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思《空虛感》
修行需要有「閒暇」聽經聞法,乃至禪修。有「閒暇」也表示他的身子健康,沒有煩惱擾心,這也是「福報」的顯現,正好可以坐下來享受寧靜的心。然而,眾生在「攀緣習性」下,「閒暇」轉化為「空虛感」,滿心苦悶。為了轉移「空虛感」,只好上網聊天、玩遊戲、逛街、聚會,或參加喜歡的活動,由此來轉移「空虛的苦感」。然而,「空虛感」若是不能根本瓦解,會像「吃飽飯」後,還會再餓,如此輪迴不息。
當「空虛感」現前時,也正好檢視修行,正好觀察「攀緣習性」現前 ;觀察「我執、我愛、我瞋」的現起,或「心」不守自性,追逐外境;正好觀察自心利用多少「閒暇」來念佛、禪修?能夠如是明覺「自我盲點」,方能老實修行,邁向無苦的彼岸。
「空虛感」的瓦解,得照見「世間無常」、「五蘊皆空」。照見所追逐的「聊天、遊戲、逛街、聚會」等等,也無非緣生如幻,方能洞見「所愛、所執」的虛幻;照見執有「空虛感」的「我」,只是因緣所生,方能只見「緣起」不見有「我」,隨緣安於當下「緣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