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3日 星期一
《人生》感悟 ()
偶思《人生所為何事?》
憨山大師的一首偈:『生前枉費心萬千,死後空持手一雙;悲歡離合朝朝鬧,富貴窮通日日忙;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年渾身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很生動的描述「人生」。
人們一出生,為了生存、欲望滿足,終其一生都在忙碌不停。童年時,忙著遊戲;上學時,忙著課業、考試;畢業後,忙著工作;成家後,忙著家庭、親子和樂。直至老來病痛,已來到人生終點。何況人人未必都能這樣安穩過一生,若生來有痼疾,或中年失業,或小孩不學好,或意外傷殘,就一生活在困苦中。
即使一生平安,又能擁有高官、財富、地位,也只是過去世所帶來的福業,來生也跳不出「業報」輪迴。那麼,人的一生,所為是何事呢?誠是所謂『人生好似採花蜂,採得百花成蜜後,到老辛苦一場空。』
學佛的可貴,在於看清世間「欲樂、名利」無常,不值得追求。如《法華經》:『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因此,「學佛者」忙著勤修「戒定慧」,忙著禪觀也培福,忙著出離輪迴,成就佛道大業。
「世間人」與「學佛人」都同樣在「忙」,所差別的是「世間人」在追逐「自我」,忙著念念如何「滿足擁有」,迷在輪迴中無以出離。「學佛者」則是忙著念念「正念正知」,淨化無明,泯息「自我」盲執,解脫世間無知的迷惘。同樣的一生,不同的歸向。
宗門的一切行門方便,皆在念念「正念正知」所修習的「行門」。「行門」乃依於眾生根機與因緣而有千差萬別,或以「無念」為宗,或「觀心無常」等等。當中最方便、直捷,莫過於「念佛」了。「佛號」不論出聲或默念,口念心聽,句否入心,即念念「正念正知」,當下即念念在「轉識成智」,淨化無明,邁向「正覺」;是以,聲聲佛號,念念法喜充滿,當非世間「欲樂心」所能領會。
世事由來無常,此是人生常相
縱然富貴加身,百年萬事皆休
昔日歡樂,何似黃梁一夢
點燃佛燈一盞
一心繫念「佛、法、僧」
念念照亮人生歸向
【世間假有】
對我們凡夫來說,世間是不能否定的「真有」,感覺不到「世間假有」,比如「錢」,有錢才能買東西。又如世間有苦有樂,有富貴貧賤,在在不可否認。佛法為什麼說「世間假有」?指世間一切存在的現象,剎那都在變異,找不到不變的真實性,比如青春產會隨著時間而老化,只是暫時的存在,並沒有否定生起的現象,稱它為「假有、苑然有」,。
世間既只是苑然有,就不會永恆的存在。就像回想童年至今,已白髮蒼蒼,自知將會老死。再回頭想想過去的祖先,於今何在?每個人在這世間,只是時間的「過客」,終如「黃梁一夢」。有了「世間假有」的般若,才不會把一生浪費在追逐虛幻的人生。
「假有」不同於「假的」,「假的」沒有真實作用;「假有」則有它的實察作用,比如「手機」是因緣所生「假有」。但是「手機」可以用來買東西、報案、求救等等,有著實實在在的功能。又如「寺院」,雖是因緣所生,卻能讓人們的心靈找到生命意義等等;「佛國淨土」也如是「因緣有」,但是能令眾生成就佛道。
「心性」則非因緣所生,所以不是「假有」。比如喝一杯茶的感受,是「假有」,當喝完再去吃水果時,之前喝茶的感覺,已緣盡而滅了。但是再去品嚐水果時,「識心」又現起了,並沒有隨著「喝茶」的覺受消失。亦即,「根塵識心」有生滅,而本具「心性」如如不生滅。
【虛妄分別】
即使是談生活也不離佛法。至於下雨要撐雨傘,餓了會覓食,這是世間生活上的需要,也是人性「離苦得樂」的本能,否則色身就無法生存,就無法修行。佛法不離「世間覺」,就如佛陀也說「世間說有,我也說有」,所不同的,世間不了無常,不知所追逐的「欲望擁有」,到頭來如夢中事,所以名為「虛妄」,我們眾生迷在生活中的分別,都成了虛妄分別。佛法乃「出世間智慧」,在世間分別中,明了世間的一切喝茶穿衣,只是因緣有,緣生緣滅,有著不被世間所轉的見地智慧;在生活中的平常心,明覺本具不生滅的心性。
《快樂的本質》
當人們聚餐品嚐美食、唱歌跳舞時,感覺多麼真實,那會感受到世間假有,人生如夢?滿心期望這「真實的感受」能永遠在,不知有多好?也會深深執著世間有很多快樂值得追求。在這「執取心」下,若說「人生如夢」,反而令人覺得「不真實」。很難接受《妙法蓮華經》所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世間快樂」或可從兩方面來看:
一者把「身心煩惱」減輕或排除說為「快樂」。比如「飢餓」獲得飽食說為快樂;或者排除心中的「空虛感」,比如去唱歌、跳舞。然而,這樣的「快樂」事實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在「減苦受」。也像是遺失心愛的東西會懊惱不已,當找回來時,就很快樂。但是找回來時,自身又沒增加什麼,卻有「快樂」?
