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
「佛弟子」與「社會人士」有何差別?
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
《找心》
2021年12月17日 星期五
「無我」與「真我」
2021年12月9日 星期四
《苦諦》(已刪)
2021年11月29日 星期一
佛陀探病佛弟子
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欲力》
2021年10月12日 星期二
偶談《生氣》
2021年10月10日 星期日
2021年10月1日 星期五
「俗諦」與「真諦」
2021年8月26日 星期四
《欲》的本質
2021年8月22日 星期日
《善根》
2021年7月30日 星期五
《見法即見佛》
有一則故事,世尊到忉利天為母說法,大約娑婆世界三個月的時間才會回來,佛弟子非常的思念佛陀。當佛陀要回來時,大家爭先恐後的要出迎接。
比丘尼中神通第一的蓮花色比丘尼,第一個搶先迎接佛陀。但是佛陀卻說:「第一個迎接我的是須菩提。」
我們娑婆世界都是以「六根對六塵」來了別外境,久而久之,就執著外境為「實有」,而且堅固難破,就如蓮花色比丘尼,以「色身」迎接世尊。世尊在《金剛經》中說:「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否則轉聖輪王也有三十二相,豈不也是「佛」?
佛的三十二相,或者我們現今所見的「莊嚴佛像」,都是在啟發我們對佛法的了解,只是那是佛法的表相,不是佛法真實義,就如《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金剛經》先讓我們明白外在的「三十二相」
乃至「一切相」,皆是虛妄。同時,也為了避免眾生聽了「一切皆是虛妄」就墮在「偏空」中而強調說:「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世間三十二相」雖然是表相,但是有了「即是非相」的般若智,就能從「世間三十二相」明白佛是為了度眾生,才隨世間因緣現其相。也為了別於「世間三十二相」所以強調「是名三十二相」。是要我們不可以否定外在的「三十二相」,只需要以「般若智」來洞見它是因緣有,才能由世間三十二相來張顯佛的大悲心、清淨心性所現。亦即要「不離世間名言」才能証得「諸法實相」。此段話同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要先有「見諸相非相」的般若智,才能「見如來」,而非「斷滅諸相」能見如來。所以《中論》說:「離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若是沒有「世間諸相」,也無緣張顯「第一義諦」。
「見如來即是見佛」,「見佛」也不是有佛相讓你見,而是以「般若智」見諸法實相,也是見到佛的「法身」。同於《大乘緣生稻𦼮喻經》所說:「若見緣生,即是見法;若見法,即見佛」。
當佛陀從忉利天回來,大眾前往迎接時,「須菩提尊者」正在靈鷲山的崛中補縫衣服。然而,尊者明白佛的法身乃無所不在,非世間色身所能迎接。也就以此「般若智」與如來「感應道交」。這也正是《金剛經》所說:「若有善男 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
2021年6月26日 星期六
《朝山》
年少時,就很嚮往中國佛教名山古剎,時時期望著能一睹盧山真面目。直到有了安定的工作後,才能利用假日出遊。除了登上峨嵋、雞足、五台名山外,更走訪了無數古剎。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五台山」,它是「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所共推的名山。由於深印在心,九年後又再重遊五台山。然而,景物雖然依舊,却少了往昔那股莊嚴與法喜。
