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2日 星期一

偶思「實修」與「弘法」

偶思「實修」與「弘法」 大法師演說時,會有成千上萬的聽眾,功德無量。眾生有「分別心」,會以「聽眾」多與少,來判別「度眾生功德」大小。 廣欽老和尚好像不曾開堂講經,所開示的「法語」也不多,也沒有出國弘法演說,唯是以「修証」為要。但是圓寂後,依循老和尚的「道跡」修持者,不計其數,影響後來的「佛弟子」,甚為深遠。 又如藏傳阿秋仁法王有過這樣的開示:『印度的八十四大成就者,他們中有哪一位是當時有名上師?或眾所周知成就者?他們哪一位要麼不是形如無奈的乞丐,要麼就是癲狂的瘋子,要麼就是再普通不過的平民。「密勒日巴尊者」依止的「瑪爾巴大譯師」不也是如此嗎?當「密勒日巴尊者」到達瑪爾巴大譯師從小成長、長期生活的村子時,沒有村民知道那裡有位偉大的譯師,他們只知道村裡有個叫瑪爾巴的人。” 縱觀歷代大成就者們,他們大都長期默默無聞。由於他們不染世間八法,不喜喧鬧、無視名望、低調平實的風範。 菩薩度眾生,有時不需要「語言」,比如大眾看到「出家法師」的四大威儀,或看到莊嚴的寺院,心中就生起「恭敬三寶」的心;或看到「電線桿」貼著「南無阿彌陀佛」,也都在度「有緣眾生」。即使看到有人「扶持老人」過馬路,都是在演說「無言法」。 古德在深山修行時,雖然沒有開堂說法,廣度人眾,也會感得「天人」送食供養,所影響的「非人」,應該無以計數,只是我們沒有「天眼」看到而已。就如《地藏經、地神護法品》:『但依地藏本願經一事修行者,汝以本神力而擁護之,勿令一切災害及不如意事,輒聞於耳,何況令受。非但汝獨護是人故,亦有釋梵眷屬,諸天眷屬,擁護是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