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5日 星期二

《略帶三分病好修行》、「痛與苦」

《略帶三分病好修行》 俗話說:「富貴修道難」,福報大的人,身無病痛,安享天倫,事事如意。對他來說,世間這麼好,有什麼理由放下「世間五欲」去過著清淡的修行生活?「福報大」反而會成了「障道因緣」。 「帶病」對眾生來說是「業障」,病越重,人生越苦,沒有人會希望患病,古德卻說:「帶病好修行」?因為「帶病」才能如實體會「有病方知身苦」,才會發起堅定的「出離心」來修行。只是這個「病」是讓我們體驗「苦諦」的方便,卻也不可病到無法自主生活,否則也很難以修行。 一生少病者,是世間人所羡慕。只是人在「順心快樂」中,很難感觸「世間無常」;必須直到晚年,才會深刻感受「老苦」的事實。即使過去有深厚「善根」,能夠感觸「無常」,生起恐怖,又能不被「五欲」所邊,發心要修行,往往也已來不及了,要放下「世間的執著」的習氣,不是說放就能放,需要時間的熏習。所以「帶病」是修行難得的「增上緣」。 「帶病」有那些功德: 一 體驗苦諦:生病更是一件痛苦的事,有助於如實感受「人生苦多樂少」,會強迫我們放下許多的世間事業、欲樂而修行。 二 感觸無常。具大福報的眾生者,身心無病,就會覺得為「來日方長」,感剔永遠還會有明天,會日日追逐欲樂、財富,感受不到人生無常而虛度時光。及至「老病」到來,才驚覺人生無常,只生命已夜暮低垂,沒有重來的機會了。 「帶病者」容易受到「死亡」的威脅,比較能深刻感觸「人生如少水魚」,亦如「死囚赴市」,步步趨近刑場;會把握有限生命,發起勇猛心,精進修行。 三.啟發「菩提心」。自己體驗生「病苦」,也才能感受他人的「病苦」,契應「同體大悲」;也才能親切發起「但願眾生離苦」的悲願。 心性本無病,執妄即病起。雖知病自生,息妄病自無,不覺又病起,何能一時歇?未成究竟覺,心病如影隨。 「痛」與「苦」 「痛」是「生理」的反應;「苦」來自於「心理」上的感受。「生理」與「心理」兩者會互相影響。比如我們「很憤怒」時,臉就會發紅,心臟跳動加速,呼吸會急促,這是「心理」影響「生理」。 但是,「生理」的「痛」不一定會造成「心理」的「苦」。「苦」多是自己的「妄想分別」所帶來的;感受深淺,來自來自「執愛」深淺。比如我們得知患了「末期癌症」,當下所想的都是「我將會失去當下所擁有的一切,無法再聚餐喝咖啡,無法再唱歌、跳舞---等等。」又沒有智慧面對業力,以致胡思亂想。妄想的越多,就執的越深,心就越苦,病也會越快速惡化。若能感觸「色身本是無常」,就能比較開朗的心態面對「病苦」,不會那麼執著;病痛雖然依舊,但是會少了心理上的苦惱。 今生的「健康」與「美貌」都是過去世的「業力」所引生,都是自心所造,為何我們都不願意面對呢?就像去銀行借錢買車,怎會為了「還錢」而苦惱呢?「佛法」是一門引導人們「心理健康」的生命智慧。讓人們看清世間無常的事實,不論是「富貴貧賤」,都只是「業力」的顯現,從而如實面對,受所應受;重要的是,要有智慧解開執取而息苦。 《阿含經》中一則故事,大意是說:尊者優波先那與尊者舍利弗在某地方修行,尊者優波先那在禪修中被毒蛇咬傷,毒發漫延全身無法起身,但是臉色卻與平時一樣和悅,完全沒有異樣。尊者優波先那說:「把色身執為我,被毒蛇咬傷發作,臉色才會有異樣。」當尊者舍利弗將尊者優波先那的身軀移出洞外後,尊者優波先那隨即入滅。示範了面對疾病的「禪定與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