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常、樂、我、淨》

《常、樂、我、淨》 《涅槃經》明示「大般涅槃」具有的四種德性:常、樂、我、淨,這「四種德性」乃心性本具的「德性」。 常者,涅槃之體,恆常不變,不生不滅。 樂者,涅槃之體,煩惱寂滅的安祥妙樂。 我者,涅槃之體,任運自在,無拘無束。 淨者,涅槃之體,離一切染垢,無垢無淨。 眾生被「無明」覆蓋心性,認不清心性本具四德性,才會成了「四顛倒」。「常、樂、我、淨」也成了修証的明燈指引。 【常顛倒】:把「無常」執為「常」。眾生無法體認「世間無常」的實相,比如親人離去、日漸衰老而悲傷;所以會悲傷、不忍捨離,在於潛意識中執著「世間為常」,不能了知「心性」本常恆不滅。 【樂顛倒】:把苦執為樂。世間所追求的快樂,都含藏著「苦果」,外樂內苦,就像在舔密劍。比如世人都認為「財色名食睡」是一種快樂,不知「財色名食睡,乃地獄五條根」,品嚐不到煩惱究竟寂滅的安祥之樂。 【我顛倒】:無我執為我。世人都把「五蘊身心」執為「我」,比如「我」買了新衣裳,不知「我」都只是因緣所生,會老會死;不能了知所執的「自我」,只是「因緣有」,而「心性」本無生老病死。 【淨顛倒】:以不淨為淨。眾生都喜愛自身,才會時時洗澡、打扮色身;再怎麼洗,體內還是臭的,排出來的大小便都是臭的。自身如是,他身也如是,人們卻愛著親人的色身,不知日日抱著死屍,不能了知「無垢清淨」之心光。 「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對治「四顛倒」的方便法;同於「觀」世間「空、苦、無常、無我」。如「觀身不淨」乃對治執愛色身;觀「色身」乃四大組合,緣生緣滅歸於「空」,也同時寂滅對色身的執愛。由「四念處」或觀世間「空、苦、無常、無我」,都是趨向「法身常樂我淨」的方便道。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偶思《空虛感》

偶思《空虛感》 修行需要有「閒暇」聽經聞法,乃至禪修。有「閒暇」也表示他的身子健康,沒有煩惱擾心,這也是「福報」的顯現,正好可以坐下來享受寧靜的心。然而,眾生在「攀緣習性」下,「閒暇」轉化為「空虛感」,滿心苦悶。為了轉移「空虛感」,只好上網聊天、玩遊戲、逛街、聚會,或參加喜歡的活動,由此來轉移「空虛的苦感」。然而,「空虛感」若是不能根本瓦解,會像「吃飽飯」後,還會再餓,如此輪迴不息。 當「空虛感」現前時,也正好檢視修行,正好觀察「攀緣習性」現前 ;觀察「我執、我愛、我瞋」的現起,或「心」不守自性,追逐外境;正好觀察自心利用多少「閒暇」來念佛、禪修?能夠如是明覺「自我盲點」,方能老實修行,邁向無苦的彼岸。 「空虛感」的瓦解,得照見「世間無常」、「五蘊皆空」。照見所追逐的「聊天、遊戲、逛街、聚會」等等,也無非緣生如幻,方能洞見「所愛、所執」的虛幻;照見執有「空虛感」的「我」,只是因緣所生,方能只見「緣起」不見有「我」,隨緣安於當下「緣起」。