何況世間的「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苦、五陰熾盛苦」如影隨形跟著我們,想排除也排除不了,注定跟隨一生。「永恆的快樂」何能存在於世間?在這「苦多樂少」的世間,「世人」不知要追尋「離苦之道」,卻一心在追逐虛妄的「欲樂」,佛陀說為「顛倒」。
二者把「欲望的擁有或滿足」說為快樂。比如擁有新車、享有美食,乃至成就了「企業家、運動家、藝術家」等等名位,都會帶來快樂。只是這些「世間快樂」都架構在「福報」的條件上,一旦「福報」享盡,「快樂」就瓦解了,隨之而來的是「失去」的落漠感,以及「求不得苦」。
世尊為了拔除眾生苦,說「法樂、極樂」才能趣向究竟無苦。無非要我們覺悟「世間快樂」乃「空、苦、無常、無我」,緣生緣滅,唯是虛幻,令心返照本具「清淨自在」的妙樂。
《生命足跡》
憨山大師的一首偈:『生前枉費心萬千,死後空持手一雙;悲歡離合朝朝鬧,富貴窮通日日忙;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年渾身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很生動的描述「人生的歸向」。
『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人們在夢中,感覺很真實,醒來方知是夢。然而,醒來難道就不在夢中嗎?只要還執著「世間實有」,就一樣如在夢中。眾生「心念」不是回憶過去,就是期盼未來,又做不到「無住於當下」,以致身不由己的緊緊執著今生的「擁有」。窮其一生,就像在「握冰」,握到最後,雙手空空,只留下冰涼的感覺與回憶。回首一生,猶似「如夢如幻」。
「人生」也猶如一場「聚會」,親朋相聚一場,談天說地,有說不盡的悲歡離合。人人都有一段曲,也無能代替;曲終時,人人各奔東西。一場聚會下來,只是一生的點滴。然而,整個人生,對自「心」而言,何嚐不也猶如「心海」中的一場聚會。
人生不論有多大的功業,在生命的無盡洪流中,渺小到不及恆河中的一粒沙,何況生命無止息的邁向無際的未來。「人生足跡」,也就像蘇東坡的一首詩:『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 』一生的足跡,恰似飛鴻在路途中留下「足印」,很快就會繼續的再飛行,隨著業力奔流不息。
人們隨「業力」投生於娑婆世界,無非是因果業牽,酬賞舊業,該還的總得面對,逃也逃不掉。所幸,無始以來的「善惡業」,唯是因緣所生,空無自性。如虛空中的風聲、雨聲、雷聲---,在無盡的雜聲中,緣生緣滅,而虛空不動。
生命的旅程,無法回頭,也不需要再回頭望,也不要期望未來;唯是般若朗照於當下,自淨其意,更發無上心;則,一切「善惡業」,都會是成就「福慧圓滿」的助緣,創造人生的意義。世間雖然如幻,卻是殊勝的菩提道場。
一【生命思考】
我剛學佛時,善知識要我把經典都放下,先好好「思考人生」,說這是一門很深的工夫。後來才感受到世人很少會去深思「生命意義」,多是繫念「家庭、事業」,「人生方向」也就跳不出世間。若要深思「我的生命意義在那?」、「我的人生要追求什麼?」、「死歸何處?」,只要一深思,就會疑竇叢生,茫茫不知所以。佛法是用來解決這些問題,有這樣的思惟,所學的佛法就不致於偏離生活,不致於佛法與生活成了平行線,生活是生活,佛法是佛法。
沒有人生方向,生命的前程,隨「業」流轉,前程茫茫然。想要明了自己的生命方向,可以觀察平時的心念在想那些事?比如心繫唱歌、跳舞?或是當志工服務人群?或親近三寶,禪修、念佛?就能大略了知自己的人生方向。
