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 星期三

漫談:「善法」的大利益

漫談:「善法」的利益 《六祖壇經》:『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清淨心性」沒有善惡,此是對「心的體性」而言。 在修行的過程中,「揚善棄惡」則是必經的過程。就「世俗諦」而言,「揚善棄惡」才能在未來的生命過程中「離苦得樂」。佛法的根本意趣,旨在離苦得樂,只是「世俗諦」的「揚善棄惡」,只能消極的離苦,無以究竟解脫「輪迴大苦」。 若時時在「為善」,凡事不為己,「心」就時時在淡化「我執、我愛」,也就容易相應「無我。反之「為惡者」,必然緊執「自我」,凡事都會以「自我」中心,乃至「自私自利」,「我執、我愛」必然很重,難以相應「無漏慧」。也因此,「修行者」必然會走向「揚善棄惡」,也是修証佛法,不可或缺的「善根」與前行。 「眾生心」尚存「貪瞋習性」前,即使明了「第一義諦」中「無善無惡」;但是「心境」相對,不免尚滯「善惡分別」。必須直至,泯息「名言分別」,相應「無我智」,方能對境泯息「善惡分別」。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諸行無常」的現象,正說明「世間如幻」;就像白雲幻化成「俊男美女」,風一來,消散無蹤。 眾生所以跳不脫世間輪迴,首在看不透世間無常、如幻。比如緊執「色身」為「實有」,明明知道每個人都會衰老,心中就是希望「青春永駐」;老病到來,就瘋狂的求醫,拚命的掙扎。認不清「老死」無葯醫治,「醫生」自己也會這樣老死;即使是神仙,也跳不脫無常的摧毀。 世間不只是「老死」無法改變,乃至一切存在現象,都是無常,舉凡「新必舊,高必墜、聚必散、合必離、生必死」都在闡釋世間無常。人們因為無法接受「無常」,才妄執「無常為常」的愚痴,想要永久不墜的「名利」、「青春」,「苦」就在妄執「無常為常」的執著中,源源而出。 「頭髮、指甲」不斷長出來,剪了又剪,我們無法改變它,也不需要改變它,只要去認清它本來如是無常,只去接受無常的事實,那些心理上無謂的「苦」就會消失。色身上的病苦、老苦,何嚐不也如是?若是看到別人健康,自己多病,或看到別人錢財萬貫,自己貧窮困苦,就感到自卑而苦。這樣的「苦」,不只來自無法接受「無常」,還妄執「無我為我」。妄執「無我為我」比妄執「無常為常」更幽隱,更難以認清。

2024年12月10日 星期二

偶思『諸法皆空,因果不空』

偶思『諸法皆空,因果不空』 一則故事。唐朝百丈懷海禪師,他在上堂說法的時候,有一個老人經常來聽法,聽完了也就隨著大眾離開。有一天,這老人聽完經卻不離開,百丈禪師就問:『站在那兒是什麼人呢?』老人就說,他自己過去在迦葉佛的時代,曾經住在這座山,當時有學人問他說:『大修行的人還落因果嗎?』他回答說:『不落因果。』要注意喔,『不落因果』就等於說不會落入因果定律當中,這樣就是『撥無因果』的大邪見了!結果就因為講錯這一句話,五百世都墮落作野狐狸。 有情在世間,有「身、語、意」的造作,就會有業,就會「因果業報」。如所謂「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三時繫念》:『罪業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這是屬於「無生懺」,悟到「罪業」空無自性,悟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心才能不被罪所繫。但是不是說証「無生」,就沒有因果業報」,在「有為法」的世界中,一切造作,不昧因果,而是「心」不被「因果業報」所繫縛。類似發心當志工,雖然勞心勞力,卻法喜充滿,不同被迫勞動者,感到身心皆苦;「無生懺」則是安住於「無生智」中,不被「業報相」所擾亂。 《中論》『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學佛者」要能善分別「俗諦與真諦」,才能深入佛法,才能明了世間業果,不昧因果,以及出世間第一義諦中,則無因緣果報相。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世諦故,分別說有果報,非第一義。第一義中,不可說因緣果報。何以故?是第一義,實無有相、無有分別,亦無言說。』 又如《心經》:『是諸法空相,---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都在闡明「第一義諦」中,無一切相,這是從「真諦」說。