2007年初上「菩薩頂」時,就在遠處聽到了響亮的誦經聲,到了大雄寶殿,殿外滿滿的「朝山者」,有僧有俗,有人念佛、有人誦經、有人行大禮拜,氣氛非常莊嚴。殿內則有數十位藏傳喇嘛在誦經,宏亮的聲音,響澈殿外。
當時來朝五台山者,絡繹不絕,也常見三步一拜的「苦行僧」。前往「佛母洞」時,必須登上一千七百台階,得有相當體能,途中還能見三步一拜的「朝山僧人」。到了黛螺頂,我們乘覽車上去。在那兒又見到了從山下三步一拜的「朝山僧人」。整個五台山讓我沐浴在三寶的法喜中,感受到修行的堅毅道心。
到了「東台」遇到了「居士朝山團」,老少共八人,他們由甘肅走了兩個多月才走到達東台,「文殊菩薩」在他們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他們整天都在東台行大禮拜,一天下來也得有幾千拜,「虔誠心」令我生起讚歎,也感到慚愧。回台後,他們朝禮的身影,時常浮現在腦海中。
第一次去「遊五台」時,山路崎嶇,一天朝一台,已感到時間不足了。重遊時,道路已建設得很方便;若趕路的話,一天也能走訪五台;然而,朝山的氣息已全然喪失了。許多寺院正大興士木,原來的「石造僧房」已不見了,換來亮麗的建築。或許行程太緊迫,也不見「苦行僧」了,我的心有些落寞。我重遊五台的本意旨在朝禮僧寶,而非欣賞宏偉的寺院。
歷來朝五台的祖德高僧不計其數,我們凡夫即使無法效法他們的道心,也應該深感慚愧而發起敬仰心時時。
(以下摘自網路):(近代高僧虛雲老和尚朝五台)
雲公發願拜五台山,是從普陀山起香,他是四十二歲,原來跟他一起拜的,有五六個人,但後來都退去了。而雲公卻堅持下來。有一次,拜到黃河邊上,剛好下大雪,雲公就被凍僵了,昏過去。這時乞丐文吉來救他,給他喝了一碗粥,他就醒過來。第二次,又是昏過去,還是乞丐文吉來救他。後人說,這個乞丐是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叫做妙吉祥。文吉剛好暗和了這兩個字。
其實,裡面有個對話,就知道文吉真是文殊菩薩。那次文吉用雪煮粥,讓雲公吃了恢復身體。文吉問雲公,你為什麼要拜山,雲公說,自己一出生,母親就去世,父親希望他繼承家業,給他娶了兩房妻子,但他卻跑去出家了。想起來實在不孝。所以就發願拜五台山,來報答父母恩。
文吉又問,你從哪裡來?雲公回答:從普陀山。文吉舀出了一碗雪,問雲公:普陀山有這個不?文公回答:沒有。文吉把碗熱了,變成了水,問雲公:這個是什麼?雲公一時語塞。
這個對話,很精彩,就知道了文吉不是一般的乞丐。這個機鋒,雲公到了五十六歲開悟,他才明白了文吉乞丐當時問他的。
2021年4月17日 星期六
《語言道斷,心行處滅》
我們在待人處事的生活中,必須用語言來互相溝通,「語言」成了心相的表達;久而久之,人們追逐著語言的外相成就。若能擁有「能言善辯」的能力,就能擁有高超的溝通、說服大眾的技巧,不但能成為演說家,或文學家、詩人等等,更能依此帶來豐功偉業,名利雙收。然而,在語言的外相追逐下,反而迷失了心的內在本能。
人的「思想」是由環境與學習的演化而成,成了心的表相;「語言」則是所想、所思的表達。「尋伺」是心念的活動狀態的描述。「尋」是尋找如何來表達話句,「伺」是專注伺察話句內函。「伺」的心相細,必須息下粗分的攀緣「尋相」,才能安住在伺察的細相。心念由粗轉細,由浮動趨於寂靜。
就修行人的內証而言,旨在歇下名言分別,息下「尋伺」心行,直至息言息慮,讓心回到寂靜、純凈、無染的「清凈心」,與世間追逐活用語言的方向完全相反。
「清淨心」本具無量妙用,不需「名言分別」即能了知所現起的心念,就如「聖者」証得「他心通」時,並不需要「世間名言分別」即能了知人們的心行。我們眾生有了「染污心」,才覆蓋了「清淨心」而失去本具妙用,才需要「名言分別」來作為人際互動的工具。如何淨除「染污心」,讓心性恢復本具的妙能,也就成了「修行者」的修証大方向。
