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6日 星期三

解縛『根塵膠黏』

解縛『根塵膠黏』 我們眾生「六根」,慣性攀緣外境,追逐欲樂,想聽美音、看美色、嚐美味,根塵膠黏,一刻也不離。在「憎愛」分別下,就現起「貪瞋」種種煩惱,一世又一世的輪迴不息,觀察不到所追逐的「六塵」都是生滅的幻相。「解脫六根的膠黏」是解脫必經的過程。比如「禪行者」參公案,參到如痴如醉,「六根」已不膠黏外境了。 「心」要能夠不起染污識心,最初就得明見「外境」乃無常,以及所現起的「識心」乃緣生無性,方能轉識為智。比如我們必須吃飯、穿衣,覺知所接觸的外境,都是因緣所生、無常;以及所感受「美味、冷暖」識心,皆無常無我,有此「般若」,才能不會對境起染識。 閒暇時,當息下對外境攀緣心,靜心內觀,淨化粗份的「根塵膠黏」,是淨化「攀緣習性」的最初方便。「內觀」行持上,不論參禪、念佛,或「觀呼吸」,只要專注於「所緣境」,「眼耳鼻舌身意」就攝心歸一,就會脫離「六根、六塵」的膠黏。此「一心」,尚是有為的「意識心」,當進一步,從「攝心歸一」明覺此「一心」乃緣生而有,「此一心」只是比較微細的「意根黏膠法塵」。 《楞嚴經》中世尊有為我們「直指」膠黏狀態。『即時如來勅羅睺羅擊鍾一聲,問阿難言:汝今聞不?』大眾都說「有聽到」。當沒聲音時,佛問大眾有聽到聲音嗎?大眾說「沒有聽到」。其實,我們都可以聽到「無聲」,不然怎麼知道「無聲」?那個知道「無聲」者,是誰?即使是「聽障者」也能清明的聽到「無聲」。亦即「覺性」的「靈光」並不會隨著「聲塵」生滅而生滅,恆覺不昧。只因眾生「慣性黏膠根塵」,所以「靈光」隱覆而昏暗,沒有「聲音」就昏暗不覺。當再敲鐘時,大眾依然可以聽到聲音,顯示眾生的「覺性」不昧,不因塵境消匿而隱昧。 禪宗有個公案,百丈禪師參學馬袓禪師時,有一次兩人同行,聽到野鴨子的叫聲,馬祖禪師當下抓住機緣,問說「在那兒?」,百丈禪師說:「飛過去了!」馬祖禪師立即用力扭百丈禪師的鼻頭,讓百丈禪師痛得叫出聲。馬祖禪師於是輕輕的說:「明明還在這兒,那有飛過去?」令百丈禪師當下有所「省悟」。這則禪門公案,同於世尊用「耳根」對「聲塵」狀態,【直指】「根塵膠黏」,令靈光現前。 我們明白了「根塵膠黏」的道理,但是在生活上的「順逆境」中,「攀緣習性」體讓人身不由己的膠黏,而且堅固難拔。世尊開示了如何銷落「根塵膠黏」的「修証要領」:『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塵根、識心應時銷落。』 「棄生滅」在當今的行持中,比如「觀呼吸」,「覺知」呼吸長、呼吸短,「呼吸」不斷的過去,「覺性」則不隨「呼吸」生滅。或者「念佛者」,「佛號」一句一句的念過去,不執取「佛號」即「棄生滅」;「念佛心」不隨「佛號」生滅,明明歷歷,即是「守真常」。 禪宗的參公案」,當「疑情」現前,丟也丟不掉,更為殊勝,「常心」綿綿不斷。由此方向精進不歇,「常光」漸啟,「根塵膠黏」漸落,直至「常光」現前。 我們眾生所以還未能「塵根識心銷落」,在於「守真常」的「止觀力量」不足,心念慣性膠黏塵境,常起「妄想心」,未能在「行門」上「一心精進」,以致「常光」無以相續無間,「根塵」難以銷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