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轉【煩惱】為【菩提】

轉【煩惱】為【菩提】 「煩惱心」與「菩提心」本同一個「心」,只因「智慧」差別而有不同。就如「金飾」,「金鍊子」可以讓人歡喜; 若緊執在心,也會束縛心。又如同樣一件事,有人發心廣結善緣,就做得很歡喜;有人不耐勞心又勞力,做得煩惱不已。「煩惱心」與「菩提心」的差別,也就在於是否具備「般若覺照」。少了「般若覺照」,即使在「順境」中,富有又健康。也會在「不知足」的「渴愛」中,煩惱無盡。 《六祖壇經》說:『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迷」是妄執外境實有,引生貪瞋種種煩惱。「覺悟」煩惱非有,只因自心迷失諸法只是因緣生,緣盡即滅的「智慧」,才不會把假有的「煩惱」看成「真的」,才不會隨著自心的妄見、妄執,生起「貪、瞋、慢」種種心行,帶來無盡的煩惱。亦即,前念迷即煩惱,後念覺即菩提。 「般若」的覺悟,乃轉煩惱為菩提的橋樑、力量。所以古德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不要怕煩惱,就怕沒有般若覺照。「般若慧」如「大火炬」,煩惱觸之即化。就怕不發心修習「般若慧」,才跳不出煩惱大海。 「戒定慧」是「轉煩惱為菩提」的綱領,「六波羅蜜」則是成就的「事持」。《大智度論》把「轉煩惱為菩提」的「般若」深化過程,分成「五種菩提」:發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無上菩提。 一『發心菩提』。於無量生死中,發心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二『伏心菩提』發菩提心後,要降伏諸煩惱,當行六波羅蜜多「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來降伏煩惱是為伏心菩提。 三『明(心)菩提』乃觀三世諸法本末總相、別相,分別籌量,得諸法實相,畢竟清淨,即所謂般若波羅蜜相。對「世間、出世間」諸法,要能知道本末是何意義。「本者」空無,「末者」心有所執成世間相。入世間相時,對世間法的總相、別相(差別相)等都要能觀照了達,依法而修,得諸法實相、畢竟清淨心。 四『出道菩提』乃由明心菩提後,精進修行,開悟自心。再依「六般若波羅蜜」方便力,滅一切微細煩惱,見一切十方諸佛,得無生法忍,出三界,到薩婆若(一切智)。 五『無上菩提』,坐道場,淨盡煩惱習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檢視「當下一念」、『睡前一念』

