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8日 星期二
《悟了還同未悟時,不是舊時行履處》
古德說:『悟了還同未悟時,不是舊時行履處。』從語義來看,「開悟者」的外表,不會因為開悟而有什麼明顯改變,一樣「渴了喝茶,餓了吃飯」;一樣會生病,會老死。「未悟時」像是迷失方向,心中會迷惘、恐慌;悟後,只是明了人生真相,但是外在環境,跟「悟前」並沒有兩樣,只是「生命智慧」已不同了。
悟了佛法的真理,「生命觀」或「行為」會因為「開悟」而有所不同,雖然一樣穿衣、吃飯,但是「觀念與心態」會不一樣。就如証悟「無我」的初果聖人,不會再執著五蘊身為「自我」。表現在「行為與人生觀」上,自然會與「未証悟者」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未証悟者」會執五蘊身心為「我」,不免會緊執「我所愛」,害怕失去「所擁有」,更害怕「死亡」。証悟「無我者」,已止息這方面的害怕不安。尤其遇到「利害關係」或「危難」時,「悟與未悟」在「心態」上,會顯出明顯差別。即使只是解悟「色身無常會老死,心性則是不生不滅」,在「生命智慧」上多少也會有所不同。當他再回頭看「死亡」時,至少會發現不同於過去那麼恐慌了。
古德說:『悟了還同未悟時,不是舊時行履處。』眾生的「舊時行履處」多是隨順「貪瞋習性」;悟了後,「貪瞋習性」隨之慢慢改變。從「不是舊時行履處」當能觀察到「所悟」是何事?
2024年5月18日 星期六
《淨穢分別》
《淨穢分別》
「經典」中,古德開悟後,明了「諸法實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後;「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的「分別習性」並不會因此立即消泯,必須從生活中的「六根」觸境來淨除「分別習性」。
眾生「喜香惡臭」,沒有人會想在廁所久待,這是無始以來的「分別習性」使然。古德則會去當清洗廁所的苦行工 作,如妙峰禪師志願當淨頭。除了做他不人喜歡的工 作來鍛鍊心志外,「廁所」也是息滅「淨穢分別」的莊嚴道場。然而,若是沒有生起「布施心」,就忍受不了強烈撲鼻的「臭味」,沒有「不垢不淨的智慧心」,就磨不掉「淨穢分別」。要能在「臭味」中,行「難忍能忍,難行能行」,方能不執其味,直至聞臭而不臭,才能消泯「淨穢分別」的「事証」,非滯於「不垢不淨」的「理地」所能比擬,也非一般凡夫所能堪忍受。誠是所謂「不經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楞嚴經》說:『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塵垢應念銷,成圓明淨妙。』「六根」元由「阿賴耶識」一精明所現,就像皮影戲,人物的動作千變萬化,都是由線牽動。「六根觸六塵」中,只要「一處」還歸心源,不論依於「耳根」的「觀音法門」,或依於「鼻根」息下「淨穢分別」」,六處就會一起息下妄見,所有的前塵污垢,應念銷滅,反歸心源。
《楞嚴經》又說:『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若是尚未經過「事相」上的「逆緣」磨鍊,漸盡泯除;所謂「不分別智」,當是尚偏於「理地」中。
2024年5月14日 星期二
『無常觀』偶思
『無常觀』偶思
「無常」不難理解,比如看到「花開花落」,或者從人身的生長過程中,看到「幼年與老年」的相貌差別,從中知曉「無常」。只要存在的,必定是無常,即使是「鑽石」,也逃不過無常的摧化。
只要年歲大,都會有「蒼海桑田,人事已非」的無常感嘆,但是未必能看透「金錢、名利」是無常,乃至內心的「渴愛」是無常。要深入「無常觀」觀察,就得時時思擇自心有那些執著?比如執愛「親人、名位」。只要覺察到自心的「執愛」,就會發現自心「執無常」為「常」的無知。所以「無常觀」必須時時、處處的「對境周遍尋思、周遍伺察」內心是否有執著「無常為常」,才不會讓「無常觀」滯在「知解」中。
「心念」的跳動非常快速,比如想喝水的「念」,瞬間生起;手拿茶杯、倒水、拿起來喝---,當中的有著無數的念頭在跳動。若沒有穩定的「定心」,是觀察不到這些跳動的「念頭」。由此而知「四念處」的「觀心無常」,必須有穩定的「定心」,才能清明照見「心念」隨著「情境」在剎那遷變,起起滅滅。不同於「花開花落」、「除舊布新」,這種「靜態」事物的觀察。