淨化「染污心」的方便有多門,有人喜歡修禪定,令「定心」由「尋而伺」、「由伺而無執無住」,這樣的過程,就在息下「名言分別」,趣向心的本來面目。有人喜歡「令心專一」的「誦經、念佛」,念頭由妄念紛飛轉成純淨無雜念,以此歇下染污心,直契所修的宗門。
就「禪」而言,「尋伺」是依境而現,它是因緣所現,自然不是本然的清淨心。「禪」的當下,乃語言道斷,心行處滅;離想離思,離尋離伺,卻不落空無,寂照無間的般若。
2021年3月13日 星期六
《十六觀智》
2021年2月3日 星期三
《所知障》
2021年1月15日 星期五
《夢境》
一.夢境因由:
「夢境」,唯識學稱為「獨頭意識」,是由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所產生的心識活動。比如白天看到優美的風景時,所見所聞的影像存在心田中,到了晚上睡覺時,眼、耳、鼻、舌、身這五根雖然都不再活動,獨留「意識」把過去經驗的情境影射出來,所以稱為「獨頭意識」。就像把拍攝好的影片重新播放出來。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說有五因緣而有夢事:
一由他引。謂若諸天諸仙、神鬼、呪術、藥草、親勝所念及諸聖賢所引故夢。比如佛菩薩以「神通力」入於人的夢中警示、教誡,如「求生極樂的念佛者」能夠預知時至,即是佛菩薩在夢中或定中示現。又如唐朝有一則「黃樑夢」的故事,話說有一位盧生去京城趕考,結果與功名無緣,落榜的心情很悶又喪氣。有一天,旅行到邯鄲時,在旅館遇到了一位老道士呂翁(神仙呂洞賓)。盧生自歎自哎,呂翁便拿出一個枕頭讓他休息,盧生不知不覺的就入于夢鄉。在夢中,盧生的人生一帆風順,不但娶了美麗溫柔的嬌娘,又考上了進士,又順利榮升為當時的財政部長,還被皇帝封為燕國公。不但享盡富貴,所生的五個孩子,個個高官厚祿,兒孫滿堂,享用榮華富貴到80歲才老死;就要斷氣時,盧生才驚醒。醒來一看,呂翁尚在旁邊,所蒸的黃粱飯尚未熟。八十年的歲月,清晰的在眼前,在夢中卻沒有多少時間。
或以咒力摧眠,或服藥物造成心智失常,會現出如夢幻般的景象。
二由曾更。謂先見聞覺知是事,或曾串習種種事業今便夢見。(比如過去受到重傷害或過度驚嚇,造成時時在夢中重現。)
三由當有。謂若將有吉不吉事,法爾夢中先見其相。(未來有福禍發生的事,提前在夢中顯現。)
四由分別謂若思惟希求疑慮即便夢見。(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五由諸病。謂若諸大不調適時便隨所增夢見彼類。(比如嚴重疾病,如消化不良,造成四大不調,或身心過度疲倦。)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說:「問何界趣處有此夢耶?答欲界有夢,非色無色彼無睡故。---聖者中,從預流果乃至阿羅漢獨覺,亦皆有夢,唯除世尊,所以者何?夢似顛倒,佛於一切顛倒習氣,皆已斷盡,故無有夢,如于覺時,心心所法,無顛倒轉,睡時亦爾。」欲界眾生才有夢,色界、無色界眾生不會有夢。欲界中,不只是我門凡夫會有夢,即使是已成就解脫的大阿羅漢也還會有夢,必需要達到斷盡微細無明,才能稱「究竟覺醒,遠離顛倒夢想」。莊子說:「至人無夢」,指的應該這樣的「心識清淨」境界。
二.「夢」與「因果」
我們常說「人生如夢,夢如人生。」但是不能說「人生是夢」。一般夢境,全都是自己的心識所變現,是自己玩弄神識,所以在夢中的一切,不會留下因果業報,夢中殺人了,不會因此下地獄。《善見毗婆沙律》也說一切夢皆性屬「無記」,因而不受果報。
《大般涅槃經》卷七迦葉菩薩問比丘夢行淫犯戒否,佛答「不犯戒」。但是此夢是由「心中有所希求所致」,當醒來後,要反省懺悔。
夢中雖然無立即的因果業報,但是還是有隱性的作用力量,比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說:「有夢中布施作福、受持齋戒;或餘隨一福相續轉。其事云何?彼隨覺時善勝解力,夢中還似彼善事轉。」
比如有人夢中行布施、受戒持齋,醒來後,因為法喜心現前,讓他醒後歡喜布施、受戒持齋。反之,常夢到殺生、偷盜,或恐怖業境,也是反應他內心的「貪瞋痴」,需要加以懺悔警愓。
