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3日 星期六
《十六觀智》
《十六觀智》
一《名色識別智》
「十六觀智」是禪修的「解脫次第」。「十六觀智」的修習,必須與「七清淨」互相對照,才能清楚的照見觀智次第。「七清淨」者: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度疑清淨、道非道清淨、行道清淨、智見清淨。
修習「十六觀智」前,必須先具備「戒清淨與心清淨」,否則「觀智修習」只會停滯於「知解」,無法觀照親切。「戒清淨」是清淨的戒行;「心清淨」是具備「近行定與安止定」的寂靜定心。「清淨戒行」不只是不犯戒行,更要厚植「善根」來成就「道基」。比如「十誡」,不只要謹守「十誡」,更要行使「十善」;不只要「不妄語、不偷盜」,要更講信用、重人品、有愛心。「十善」圓滿,「十誡」自然圓滿。
「心清淨」才能具備「近行定與安止定」的根本定心,才能在根境相對」中,心不染外境,心不隨境轉,令「所緣境」清澈明了。亦即「觀禪」必須建立在「止禪」之下,才能從「五蘊」中,清明的理出當中的「色、受、想、行、識」。
由「四念處」中的「身念處」來修習「進行定與安止定」很是善巧方便。我們的「身體的動作」由「作意」驅使,當「觀身」時,覺知「動作」的過程,要像在放「慢動作」,覺知每個動作。比如手擦桌子,去覺知手的勳作;或者走路,覺知步伐;或者覺知「呼吸」一進一出。不斷的修習當下「覺知」,相續不斷,即是「近行定」。直到「定心」比較穩定後,再延伸到「眼、耳、鼻、舌」對「色、聲、香、味」的覺知,比如看東西時,覺知「所看」,或覺知「所聽、所聞」;嚐到「苦味」時,覺知它是苦味,不再有其它心念。心起「妄念」時,覺知起了妄念,就只管正念的「覺知」,無有它想。「妄想習性」就會逐漸融化在「覺知」的「正念」中。「定心」也會在內攝的正念下,日漸增長。
最初的「覺知」,是先由「剎那定」生起,比如「觀呼吸」,覺知呼吸的瞬間,這個瞬間的覺知,是「剎那定」。當「呼吸」一進一出,「覺知」相續不斷。把無數的「剎那定」,由「點」連成了「線」,逐漸形成「近行定」。若是單一緣住「所緣境」,形成一心一境而安住,則是「安止定」。
「十六觀智」的第一觀「名色識別智」,是從最初混沌的身心,理出「五蘊」各各自性、作用。「名色」是「五蘊」的簡縮,「名色識別智」即是了別「色、受、想、行、識」五蘊的各各特性、作用,猶如不同顏色混在一起的珠子,將其各各分離出來。這要具備「近行定與安止定」的定心,才能清明的從五蘊的身心作用中,照見五蘊各各作用。
「色法」的觀察,除了觀察色身由四大組成,當中的「眼耳鼻舌身意」相對於「色聲香味觸法」,也是「色法」的觀察對象。當觀察到「色身」只是因緣具合而有,暫時存有的;緣盡時,色身即壞滅。「名法」是「受、想、行、識」的心理活動,乃伴隨「色法」而生滅。比如四大不調,引生痛受;當病好了,引生的「受、想、行、識」也不復存在。
有了「名色識分別智」,就能從我人的身心活動中,觀察到只是「名色」在緣生緣滅,沒有永恆的自我。也就能改變妄執「五蘊身心為我」的偏見。具足這樣的見地,名「見清淨」,是「七清淨」的第一個清淨之見。
2. 把握因緣智(緣攝受智)
「五蘊」的生起,不是無因而生,而是有因有緣生起的。「緣攝受智」旨在觀照五蘊的緣起的本質。我們眾生的色身是由「無明、愛、取、有」而生,以有無明惑業,造有「善業與惡業」,故有富貴貧賤之差別業報。
常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一飲一 啄,莫非前定」,以一切「因果業報」皆由自心所造;相同的法則,未來的業報趨勢,也是有因有緣生。由此對於過去、現在、未的「因果業報」不再疑惑。只要觀察當下的心念,就能明白自己的當下緣起當會走向何方?從而令心棄惡從善,走向離苦得樂之大道。