只要年過六十,多少都會感觸「人生苦多樂少」;一路走來,身旁親友也隨之一個個離去,心中有多少「委曲、苦悶」,都只能自我承受,他人難以身感同受。「委曲苦悶」若放不下,「苦」就纏得更緊,越執越苦。「佛法」告訴我們若要解脫苦的纏綿,必須有「禪定」來看清楚「放不下那個執念」。執念的放下,必須以「般若慧」來明白所執念的「事物」乃無常性,又能時時去感受事物的「無常性」,當會隨著時間長流而漸漸淡化「執念」的苦受,撫平傷痕。再回首過去的愛恨情仇、繁華榮枯,都會惶如昨夢。世間萬物時時在演示「無常」,若能時時靜觀,放下執念的糾結,當會漸漸走向豁達。
世間的因果業報,都是自心所作。『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有了這樣的「人生知見」,才能放下「無知的追求」。放下,我們並沒有失去什麼,也不會失去什麼,當下所呈現的則是「輕安妙有」。若是放不下,執到人生最後,也只是空、苦、無常。人生的一切擁有,都是有因有緣的呈現;當緣盡時,就如波浪滅去,回歸大海,大海不增一分,不減一分。
學佛的人,最慶幸,也最幸福;有著「佛法」明燈,引導「人生路」,讓未來的生命解脫的「輪迴苦」,走向永恆的光明與安祥。
〈普賢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 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當勤精進,如救頭燃, 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業報差別】
《三世因果經》:「欲知過去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事,今生作者是。」誠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
心中無論有多少「委曲、苦悶」,都只能自我承受,無人替代你。是故有說:「佛非手洗眾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將己德移於餘,唯是說法令解脫。」
「善惡業報」無非自心所造,業力要轉化,只能從心轉
轉「貪」為「施」、轉「忌妒」為「隨喜」、轉「懈怠」為「精進」
「業力」的洪流,方能隨心轉變。
而非求於佛菩薩消除我們的罪業
佛菩薩只能引導眾生開啟智慧,生起信心,止惡向善,轉化自心業力。
《暮年》
人生到了晚年,老病到來。任你千呼萬呼,「好漢當年勇」已是「過雨雲煙」。
想到「親離死別」,不免心酸;想到「死歸何處?」更是惶恐不安。
子曰:『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踰矩。』
四十歲,理應明瞭世間待人處事,不再困惑。世人則是深陷複雜的人事交際中,一身煩惱。
五十知天命,能從待人處事中,觀照到事物的前因後果、觀察到社會時勢走向,在複雜的人際互動中,安身立命。世人則是跳不出欲望的洪流,隨業漂流。
六十耳順,了悟世間人情世故,任何批評、毀謗,仰或讚美的話,已能不動心。過了七十,所言所行,都能合乎大道、真理,能以高超的智慧利益他人,引導世人走向光的生命方向。
【喚醒苦海夢中人】
「晨鐘一響,敲醒世間紅塵客;暮鼓三通,喚回苦海夢中人。」
眾生在「業力」牽引下,為了生活,日日汲汲營生,如是茫然過一生。欲逆轉「業力洪流」,當覺悟世間「空、苦、無常」的本質,放下愛渴的迷執。
一心皈依三寶,不論禪淨密,以至誠的信心行持;在三寶的指引下前行,方能中流砥砫,轉世間「染業」為「淨業」。
世事由來無常,此是人生常相
縱然富貴加身,百年萬事皆休
昔日歡樂,何似黃梁一夢
點燃佛燈一盞
照亮生命歸路
歸向菩提覺海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