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6日 星期四
《欲》的本質
《情欲》的本質
孔子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生理上的「飲食、男女」是娑婆眾生會有現象,也是輪迴娑婆世界的「正因」。要止息輪迴苦,就得斷除「渴愛」的根結,如古德也說「嗜欲者,天機淺」,「多欲」不只會障道,令身心粗重而多病,更會熾燃「貪欲的習性」,深陷在輪迴的洪流中。
《雜阿含》:『欲,謂五欲功德。何等為五?謂眼識明色,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如是耳、鼻、舌、身識觸,可愛、可意、可念,長養欲樂,是名為欲。然彼非欲,於彼貪著者,是名為欲。』
「五欲功德」是指「五根接觸五塵」,「眼、耳、鼻、舌、身」與外境「色、聲、香、味、觸」能生起欲樂。比如今生能受用美味飲食,或以車代步等等,都是受用於過去所帶來的福德。隨著各人的福報不同,所受用的「五欲」也就不同,所以說是「五欲功德」。「五欲」的受用,並非就是「貪欲」。
「五欲樂」是「心」對塵境喜樂的了別,比如聞到花香,是鼻根的功能,在「五欲」境中生起了愛染才是「貪欲」。因此,「修行」不是棄絕「五欲」的受用,有因緣品嚐一杯好茶,又有何妨?重要的是,有「般若透澈「五欲」的虛妄無性,不執愛於當下,不起「欲望」愛染。
《佛典故事》中,一則佛陀在世時,有一名年少比丘,被「男女欲望習性」困擾不已。在寂靜中時,「愛欲習性」總是會生起,感到十分苦惱。有一天,生起妄想,誤以為切掉自己的性器官,可以要保持清淨戒行,解脫苦惱。當年少比丘拿起刀子,準備動手時,,佛陀忽然走進來為他開示:『這麼做是愚癡的事!欲望的消除,煩惱的解脫,並不是去掉「根境」所能成辦的。煩惱的瓦解,在去看清欲望的「空、苦、無常、無我」的本質,才能放下渴愛的染執,而不是一昧遠離外境。』就如有人誤以為「遠離世間」,就沒有世間煩惱,不知「煩惱」來自於「心」,並非決定於境。如古德說:「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法句經、愛欲品》說:『「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則汝而不有。』明示「貪欲」的現起,乃由「想思」生起。比如第一次吃非常好吃的「美國葡萄」,當下感受「美味」並非「貪欲」。而是吃完還會想吃,再看到它時,激發心理上的想像,接著就有著想吃的衝動,才是「貪欲」。如果能洞見「五欲」的虛妄性,不再繫念,「貪欲」即無由生起。
《雜阿含經》說:『佛告比丘:有八正道,能斷愛欲。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貪欲」的斷除,不是你想斷除就能斷除,必須在生活中行「八正道」,增長「戒定慧」才能逐步淨除。
《楞嚴經》中,阿難尊者被摩登伽女的「幻術」所迷惑,世尊即宣說「楞嚴咒」,令文殊菩薩去帶回來,世尊由此因緣宣說《楞嚴經》,也是一部解脫「情欲的繫縛」的修証經典。
娑婆眾生的「情欲習性」不易斷除,星雲大師說:『在這四果羅漢中,我們先講初果、二果羅漢,他們進入真正的佛道了,他們還會有殺、盜、淫的行為嗎?-----他們有淫欲嗎?一般出家修道者,對欲望有約制的功力,或用勞動服務等代替,忘卻了愛欲;或者有些正念的羅漢,對男女不會有邪心妄念。但是我們不要忘記,他雖然是阿羅漢,仍然還有變異生死,還是有餘習存在,因此在某一種情況之下,美色的誘惑、情意的挑逗,或者某些特殊的因緣情況,他可能也會犯下淫戒。就像在世間上的人,所謂「食色性也」;在還沒有到超凡入聖的境界,你說他完全沒有淫欲的行為,這也是不合理的。』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