「七清凈」中,「緣攝受智」是「度疑清凈」,是由觀察到「此生故彼生」的法則,明白萬法依緣而有,從此不再疑惑。就如觀察到五蘊中的「苦樂受」是有因有緣生,要有好福報,才會帶來「食、衣、住、行」方面的樂受。今生的貧困、五官不健全等等「苦受」,也都是過去自心所造,今生只能甘願受,別有他法。又如「想蘊」中要擁有好的憶想,也是依於好的因緣果報,比如有善因緣接觸「淨土法門」,才有憶想莊嚴的如來的法緣。乃至有所希望、企圖的「行蘊」,以及各種「了別」的心識,無非都架構在因緣之下,才能成立。
只要是在「因緣」下所建立,必然沒有永恆不變的本質,當因緣改變了,本質就隨之改變。人們的五蘊身心,就這樣隨著因緣變異而變異,不會有永存的身心狀態。我們世間眾生卻執著「五蘊身心」為我,比如執「我思故我在」;生病時,就說「我」生病了,隱隱的執著有一個「五蘊我」。
「緣攝受智」則已對「因果」已建立了堅定的信念、正見,不再疑惑。淨除了對過去、現在與未來之名色法的迷惑,所以稱為「度疑清凈」。
「因果觀」、「緣起論」,看起來很容易懂,但是要深觀則不容易。比如我們發現自己受制於「貪瞋習性」時,就能知道自己的「因果觀」是膚淺的。尤其是自心深執「貪欲習性」,不忍放下,明知「貪欲」會障道,卻發不起堅毅的道心而隨順習性,不願當下深觀「緣起」。久而久之,「因果觀」、「緣起論」就成了「口頭禪」。
「緣攝受智」讓我們深知「五蘊」乃因緣所生,故空無自性,緣生緣滅,由此觀察到「五蘊皆空」的本質。讓我們不再執著「五蘊身心」為自我。也能在「緣攝受智」的法住智下,深知如何走向善道,乃至聖道,對未來的生命光明,滿懷信心。
3.思維智(遍知智)
「緣攝受智」能觀照身心現起的因,未去體會身心生滅的遇程。比如走路,可以明確觀察到脚踏步出去,但是未能觀察到「之前的站姿怎麼減去的?以及過程中的風景。」在法的生滅過程中去思惟、審察當中的自相與共相,是「遍知智」。《清凈道論》稱此智為「審察遍知」。
從現象中去觀「無常」,會發現現象無不剎那的生滅不已,當中沒有人能主宰它,它生起又滅去,緣生緣滅;由此發現「諸行無常」的實義,也是現象的「共相」。
我們身心所面對的一切現象,都是無法控制的無常,不論是外在的物質,仰或內在的知覺、感受,終歸於無常,無法永恆不變。在「內在」的身心中,五蘊不斷的在生滅,找不到一個實有的自我。外在的事物,剎那的在變異,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無不緣生緣滅,終將無可迴避的會失去。每個人的老病也無可避免的會到來,也無可避免的會有親離死別,故而會生起種種「苦」。我們無知的眾生,執無常為常,執無我為我,觀照不到「空、苦、無常、無我」的實相,以致跳不出輪迴大苦。
從「五蘊、十八界」中詳細審察「空、苦、無常、無我」,並且擴及「過去、未來、現在」的觀察,了知「無常、無我」並不隨時間遷變,法爾如是。有了這樣的「思惟智」,會漸漸看清世間如幻的本質,從過去的迷執擁有,轉化為放下,由此明白「世間、出世間」、「道、非道」的道智。
在定心上,也會因為放下執著而淨化粗分妄想,生起未曾有的殊勝感,比如光明、智、喜、輕安、樂、勝解、策勵、現起、捨、欲。在這些「善心境界」現前時,由於先有「緣攝受智」與「思惟智」,能夠了知這些現象乃有因有綠生而不會執為「聖境」,不會墮入岐路,也就具備了「道、非道」的觀察智。
在禪修的實踐上,「十六觀智」的每一個「觀智」,都是不可跨越的次第。依於「名色分別智」,如實的觀察五蘊各各「自相」;「緣攝受智」讓我們進一步觀察「五蘊」乃有因有緣生起,有因有緣的滅去,由此奠下「空性智」的根基。「思惟智」更依持「定慧」的深化,從當下「蘊處」如理思惟「無常、無我」諦,走上解脫大道。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