佛心」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禪門」所依持的「所緣境」,乃在明覺在「心性本然清淨」。只是此「清淨心」乃無形無色,必須具備「般若智」方能「住心取境」,當非「神識飛揚」的「初學者」所能成辦。禪修最初,只能以「安般禪、動中禪」或「看話頭、參公案」來緣取「所緣境」,令心專注,破除「無明妄識」,開啟「般若慧」後,方能在「心性本然清淨」中任運無住。少了「參公案」這類次第,「心念」就不免被「妄識」紛擾,所言「心性本然清淨」就不免滯在「作意理解」的推論中。 現今「南北傳」教授禪法,多以「安般禪」與「參公案」來因應現今眾生根器。「安般禪」即是「觀呼吸」,以「呼吸」為「所緣境」。「參公案」者,如參「念佛者是誰?」以「念佛者是誰?」作為「所緣境」。「所緣境」必須不忘不失,雖然參的當中,念頭會來來去去的尋伺,但是「公案」依然不忘不失,綿綿相續。「疑情」所以能綿綿相續,在於「無明妄識」已漸被「正念正知力」消融,猶如「陽光」漸強,「黑暗」漸消,「智光」當會會由此漸漸開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