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轉【煩惱】為【菩提】
轉【煩惱】為【菩提】
「煩惱心」與「菩提心」本同一個「心」,只因「智慧」差別而有不同。就如「金飾」,「金鍊子」可以讓人歡喜; 若緊執在心,也會束縛心。又如同樣一件事,有人發心廣結善緣,就做得很歡喜;有人不耐勞心又勞力,做得煩惱不已。「煩惱心」與「菩提心」的差別,也就在於是否具備「般若覺照」。少了「般若覺照」,即使在「順境」中,富有又健康。也會在「不知足」的「渴愛」中,煩惱無盡。
《六祖壇經》說:『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迷」是妄執外境實有,引生貪瞋種種煩惱。「覺悟」煩惱非有,只因自心迷失諸法只是因緣生,緣盡即滅的「智慧」,才不會把假有的「煩惱」看成「真的」,才不會隨著自心的妄見、妄執,生起「貪、瞋、慢」種種心行,帶來無盡的煩惱。亦即,前念迷即煩惱,後念覺即菩提。
「般若」的覺悟,乃轉煩惱為菩提的橋樑、力量。所以古德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不要怕煩惱,就怕沒有般若覺照。「般若慧」如「大火炬」,煩惱觸之即化。就怕不發心修習「般若慧」,才跳不出煩惱大海。
「戒定慧」是「轉煩惱為菩提」的綱領,「六波羅蜜」則是成就的「事持」。《大智度論》把「轉煩惱為菩提」的「般若」深化過程,分成「五種菩提」:發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無上菩提。
一『發心菩提』。於無量生死中,發心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二『伏心菩提』發菩提心後,要降伏諸煩惱,當行六波羅蜜多「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來降伏煩惱是為伏心菩提。
三『明(心)菩提』乃觀三世諸法本末總相、別相,分別籌量,得諸法實相,畢竟清淨,即所謂般若波羅蜜相。對「世間、出世間」諸法,要能知道本末是何意義。「本者」空無,「末者」心有所執成世間相。入世間相時,對世間法的總相、別相(差別相)等都要能觀照了達,依法而修,得諸法實相、畢竟清淨心。
四『出道菩提』乃由明心菩提後,精進修行,開悟自心。再依「六般若波羅蜜」方便力,滅一切微細煩惱,見一切十方諸佛,得無生法忍,出三界,到薩婆若(一切智)。
五『無上菩提』,坐道場,淨盡煩惱習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