「無常觀」要親切,就得經過《解深密經》所說,四種毗缽舍那(觀察慧):『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思擇】是觀緣「盡所有性」,比如由「花開花落」、「除舊布新」的無常思擇,挻伸到「窮觀」外在的一切事物的「遷變無常」,乃至「受、想、行、識」的識心無常。「最極思擇」是觀「如所有性」,比如一切現象都有「無常」的共同性。「無常觀」要如是經過「周遍尋思、周遍伺察」,由粗而細,由點成片,方能逐漸親切感受。「無常觀」若是沒有親切感,就得檢視是否忽略了「四種毗缽舍那」的修習。
只要時時從根境相對中「周遍尋思、周遍伺察」現象無常,乃至當下的「覺知、感受」,無不「無常、空」,當會漸漸發現自心過去「執無常為常」的無知,「執心」漸漸瓦解。如是從「如所有性」中,契應無執的「畢竟空」般若。在「畢竟空」的覺照中,歇下執著,不見天地,不見身心,獨存「覺照」。若能進一步,明覺「覺照」亦「緣生而有」,當是趣向「能所雙泯」的「般若實相」。
《心性本來清淨,何以有無明?》(未貼)
從《圓覺經》看《心性本來清淨,何以有無明?》
《楞嚴經》與《圓覺經》有提到這個相關問題。《楞嚴經》中,富樓那尊者問:「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
《圓覺經》中金剛藏菩薩問:「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兩者皆指向「心性本來清淨,何以有無明?」
《圓覺經》答說:『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我們眾生妄執現象為實有,隨著世間生滅而生滅。就像太陽東昇西落、花開花謝,不停的在重覆輪迴。心中的念頭,也念念生滅,相續不斷,想要停止下,也會身不由己的停不下來,就像轉動的眼睛,看澄靜的水,水變成在搖動;在行駛的船上,看靜止的河岸,河岸變成在移動,無法看清「澄靜的湖水」、「靜止的河岸」。
《圓覺經》說:『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還沒斷輪迴生死之無明,就無以體會心性圓滿覺性,也無以理清「心性本來清淨,何以有無明?」。
《圓覺經》又說:『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即使已証阿羅漢境界,灰身滅智,「身心、語言」寂滅,這樣的偏空,依然還沒証到「大涅槃」。何況以「思惟心」來測度如來圓覺境界,那是不可能的事。
「思惟心」來自「六塵妄想緣氣」,都是「六根」觸及「六塵」所現起的「妄想分別」。用「妄想分別」思惟佛的境界,就像有眼病,看見虛空的種種幻相,生起種種幻想,本是虛幻罷了。也像在提問「心性本來清淨,何以有無明?」這樣的發問,只是依於「虛妄心」在推論。這樣的「推論」乃是「世智辯聰」,也是學佛的大障礙;但是眾生就是一時無法跳脫「世智辯聰」的思惟模式。
就「心性本來清淨,何以有無明?」這個「念頭」本身就是「無明」。「無明」沒有最初,所以也名「無始無明」。既然沒有最初,若問「無明」是那時候開始的?不是愚痴嗎?所以《圓覺經》說「不是正問」。
要如何明了「心性本來清淨,何以有無明?」《圓覺經》說:『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要先斷輪迴的因,看清世間「冬去春來」種種生滅輪轉,無非眾生「無明心念」所現;以及心念的生生滅滅,不停的輪轉,心智要能清明不迷惑,不被「生滅現象」所迷惑;猶如在行駛的船上,不再被移動的河岸所迷惑。在日常「行持」上,得觀世間「空、苦、無常、無常」、「緣起實相」,歇下「愛渴」,方能斷「無始輪迴根本」。
若能明見輪迴之因,在於「妄想分別」,當能明了「無明」與「清淨心性」乃同時存在。只是「無明」屬於生滅,「清淨心性」乃不生不滅;當洞見「緣起實相」,淨除「無明」時,即獨顯「清淨心性」。此時,已頓悟「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何來「心性本來清淨,何以有無明」之惑?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