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6日 星期日
《九住心》
《九住心》
「九住心」是成就「三昧」的過程,通「世間與出世間」。不論禪、淨、密,在「行門」的「所緣境」都能代入,比如「觀呼吸」的「呼吸」、「念佛人」的「欣願心」等等。由此來檢視「成就三昧」的過程。
《瑜伽師地論》:『云何名為九種心住?謂有比丘,令心內住、續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寂靜、專注一趣,以及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
一內住。《瑜伽師地論》:『云何內住。謂從外一切所緣境界,攝錄其心繫在於內,令不散亂。此則最初繫縛其心,令住於內不外散亂,故名內住。』
二.續住(等住)。《瑜伽師地論》說:『云何等住。謂即最初所繫縛心,其性粗動,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於此所緣境界,以相續方便、澄淨方便,挫令微細遍攝令住,故名等住。』
聽聞「淨土法門」的殊勝處,才會生起「求生的欣願心」。內心感觸到所發起的「欣願心」時,名「內住」。「內住」階段,「欣願心」很容易忘失,必須時時提起所聽聞的法諦,讓「欣願心」相續增長,名「續住」。
「內住、續住」的階段,必須時時提起來思惟所聽聞的法義,乃依於「聽聞力與思惟力」所成辦。「內住、續住」的「欣願心」還很生疏,心念向外境的「攀緣習性」又非常強大,必須時時提起來,才能緣住「欣願心」,「作意」也就必須強而有力,「內住、續住」的階段都必須依於「力勵運轉作意」。
三、安住。《瑜伽師地論》說:『云何安住?謂若此心雖復如是內住、等住,然由失念於外散亂,復還攝錄安置內境,故名安住。』
四、近住。『云何近住。謂彼先應如是如是親近念住,由此念故,數數作意,內住其心,不令此心遠住於外,故名近住。』
「內住與續住」總是被「攀緣心」所困擾,必須時時提起所緣的「欣願心」,念頭也就斷斷續續,來來回回。直到「定心」能攝心安住時,即是「安住」。
「安住」與「近住」的作意,乃從「思惟力」轉入「憶念力」來成辦。「近住心」由「安住心」的「法喜」中發起信心,所以「近住心」的「憶念力」比之於「安住心」更加輕鬆寬坦;輕輕提起,就能緣住「所緣境」的「欣願心」,綿綿相續。
「安住」與「近住」也就由「有力勵運轉作意」轉為「有間缺運轉作意」。在「念頭」上,由「尋」而「伺」,由粗漸細。「安住」、「近住」,乃至「調順」、「寂靜」、「最寂靜」都屬於「有間缺運轉作意」,所差別的是「定心」越來越綿密,越來越相續不斷。
五、調順。《瑜伽師地論》說:『云何調順?謂種種相令心散亂,所謂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相故;彼先應取彼諸相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調順。』
我們的心念所以無法「念住」於「所緣境」,無非在於攀緣「世間五欲」中的「色聲香味觸法」。「調順與寂靜」即是【正知】世間色聲香味觸相,及貪瞋癡男女等相的煩惱與過患;同時正知「禪定與無漏慧」的殊勝,由此「正知力」來調順心念,故名為「調順」。
六、寂靜。《瑜伽師地論》說:『云何寂靜?謂有種種欲恚害等諸惡尋思,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故彼先應取彼諸法為過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於諸尋思及隨煩惱,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靜。』
「調順」先著重於息下外境的攀緣。「寂靜」則是【正知】內心各種貪、怨、恨、害、諂、憍、嫉,慳等等過患;並且正知過患而伏下「隨煩惱」,令心漸趨寂靜不流散。
七、最寂靜。《瑜伽師地論》說:『云何名為最極寂靜?謂失念故,即彼二種暫現行時,,隨所生起諸惡尋思及隨煩惱能不忍受,尋即斷滅除遣變吐,是故名為最極寂靜。』
「即彼二種」是指「攀緣習性」與「隨煩惱」,這兩種現行都必須依於「精進力」將其伏下,名為「最極寂靜」。
「調順與寂靜」在貪欲與煩惱現前時,要先忍受,接著才伏下煩惱。到了「最寂靜」時,已能在煩惱現起當下,依於【精進力】隨觀隨止。「最極寂靜」與「專注一趣」都必須依於「無間精進」來成辦。
八、專注一趣。《瑜伽師地論》說:『云何名為專注一趣?謂有加行有功用,無缺無間三摩地相續而住,是故名為專注一趣。』在「精進心」下,「所緣境」已不受貪欲與各煩惱的擾動,能夠無間相續,專一不散亂了。「專注一趣」也就由「有間缺運轉作意」轉入「無間缺運轉作意」。
九、等持。『云何等持。謂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得無加行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散亂轉,故名等持。』「等持」乃由「串習力」成就隨心任運;「作意」上由「串習力」成辦「無功用運轉作意」。
「九住心」是成就「三昧」,以及「定心由粗漸細」的路標。「作意」上,也隨之由粗漸細,由「力勵運轉作意」、「有間缺運轉作意」、「無間缺運轉作意」,直至「無功用運轉作意」。在「精進」的深化上,也是「由淺而深」,由先依「聽聞力」、「思惟力」,再依「憶念力」、「正知力」、「精進力」、「串習力」漸次成辦。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