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5日 星期四

由《証無生》看「無常觀」

由《証無生》看「無常觀」 《憨山老人夢遊集》:『溈山云:今人一念頓了自心,名之為悟;即以所悟淨除現業流識,是名為修。然流識者,謂微細生滅,即剎那心也。言悟後而修,則是悟而後見也;且悟後方見剎那,則前悟者非真無生明矣。』 一念頓悟諸法畢竟空,本然無生;「心性」如如本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再以所悟之「理」從生活中的觀照,來淨化「現業流識」,也就是淨化「分別心識」。比如發覺「染境」的執著,即觀「知覺與感受」皆無常、如幻,以「空性智」淨化「識心」的執著。 唐代法藏法師在《大乘起信論義記》中:『賢首曰:此中一剎那者,即謂無念。楞伽曰:一切法不生,我說剎那義。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以一剎那流轉,必無自性故,即是無生。 妄想分別的「流識心」非常微細;猶如瀑流,乃由無數小水滴所成,也是所謂「剎那心」。我們凡夫只能看「瀑流」,看不到小水滴;亦即,眾生很難觀察到「剎那心」。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非「凡夫心」所能見。必須悟「無生」後,依於「無生智」漸漸淨化「妄想分別」,才能漸漸於定心中感受「剎那生滅」。因此,「見剎那前」所說的「悟無生」,只是「理悟」,尚觀察不到「剎那心識」;「悟後」見剎那,方是「証無生」,所以說「悟後方見剎那」。必須具備深澈的「定慧等持」方能「証無生」;也因此,古德說:『能於一念剎那中頓見無生,則佛祖鼻孔,一串穿却。』 「見剎那方証無生」可以用來看「無常觀」的次第。「無常」的語義,大家都能明了,也能有所感受。但是要能照見「所執愛」乃剎那無常,放下執著,就得時時修習「觀照般若」,並且周遍觀察「現象」無常,「無常」才能逐漸親切感觸,領受在心。 「觀無常」,可以先觀粗份的外境,如花開花落、觀冬去春來,從歲到月、從月到日,晝夜輪轉,變化無常。再細觀「出入息」的長短,能逐漸明瞭「氣息」由長而短,由短漸止息;由此明瞭「氣息」剎那剎那生滅。再迴觀「靜態」事物,比如金器,從外表上看,看不見「金器」有生滅相;事實上,世間一切存在的,無不剎那遷變,無有停住時,只是肉眼觀察不到「差別相」而已。亦即「感受剎那」遷變,最能感觸「無常」。 「無常觀」需由外而內,由粗而細,如是周遍尋思、周遍觀察,由此了知萬法皆是「無常、空」。再「觀心無常」,「心念」的生滅非常快速,要有「定慧」才好觀照念念無常,一下想東,一下想西,念頭隨「境」無止息的遷變無常。由此心念無常的「實知」,明見一切法皆是無常。雖然尚未觀至「剎那」而証「無生」;然而,觀照有多深澈,「無常觀」就會有多親切的體會。