2024年12月9日 星期一

偶思『外道』

偶思『外道』 「外道」這個名詞,最初是指「異教」,現今外道指佛教以外的道,或以「三法印」來分別是否「佛教」。若以「般若智」來說,「心外求法」即是為外道。佛弟子若是還未悟「心性本然具足佛性」,也會心外求法,也會歸於外道。「外道」一詞,也就含攝對佛弟子激發「精進心」。 「學佛者」初學時會去分別佛教的殊勝處,會執著「佛法」這個標誌。猶似「世間專利」是獨有的,不容侵犯。「世間專利」是在保護個人的創作,有著「自我」不容侵犯,不容仿冒、盜版。「佛法」講求「無我大悲」,利益一切有情,與「世間專利法」的精神完全相反。利益一切眾生的法,在佛教來看,不會挪為「智慧財產權」。 佛法的義理非常高超、殊勝,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異教」會挪用佛法的教理成為自身的赴理,比如「印度教」。現今被認為的「異教」眾多,如「一貫道」、「妙天、妙禪」,也都會挪用佛法名詞。佛教之教內人士為了維護「佛教」不被傷害,必須區隔,會用「外道」一詞來作區分。 「佛法」講求「無我、人、眾生、壽者相」,願一切有情共証佛法,同証涅槃智。這「涅槃智」,若是被「他教」改成其化名詞,只要不改變「証涅槃」的本質,何需執著「涅槃」一詞呢?何需執著「名言分別」呢?個人想法,只要不誤解佛法之法義,不詆毀「佛教」,不傷害「佛教」;以「他教」名義,弘揚佛法之實,利益他人,何需去排斥呢?

2024年12月6日 星期五

略解《一實境界》之修証

略解《一實境界》之修証 『一實境界』是心的實相,也是禪宗所証的「明心見性」。《占察經》:『所言一實境界者,謂眾生心體,從本以來,不生不滅,自性清淨,無障無礙,猶如虛空,離分別故,平等普遍,無所不至,圓滿十方,究竟一相,無二無別,不變不異,無增無減。』 如何來修習「一實境界」?《占察經》:『若欲依一實境界修信解者,應當學習二種觀道。何等爲二?一者、唯心識觀,二者、真如實觀。』相似於《大乘起信論》所說:『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也稱為「一心二法門」。 『真如門』」從「本體」看「相用」,顯真無妄,相似『真如實觀』。『生滅門』則是去妄顯真,從「相用」上的生滅,悟入如如心性,相似『唯心識觀』。這兩門都總攝一切法,也就是任何「一門」都能共達「心的實相」。 『學唯心識觀者,所謂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有所作業,悉當觀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當察知,勿令使心無記攀緣、不自覺知。』 時時從「行住坐臥」中去觀察「身、口、意」的心識活動,都是「唯心」所現;或從「六根對六塵」所現的一切境相,皆是唯心所現。當知,一切外境,法住法位,無好無壞;會有「好壞、長短、美醜」等等分別,都是自心分別。細觀唯心所現,並且綿密相續,不可令心墮在妄想境或「無記」中失去「唯心識觀」的正念。直至,隨心念所到之處,覺察一切境相唯心所現。念頭雖然念念而過,心念「無住」,猶如水流無間,也如燈燄相續;不論動靜,皆能了知「唯心識觀」,名為「色寂三昧」。 《占察經》:『得此三昧已,次應學習信奢摩他觀心,及信毘婆舍那觀心。習信奢摩他觀心者,思惟內心不可見相,圓滿不動,無來無去,本性不生,離分別故。』証得「色寂三昧」後,還得繼續深入「止觀雙運」。 修習「信奢摩他觀心」時,要先明白「心性圓滿不動」,無來無去,不生不滅,本然清淨,遠離一切妄想分別的本質,是「奢摩他觀心」。 『習信毘婆舍那觀心者,想見內外色,隨心生,隨心滅;乃至習想見佛色身,亦復如是,隨心生,隨心滅,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 觀照「心的內外色」隨心生,隨心滅。當心識離開外境,心中若再想起花時,心內立即現出花相,即是「內色」。不想時,「內外色」也隨之而滅了。觀佛身無量莊嚴相,也如是觀。一切莊嚴相依心而有,心若止息緣想時,一切相也隨之而滅,如幻如化。猶如明鏡,物來顯相,物去不留。 《占察經》:『若能習信此二觀心者,速得趣會一乘之道,當知如是唯心識觀,名為最上智慧之門,所謂能令其心猛利,長信解力,疾入空義,得發無上大菩提心故。』 《占察經》:『若學習真如實觀者,思惟心性無生無滅,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漸漸能過空處,識處,無少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得相似空三昧時,識、想、受、行、粗分別相不現在前。從此修學,為善知識大慈悲者守護長養,是故離諸障礙,勤修不廢,展轉能入心寂三昧。得是三昧已,即復能入「一行三昧」。』 修習「真如實觀」前,必須具足「心性無生無滅」的勝解,以及「見聞覺知」乃緣生無性的「般若智」,才能對境不起妄想分別,入於空寂之境,體會到「空三昧」。只是體會「空三昧」,尚未証得,故說「相似空三昧」。 「相似空三昧」中,「受、想、行、識」粗分別相已不現前,亦即能「照見五蘊皆空」,安住在空寂性中;在這個保任期間,也需要有「大善知識」守護。因此,直修「真如實觀」不但善根條件要深厚,福報也要很好。這類行者,猶似禪宗的「上上根者」。 《占察經》:『修學如上信解者,人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利根,二者鈍根。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諸境界,唯心所作,虛誑不實,如夢如幻等,決定無有疑慮;陰蓋輕微,散亂心少,如是等人,即應學習真如實觀。其鈍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諸境界,悉唯是心,虛誑不實故,染著情厚,蓋障數起,心難調伏,應當先學唯心識觀。》 「唯心識觀」與「真如實觀」的修習者,當中有二種不同根性:利根與純根。 一。「者利根」是指對一切妄想境界,已能明白唯心所現。對境相虛妄不實,如夢如幻,能夠信解無惑。「陰蓋」是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利根者」五蓋覆障少,所以少貪、少嗔、精神好,心地柔軟,掉舉與疑蓋也少,身心不易受到外境所干擾。這類善根者,可以由「真如實觀」直接下手修習。 二。「鈍根者」智慧比較鈍,悟性低,對現象如幻,萬法唯心的義理,尚無有智慧力去融通。在世間的煩惱上,也比較看不破,煩惱多。這類的人要先學「唯心識觀」,令福慧增長,待立下根基後,再轉學「真如實觀」。

