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心動念』的「覺知」
「清淨心性」本然不垢不淨,與一切染法不相應,無一切境界之相;本然不起妄念,無念、無相。然而,「眾生心」迷真執妄,不守自性,也就隨緣而起無量妄念。
「修行」即在破除「迷真執妄」,回歸「清淨心性」。「無念」猶如是茫茫大海中,回歸故鄉的燈塔。過程中,需要「明覺的般若智光」照亮路程,需要在「起心動念」中,照見每一個「念頭」都能明覺正確的方向、正確的路。一旦失念於「起心動念」,就無以開啟「般若智光」,明覺回歸的路,「無念」明燈,也不存在於當下。因此,觀照『起心動念』的覺知,是一切修証不可越躐的次第,才能不滯留在概念。
「無念」是妄想無分別之念,無染污之念,不是沒有念。就如六祖說:「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菩提」從「根境」相觸的「心念」中現起「般若覺照」。「心」若是迷失「起心動念」的覺照,何能回歸「清淨心性」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