檢視「當下一念」 《那先比丘經》中有一則故事,當時的國王向那先比丘說:「人生在世,作惡百歲,但是在臨終時念佛,死後都能生於天上;而殺了一人的生命,就會墮入地獄中,我不相這樣說法。」 那先比丘問國王說:「若人持小石子放在水上,會沉?會浮?」 國王答說:「會沉下去!」 那先比丘說:「如果把百枚石頭放在船上,船會不會沉下去?」 國王答說:「不會!」 那先比丘就說:「百枚大石放在船上不會沉沒,猶如一生作惡很多,但是能夠真誠念佛,仗著佛力,就不會墮入地獄中,並且生於天上。一枚小石投于水中,也會沉沒,猶如有人作惡人,不知要念佛,臨終時,隨著業力墮入地獄。」 《宗鏡錄》說:『或一生心雖行惡,臨終時,善心猛盛,即隨善上升,故為強業所牽,以知世間無一法定有自體,但隨緣轉,念念不可得故;不可定執一門,而生取捨。』 有一生作惡多瑞者,在臨終時,由於善心猛利,因而往生善處。「業強先牽」,臨終一念的力量非常強大,能決定了死後的投生處。為什麼呢?因為「心念」無常,諸法「空無自性」,所以「心念」就隨「當下因緣」在流轉。當下生起善念,就起善報,不會因為過去有過惡念而障礙「善念」的生起。反之,不論過去有多少善念,或了解多少佛法;若未能成就「堅定信念」,臨終一念,若是生起惡念,也只會隨順惡念而感於惡報。所以《淨土指歸》說:『大智度云,臨終少時,能勝終身修行之力,以猛利故。』 因此,想知道自心臨終去處?只要檢視「當下一念」便有所知曉。當下一念,若是還時時戀執世間,時而生起「貪瞋」之念,就還在世間的桎梏之中。若能在「根境」相觸下,念念明覺「五蘊皆空」,「渴愛」消彌不起,乃至不執一法、一塵,則「解脫輪迴」有望。 「念佛者」來說,日夜一句彌陀,千念萬念,意在臨終前純熟這「求生信念」。若能直至臨終,信願堅定,「心力」必然主導「業力」,當能相應如來大願,往生佛國淨土。 《善見毗婆沙論》有一則故事:「佛陀在瞻婆國的迦羅池邊,為瞻婆人說法時,池中有一隻蛤,聽到佛的說法聲就感到非常歡喜。那時候,正好有一位牧牛人也要去聽佛陀說法,拿著手杖插地而行;正好插到蛤的頭部,蛤立即死亡,卻投生為忉利天王,所住宮殿縱廣十二由旬。當蛤看到眾多天女在娛樂時,心中疑惑著說:「我本來是畜牲,什麼因緣投生為忉利天王?」就用天眼觀看,原來是在聽聞佛陀說法中死亡,才感得這樣的殊勝果報。蛤天王就乘著宮殿來聽聞佛陀說法,並且證了初果羅漢。」蛤臨終一念時,處在聞法中,所以能夠正念不失而臨終,才能感得忉利天王之果;又能聽聞世尊說法而證得聖果。 檢視『睡前一念』 「念佛者」的行持,重在「求生淨土」的那一念,這一念必須時時明見它。我們初學 者,即使無法做到「睡前這一念」,醒來也是這一念。若能在醒來時,很快沉澱妄念,回到睡前一念,也表示「往生信心決定」在增長,也是修行進步的像徵。 增長過程中,最初醒來後,需要「靜坐念佛或觀想」一段時間,才能親切感受這一念;隨著妄念淡化,「妄想習性」淨化,漸漸的能在醒來時,正念即現。 禪宗所謂「保任」,也是在令這一念無生智,在生活的「根境」相觸中,正念正知,綿密無間,直至「一行三昧」。過程中,從睡夢中醒來時,這一念的親切度,能感受一路走來的覺性明暗。 「念佛者」最初,所困難的是「如何清明堅定求生這一念」。「禪者」則是清明的明見「無生」這一念。念佛者的這一念,雖然沒有禪宗開悟那麼困難,也沒有那麼容易。在於,眾生在無始以來,戀執著世間「渴愛」,會干擾、覆蔽「清淨心」。這一念「清淨念」的增長,全在於「禪定與觀慧」的精進修習。依於「定慧」覺照力,歇下「世間渴愛心」戀執,也當是「一切法門行持」所共同的修習處。