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常、樂、我、淨》

《常、樂、我、淨》 《涅槃經》明示「大般涅槃」具有的四種德性:常、樂、我、淨,這「四種德性」乃心性本具的「德性」。 常者,涅槃之體,恆常不變,不生不滅。 樂者,涅槃之體,煩惱寂滅的安祥妙樂。 我者,涅槃之體,任運自在,無拘無束。 淨者,涅槃之體,離一切染垢,無垢無淨。 眾生被「無明」覆蓋心性,認不清心性本具四德性,才會成了「四顛倒」。「常、樂、我、淨」也成了修証的明燈指引。 【常顛倒】:把「無常」執為「常」。眾生無法體認「世間無常」的實相,比如親人離去、日漸衰老而悲傷;所以會悲傷、不忍捨離,在於潛意識中執著「世間為常」,不能了知「心性」本常恆不滅。 【樂顛倒】:把苦執為樂。世間所追求的快樂,都含藏著「苦果」,外樂內苦,就像在舔密劍。比如世人都認為「財色名食睡」是一種快樂,不知「財色名食睡,乃地獄五條根」,品嚐不到煩惱究竟寂滅的安祥之樂。 【我顛倒】:無我執為我。世人都把「五蘊身心」執為「我」,比如「我」買了新衣裳,不知「我」都只是因緣所生,會老會死;不能了知所執的「自我」,只是「因緣有」,而「心性」本無生老病死。 【淨顛倒】:以不淨為淨。眾生都喜愛自身,才會時時洗澡、打扮色身;再怎麼洗,體內還是臭的,排出來的大小便都是臭的。自身如是,他身也如是,人們卻愛著親人的色身,不知日日抱著死屍,不能了知「無垢清淨」之心光。 「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對治「四顛倒」的方便法;同於「觀」世間「空、苦、無常、無我」。如「觀身不淨」乃對治執愛色身;觀「色身」乃四大組合,緣生緣滅歸於「空」,也同時寂滅對色身的執愛。由「四念處」或觀世間「空、苦、無常、無我」,都是趨向「法身常樂我淨」的方便道。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偶思《空虛感》

偶思《空虛感》 修行需要有「閒暇」聽經聞法,乃至禪修。有「閒暇」也表示他的身子健康,沒有煩惱擾心,這也是「福報」的顯現,正好可以坐下來享受寧靜的心。然而,眾生在「攀緣習性」下,「閒暇」轉化為「空虛感」,滿心苦悶。為了轉移「空虛感」,只好上網聊天、玩遊戲、逛街、聚會,或參加喜歡的活動,由此來轉移「空虛的苦感」。然而,「空虛感」若是不能根本瓦解,會像「吃飽飯」後,還會再餓,如此輪迴不息。 當「空虛感」現前時,也正好檢視修行,正好觀察「攀緣習性」現前 ;觀察「我執、我愛、我瞋」的現起,或「心」不守自性,追逐外境;正好觀察自心利用多少「閒暇」來念佛、禪修?能夠如是明覺「自我盲點」,方能老實修行,邁向無苦的彼岸。 「空虛感」的瓦解,得照見「世間無常」、「五蘊皆空」。照見所追逐的「聊天、遊戲、逛街、聚會」等等,也無非緣生如幻,方能洞見「所愛、所執」的虛幻;照見執有「空虛感」的「我」,只是因緣所生,方能只見「緣起」不見有「我」,隨緣安於當下「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