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1日 星期六

讀《觀呼吸》札記

修習《觀呼吸》 佛陀時代,証得神通具足的大羅漢,很多都是修「觀呼吸」成就的,比如羅睺羅尊者即是。佛法東傳,最早期的「禪法」是「安般禪」,也就是「觀呼吸」的禪法,由「觀呼吸」直証「涅槃」,乃至具足神通自在。 人只要活著,就會自然的有呼吸,所以觀照呼吸就很能讓心放下「執著」。眾生「攀緣習性」已非常頑固,「心念」無時無刻都處在崩緊的攀緣中,讓心回光返照,才能止息「攀緣慣性」,而「觀呼吸」一法就最為無上巧妙。 「觀呼吸」即是「觀出入息」,很多經典都有述及,比如《大念處經》的「安般念」。《大智度論》的「十六特勝」有著比較完整的論述:『出入息中復有十六行:一、觀入息,二、觀出息,三、觀息長息短,四、觀息遍身,五、除諸身行,六、受喜,七、受樂,八者、受諸心行,九、無作喜,十、心作攝,十一、心作解脫,十二、觀無常,十三、觀散壞,十四、觀離欲,十五、觀滅,十六、觀棄捨。』 『觀入息、觀出息』: 初學「安般念」,心念容易妄念紛飛,當先修「數息」來栓住「攀緣習性」。「散亂心」未初步止息前,往後的修習就會停滯不前。「數息」的作意,有著「勵力作意」,雖然會令身心容易疲累,卻是對治「粗分散亂、攀緣」的有效方法。需待「粗分散亂心」淡化後,再放鬆「勵力作意」轉為「隨息」。 數息方法:先「入息」覺知“入”,「出息」知覺知“出”;或者先覺知「出息」,後覺知「入息」,兩者皆可。就在「入出息」的末端數“一”,如是數到「五」或數到「十」。不少於「五」或超過「十」最為理想。如果在過程中心念散亂了,就得頭數。直至能輕輕提起「作意」,即能安住「出入息」,「攀緣習性」就會在「數息」中漸漸淡化。年輕時,以為這「數法」簡單而不在意,幾經波折,才發現它的殊勝,才老實的依法修習。 『觀息長息短』 二.『出息長時,了知我出息長;入息長時,了知我入息長。出息短時,了知我出息短。入息短時了知我 入息短。』 「數息」熟鍊後,「攀緣、散亂心」會稍歇,「息」就漸漸緩慢下來,由「粗」而「細」,就在專注的「定心」當念中,不起二念,能夠覺知「息長或息短」。 「息」的長短,不是故意控制出來的,也不可故意控制息的長短,「控制心」反而令「心念」更粗。「息的長短」是身體自然的現象,「心念粗」息就短,或四大失調時,息也會短。 息長息短,就只是「知道」息長息短。猶似「守意」,守著意念,看著「呼吸」,就像看著牛在吃草,不去驚動牠。這時候的「定心」,相當於「欲界定」。如智顗大師的《妙法蓮華經玄義》說:『若知息長短,對欲界定;知息遍身,對未到地。除諸身行,對初禪覺觀支;受喜對喜支;受樂對樂支;受諸心行對一心支。心作喜,即喜俱禪---。』 『觀息遍身』 「數息」數到何時要轉為「隨息」?個人覺得能安於「出入息」三分鐘以上,「心」就漸漸在安止,「息」也「細」了,可以轉為「隨息」,「心念」順著「出入息」,不再數了。 專注「出入息」的念,要如「看城門」的「念」。進城之前的人,不要去管它;進城入後,也不去管它。就只「覺知」人「進城門」,以及「覺知」人「出城門」。「城門」比喻「鼻尖」的「觸點」,也可以只是「覺知」點,不在色身上起「觸點」。就只是在「觸點」覺知「息」的出入,不須要「跟隨」息的進出整個過程,會讓「念」分散;只要專注於「觸點」來覺知呼吸進出,如在地上找一根頭髮那般的專注。相續覺知後,「息」會漸漸「似有似無」,遍於全身。 當「心念」越細,「息」越長時,漸漸可以在「觸點」親切明覺「息的初、中、後」,「息身」過程。所言「息身」,指「息」散於全身。我們的「色身」由「地水風火」合成,「息」也就會自然的散在全身各處。「息遍身」時,鼻子已不大感覺「出入息」了,也不必再去「在意呼吸」了。此時心境是由「欲界定」達「未到地定」的「定心」。 「息遍身」時,觀察不到息的出入,並不是沒有息了,而是息很細,「觀力」不夠強,才觀察不到,「定心」必須再深入觀察才能覺察「息」的存在。這個階段中,會在「觸點」上體驗到「禪相」,比如「光」。 「南傳禪師」開示:此時「所緣境」可以從「呼吸」轉為「禪相」;在專注禪相的「光」中,進一步通暢氣脈的障礙,也由此增長定力,能發起初禪,乃至深入「二禪、三禪、四禪」。 『除諸身行』 「息遍身」覺性也隨之偏身,「氣」也隨之偏身,會化除色身的氣脈障礙,能幫助慢性疾病的改善,色身也隨之比較健康。也因為「息」已無明顯出入,會泯息了「身見」的覺知。此時,是從「未到地」觸發「初禪」的定心過程。 「十六特勝」接下來的「受喜、受樂、受諸心行---」。是進一步觀「四念處」的「受念處」,體驗初禪五禪支的「喜、樂、心一境性」的定心;出定後,必須觀察「喜樂」乃無常、苦、無我。有此「觀力」,即有「觀力」照見「分別妄想」乃無常、苦、無我,有力的淨化「妄想」。而後深入二禪、三禪,直至「棄捨」而証聖果,是為「十六特勝」。 從「息遍身」或觀到「除諸身行」,即能在靜定中息下「身見」的干擾,即使我們未能更深入禪定,此時「定心」就很寂靜、明澈,「觀力」敏利。若能以此「定心」來「念佛」或「參禪」,應當能快速契應「法們要領」。只是現今五光十色的時代,要觀到「除諸身行」,也得有強烈道心,精進禪觀,方得以成辦。 【阿姜查尊者:入出息念適合所有的人】 入出息念是適合所有人的例子。我們試過各種不同的修法,感覺都不是很好,但當坐下來觀察呼吸時,便感覺很好,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它。 我們無須捨近求遠,可以使用就近的事物。只要觀察呼吸,它出去又進來,出又進――就這樣看著它。持續一段時間觀察呼吸的進出後,心會慢慢地安定下來,其它活動仍會升起,但感覺上似乎離我們很遠,就如彼此分隔兩地,不再感到親近;我們不再有同樣緊密的聯繫,也或許完全沒有聯繫。 當我們對入出息念的修法有感覺時,它就會變得比較容易。若持續這個修行,就能累積經驗,並變得善於覺知呼吸的本質。我們會知道氣息長時是怎樣,氣息短時又是怎樣。 從另一個角度看它,呼吸就如食物。我們不難瞭解,我們全都是靠食物的幫助才能存活。若十分鐘、一個小時,甚至一天不吃一般的食物,都沒有關係,因此這是種粗食。 但在很短的時間內若不呼吸,就會死亡。無論坐著、走路、睡覺或清醒,都要呼吸,若五或十分鐘不呼吸,就會死。 正在修入出息念的人,應有這種瞭解,來自這修法的感覺,真的很美好。若不思惟,則不會將呼吸視為食物,但事實上,我們一直都在「吃」空氣――進、出、進、出……一直如此。 你也會發現,愈如此思惟,從修行中得到的利益就愈大,呼吸也會變得更細微,甚至可能發生呼吸停止的情況,看起來就如完全沒有呼吸一樣。 實際上,呼吸是透過皮膚的毛孔進出,這稱為「微息」。完全靜止時,正常的呼吸就有可能以這種方式停止,我們完全無須驚慌或害怕。 若無呼吸,應該怎麼辦?只要覺知它。覺知沒有呼吸,這樣就可以了,這才是正確的修行。