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標題

《人生感悟』 23。11。14 《快樂的本質》 23。11 ,14 「看破放下自在」22。3。11 《獨處》22。4。23 『人身難得易失』24。2。25 【感應】24。7。2 「時間與空間」、「大千世界」 17。5。30 見《苦諦》 22。5。31 《苦行》 22。7。30 聖嚴法師開示:『面對重病』24。3 26 『色身滋養》 17。5。24 《略帶三分病好修行》、「痛與苦」、、22。1。26 『佛陀探病佛弟子』21。11。30 「當生」改造「業報命運」 18。12。26 《業》的本質 17。5。24 漫談算命 17。5。24 《六度》看人生 22。6。22 《一屁過江來》23。11。10 《欲》的本質 21。8。26 《死歸何處?》 22。3。30 面對『死亡』 23 8。20 《念死》 (彌陀淨苑)2016年2月12日 「量子力學」與「佛法」 18。6。11 《所知障》21。2。3 《夢境》21。1。15 《善根》21。8。22 「至人」只是常 19。6。16 《密行》 17。5。24 『鈍根與利根』24。8。11 誹謗與謗法罪(讀經札記) 16。1。19 《懺悔法》 17。5。24 【諸法雖空,罪福不失】 23 4。1 《皈依三寶》的境界 22。5。28 《生死事大》24。7。16 《三界唯心,心能轉境》、《誰繫縛你?》 24。4。27 《淨穢分別》 2024. 5. 18 《轉化習性》 22。1。30 《返撲歸真》21。11。13 《欲力》21。10。23 《語言道斷,心行處滅》21。4。17 《光明想》20。12。12 (臉書無) 只管打坐 17。6。7 (臉書刪) 《三種禪法》20。1。24 《觀音法門》 法談 8。25 【上師相應法】 23。 11。1 《悟了還同未悟時》24。5。29 『迷』與『悟』的比喻 23。12。27 『解悟』與『証悟』 23。12。29 「檢視修行」 18。12。8 「實修」與「弘法」 5。23 由《証無生》看「無常觀」 24。8。25 『無常觀』2024 5. 14 「無我」與「真我」21。12。18 『無我』與『無生』 23。 8。3 面對「妄念」 19。2。26(彌陀淨苑) 「正念與正知」、《起心動念》 18。10。27 《觀念,念即住;覺妄,妄皆真》 22。11。22 『山河大地』皆是『妙明心中物』 「觀」與「想」 4。28 《禪觀初修》22。6。26 讀《觀呼吸》札記 23 1。1 『覺知』修習 23。 7。26 漫談「厭離心」的修習 17。5。24 《十六觀智》21。3。14 《觀受是苦 》 19。9。15 《靜坐的好處》 22。6。26 《我的靜坐因緣》 17。6。5 《身心寂靜》的殊勝 2022。10。2 修習禪定的「條件」與「障礙」 《止觀》修習 22。6。26 《禪定修習》札記 24。8。6 【尋伺】與【觀想】23。4。28 《六妙法門》 22。6。26 三種《禪定》次第 22。6。26 《禪悅》、《禪定功德》22。6。26 《九住心》 22。6。26 《欲界定》、《未到地定》22。6。26 《初禪》22。6。26 「動中」修止觀 22。7。21 由「所緣境」談「行持差別」24。6。27 『參禪証悟』的要件 23。12。30 《參禪》與《看話頭》23。12。13 「禪修」岐路 (憨山大師) 1。28 《靈光獨耀》 10。8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24. 4. 27 「心的實相」 17。5。24 『心』的本能 11。4 《找心》21。12。21 「我的心響了」 23, 6。4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23。 6。13 《活在當下》 24。1。6。(臉書23。 5。4) 《平常心》是道 22。12。4 《不二》的詮釋 24。3。10 《真空妙有、妙有真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2。7。3 《執空過失》 22。7。3 (臉書無) 《真空與邪空》 22。7。3 「俗諦」與「真諦」 21。10。2 (臉書無) 【佛性本具,何必修行?】24。1。27 「無分別智」 23。2。1 (臉書無) 《無念》24。1。25 《法無定法》24。2。12 「空性智」與「大悲心」 17。5。24 《禪海》一滴 22。6。17 《一屁過江來》 22。4。18 《看破放下自在》22。3。11 《佛法無多子》24。6。6 《介子納虛彌》24。6。20 《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24。10。18 『棄生滅守真常』 24。6。26 《用根不用識》 23 11。3 解縛『根塵膠黏』23。12。6 《見山不是山》 22。6。11 《見法即見佛》21。7。30 「如來禪」與「祖師禪」 17。6。7 《只貴子眼正,不貴子行履》24。9。16 「慧解脫」與「俱解脫」17。5。24 「坐脫立亡」與「解脫慧」 19。6。26 「理覺」與「事修」 17。6。9 《阿含經》修習「六根」三階段 24。9。25 誦《心經》感想 19。4。18 《六祖壇經》札記 《不論禪定解脫》、《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心平何勞持戒?》 17。6。6 《壇經》「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24。6。14 《六祖壇經》見性成佛 23。12。28 《六祖壇經》『解脫知見香』24。9。28 《所謂佛法即非佛法》24。6。1 《金剛經》【福德與福德性】、【福德與功德】、《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24。1。6 《金剛經》《所謂佛法即非佛法》24。6。1 由《達磨二入四行論》看「禪門行持」 19。9。7 《圓覺經》四相 23。 7。15 《圓覺經》禪修四病 24. 3. 2 《圓覺經》隨順覺性『次第』與『修習』24。1。10 由《楞嚴經》看《五蘊》22。2。13 《楞嚴經》入流亡所 24。2。24 《心性本來清淨,何以有無明?》24. 5. 14 《楞嚴經》《無眼之見、無聲之聞》、『見見之時,見非是見』24。6。9 讀《楞嚴經》札記(一) 20。5。1 《楞嚴經》《循業發現》 24。9。20 《楞嚴經》述《五蘊虛妄》24。9。15 《小止觀札記》一 17。5。24 《大寶積經、妙慧童女章》19。5。1 《大乘大義章》色身延壽 16。1。19 《修心訣》 淺解 16。1。18 《占察經》『一實境界』24。3。24 《詩詞》 2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