三.《夢兆》
「夢的因由」既然有「聖賢所引」的夢,就有「夢」的實質意義的一面。比如《阿難七夢經》中阿難尊者在一夜中做了七個恐怖的夢,驚怖得去禀告於佛陀,佛陀一一為阿難解釋,也明示這七個夢境跟阿難無關,而是預示僧團未來的命運。比如「夢日月沒,星宿亦沒。」隱示世尊要般無餘涅槃了。「夢大象棄小象」指正法被破壞,有証得証量的比丘不再被尊重、恭敬,正法漸漸流失。
又如《摩訶摩耶經》中,說佛陀圓寂前,摩訶摩耶夫人夢見須彌山崩塌、四海水枯竭之惡夢。佛弟子七比丘也同樣夢見所坐方石中央破裂、泉水乾竭、地陷、山崩、日月墜落等等恐怖景象,就去問大摩訶迦葉,被認為是佛陀將入滅的徵兆。
《佛說出生菩提心經》也有談到四種善夢得於勝法。「何等為四?所謂於睡眠中夢見蓮華;或見繖蓋;或見月輪;及見佛形。如是見已,應自慶幸我遇勝法。」
所夢見的「夢兆」,如果是夢見到光明、蓮花、日出、月出、宮殿、佛法僧三寶、寶物等等;或嘔吐穢物、排泄不淨,皆是吉相夢,有的是呈閱罪業將消滅,或是修証將有成就之兆。反之,夢見恐怖景相,比如暴風雨、山崩地裂、灰塵蔽月、月墮井中等等,像徵不吉祥。
雖然佛陀也會為佛弟子解夢,但是都是涉及教團大事,或修行上的事,不會為個人的吉兇而解夢。在佛陀教誡中,僧眾不可為人看相、解夢、占卜天文吉兇,否則是違犯戒律。如《長阿含•梵動經》:「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或呪水火,或為鬼呪---,或誦知死生書,或誦夢書,或相手面,或誦天文書,或誦一切音書,沙門瞿曇無如此事。」
四.如何看待「夢境」?
《達摩血脈論》:「初發心人,神識總不定,若夢中頻見異境,輙不用疑,皆是自心起故,不從外來。」夢中的一切相,都是自心所現。不論所夢的境「是吉是兇」,都是心相的影現。即使是在禪觀中現起種種影相,也是自心所現,萬萬不可執著實有,如《楞嚴經》所述之「五十陰之陰境」,世尊教誡我們「不作聖心,是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達摩血脈論》也告誡我們:「夢若見光明出現過於日輪,即餘習頓盡,法界性見,若有此事,即是成道之因,唯自知,不可向人說」
「或靜園林中,行住坐臥,眼見光明,或大或小,莫與人說,亦不得取,亦是自性光明。」
「或夜靜暗中,行住坐臥,眼睹光明,與晝無異,不得怪,並是自心欲明顯。或夜夢中,見星月分明,亦自心諸緣欲息,亦不得向人說。」
「夢若昏昏,猶如陰暗中行,亦是自心煩惱障重,亦自知。」
夢中或禪觀中,若現見吉相,若向人炫耀,就不免現起「我慢心」,墮入《楞嚴經》所說「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至於淨業行人,念佛念到聖境現前,如何分別「魔境或是勝境」?《印光文鈔》談及「魔境勝境之分別,在與經教合不合上分。果是聖境,令人一見,心地直下清淨,了無躁妄取著之心。若是魔境,則見之心便不清淨,便生取著躁妄等心。又佛光雖極明耀,而不耀眼,若光或耀眼,便非真佛。佛現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之理勘,則愈顯。魔現以此理勘,則便隱,此勘驗真偽之大冶洪爐也。」
「勝境現前」必然是自心所現,明明了了。「魔境」是妄心所現,若以「唯心所現」的般若來觀照,「妄境」必然立即消失。就如「白日夢」時,以「正念」覺知是「白日夢」,妄境就隨之消逝了。
所見之境,即使是「勝境」,也要以「正念」來面對它,「不作聖心,是善境界。」令淨念相續不斷。如《印光文鈔》談及:「倘正念佛時,或有忽現佛像及菩薩諸天等像,但心存正念,勿生取著,知所見之像乃唯心所現,雖歷歷明明顯現,實非塊然一物,以心淨故,現此景象,如水清淨,月影便現,毫無奇特,了不生誇張歡喜之心,更加專一其心,認真念佛。能如此者,勿道佛境現有利益,即魔現亦有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