2022年12月4日 星期日

《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道 一則禪宗公案:南泉普願禪師接化趙州從諗禪師。 趙州問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 州問:「還可趣向否?」(還有向上一路嗎?)泉云:「擬向即乖!」(有所推測就落入分別揀擇,不是平常心了) 州問:「不擬爭知是道?」(不去思惟明辦,怎能明了是道?)泉云:「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擬】之道,猶如太虛廓然洞豁,豈可強是非也!」 「平者」不落兩邊,「常者」無有分別計度,如《信心銘》:「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平常心」也是「直心」顯現,對境沒有分別、取捨,比如對一切有情平等恭敬,無有揀擇,不會對「張三」比較恭敬,對「李四」就不在意。 「平常心」展現在「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喝茶」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眾生雖然與「聖者」同是穿衣、吃飯,「眾生心」就是不能平常,吃飯總是會分別喜歡的飯菜,要不然就想東想西,妄念紛飛,難以「平常心」吃一頓飯;穿衣則計度好不好看,在意別人的眼光。 「聖者」已洞見「諸法緣生無性」証「不二智」,能以「平常心」面對「稱、譏、毀、譽、利、衰、苦、樂」,不落兩邊。如《信心銘》:「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眾生則落在「稱譏」、「苦樂」等等分別心。 一則《白隱禪師》的故事: 有一位女孩未婚懷孕。她的父母非常生氣,嚴厲的逼問女孩的生父是誰? 女孩先是不肯說,後來在逼迫之下,女孩為了緩和父親的憤怒,想到父親最尊敬的是白隱禪師,就說:「我肚子裏的小孩是白隱禪師的。」父親一聽,整個人像天崩地裂一般,白隱禪師是他最敬重的人呀!她的父母氣沖沖的去找白隱禪師算帳。 白隱禪師聽完後,只說了一句:「是這樣的嗎?」 小孩出生後,女孩的父親把小孩抱到寺院丟給白隱禪師說:「這就是你的種,還給你!」此事傳出後,輿論嘩然,紛紛指責白隱禪師道貌岸然。白隱禪師名聲掃地。 白隱禪師默默地照顧小孩,天天帶著小孩化緣奶汁,到處遭受辱罵與恥笑:「這個壞和尚!」、「這個不正經的和尚!」 一年以後,女孩實在忍受不了良心的責備。將實情告訴了她的父母親,孩子的生父其實是外村的一個年輕人。她的父母親得知真相後大吃一驚,立即去找白隱禪師,向他表示深深的歉意,誠懇的請求他的寬恕,並將孩子領回。 白隱禪師聽完後,只輕輕的說了一句:「是這樣的嗎?」 古德開示「平常心是道」,要從生活中息卻一切妄想分別,唯是「受所應受,行所應行」;「但盡凡心,別無聖解」,即趨於「道」。似王陽明一首詩: 飢來吃飯倦來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說與世人渾不信,卻從身外覓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