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 星期三

偶思: 一。「聞思修」的「思」,有二種過程:一者「概念」尋察,念頭會來來去去。直至「心」漸漸能「活在當下」,才能轉「尋察」為「伺察」,念頭不再來回浮動尋找。如貓捕鼠,老鼠的一舉一動,都在貓的注視中;也才能轉「概念」為「正念」。 「活在當下」最大的障礙,在於「攀緣習性」、「妄想分別」難以止息。必須透過「靜心、禪觀」來淡化。若是憾動不了「習性劣習」,就得回頭修「懺悔」,以及廣結善緣,長養「善根」。4/23 二。我們眾生,早晨睡醒,總會感覺明天的太陽,一樣會升上來;感覺不到「無常」剎那在遷流。若能活在當下,當會親切感觸生命如少水魚,隨著呼吸,一呼一吸的在走向「臨終」。 「無量眾生誓願度」 「初發心菩薩」雖然有發《四弘誓願》,但是尚在凡夫位,「心」被「貪瞋痴」所左右,很容易被眾生度過去,而不是度眾生,只能種下「菩提種子」,沒有「智慧力」、「威神力」。也就做不到觀音菩薩的「聞聲救苦;地藏菩薩的「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眾生在「因地」,只能先發「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指眾生本具的「清淨心性」。一切「眾生心」無不深染「我貪、我瞋、我痴、我慢」,脫不了「自私、自利心」,故名眾生。因此,淨化「我貪、我瞋、我痴、我慢」即是「度眾生」。 淨化一分「貪瞋痴、我慢」,就散發出一分「慈悲喜捨心」,比如自心快樂,身邊的人就會感染快樂。自心貪瞋心重,就會散發自私自利的行為,令人遠離不樂接近。亦即,眾生在「因地」修習「六度波羅蜜」時,同時就在度眾生。直至圓滿「清淨心」,當如《地藏經》:『---利及於人,悉皆度脫。或現天帝身;或現梵王身;或現轉輪王身;或現居士身;或現國王身;或現宰輔身;或現官屬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乃至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身;而以化度。』開啟無量功德藏,化身於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化度無量無邊眾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