2024年8月11日 星期日

『鈍根與利根』

談『鈍根與利根』 如何檢視自己的「根器」是「鈍根」還是「利根」?《大智度論卷第三十八》把「根性」分為三種:利根、中根、鈍根。 「利根者」聽聞「四聖諦」苦、集、滅、道的道理,就會感受「人生苦」而生起對世間的「厭離心」,對「出世法」生起,欣樂心」。(有點像六祖大師,聽到《金剛經》就能觀察到世間無常,生起出家修道的心志。) 「中根者」,聽聞「四聖諦」,還依然戀執世間欲樂、名利,無法生起世間的「厭離心」,必須再聽聞「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空、苦、無常、非我」法義,如理思惟,才能逐漸感受人生是苦海,生起「出離心」,放下世間欲樂,發心「解脫道」。。 「鈍根者」,聽聞「如病如癰等」八事,還無法生起「世間厭離心」。必須經過生病,以及各種逆緣煩惱的逼迫,才會對「世間苦」有所真實的感觸;而且要久久修習,才能有所感受「世間空、苦、無常、無我」。 「空、苦、無常、無我」的「觀察慧」越深刻,越能感觸「世間如夢幻泡影」,就越有力是的放下世間出家修道;「觀察慧」的「利鈍」,也是「根性鈍利」的差別所在。 根性「利鈍」在法門的修習上,有著不同的次第。如《大品經》說:『佛為鈍根人,說諸法空寂,以其動生執見也;為利根人,說諸佛相好,如其蓮不染塵也。』 如來對「根性鈍」的眾生,會先說「世間空、苦、無常、無我」。因為「鈍根眾生」見到「五欲樂」就會起心攀緣執著,佛陀為了讓眾生先放下「執有見」,故說「諸法皆空」。亦即「空性智」是世尊為「妄執現象為實有」的眾生而說的「方便法」。若是還執著「空性智」是至高無上的法,那就成了「所知障」,反被「空義」所縛了。 從天台三觀來看,「鈍根者」乃先「由有入空」,先以「空性智」破除「實有見」;再「由空出假」。「利根者」則直接「由空出假」,如世尊對「利根者」會為他演說「諸佛相好」,「利根者」已具有「般若慧」,能照見「世間空苦無常」,不被世間所迷,能在六道中行「六度萬行」,成就無量相好,感得福慧莊嚴,福慧圓滿。 又如《占察經》也提到根性「鈍利」的不同修習差別。《占察經》:『修學如上信解者,人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利根,二者鈍根。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諸境界,唯心所作,虛誑不實,如夢如幻等,決定無有疑慮;陰蓋輕微,散亂心少,如是等人,即應學習真如實觀。其鈍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諸境界,悉唯是心,虛誑不實故,染著情厚,蓋障數起,心難調伏,應當先學唯心識觀。』 「唯心識觀」與「真如實觀」的修習者,有二種不同根性:利根與鈍根。 「鈍根者」智慧比較鈍,悟性低,對現象如幻,萬法唯心的義理,尚無有「空性智」去融通。在世間「空苦無常無我」上還看不破、看不透,煩惱多。這類的人要先學「唯心識觀」,令福慧增長,待立下根基後,再轉學「真如實觀」,思惟心性無生無滅,不住見聞覺知,永離一切分別之想。 「利根者」是指對一切妄想境界,已能明白「萬法唯心」所現。對境相虛妄不實,如夢如幻,信解無惑。「五陰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的蓋覆障比較少,所以能夠「少貪、少嗔」,「掉舉與疑蓋」也比較少,身心不易受到外境所干擾。這類善根者,可以由「真如實觀」直接下手修習。 從《起信論》:『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來看「唯心識觀」與「真如實觀」的。「鈍根者」先修習「如實空」,如「唯心識觀」;「利根者」則直接修「如實不空」,如「真如實觀」。 《大智度論》又把「利根菩薩」分成三種: 一者。未發「菩提心」之前,就已修習無量【福德智慧】。一旦聽到如來演說大乘,立即能發菩提心,廣行六波羅蜜,而入於「菩薩位」,証得阿鞞跋致地(不退轉)。 二者。菩薩雖然發「菩提心」,廣結善緣,只因「福德智慧」中雜有「惡緣」,雖然時時將功德迴向「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受到逆緣的干擾,要經過無量劫才能淨化逆緣,入於「菩薩位」,証不退轉。若是「惡緣」重,經過無量劫,就還無法成就「菩薩位」,乃至退墮為「鈍根」。 (這類帶有「惡緣的利根者」所以會退墮,應該在於「善根尚不足」,比如「我慢心」尚深,才會「聰明反被聰明誤」,修行過程中,會多走許多冤枉路。反而不若不識字的的「鈍根者」,心心「老實念佛者」,一心老實修行,臨終感得如來親迎的殊勝的境界。) 三者。前世少有福德,發「菩提心」後,慢慢如實修習「六波羅蜜」,如是經過三阿僧祇劫,或百阿僧祇劫,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三類菩薩,在証得「菩提心」過程中,所以有快有慢,在於「福德智慧」圓滿與否。也才會有「以神通到達、以乘馬到達,或乘羊到達」的快慢差別。

2024年8月6日 星期二

《禪定修習》札記

《禪定修習》札記 不論禪淨密,無不強調「禪定」,如「念佛法門」會強調「一心不亂」,禪宗更強調「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鐵壁,可以入道」的定心。 沒有「定心」的觀照,心念會閃爍浮動,像閃動的濁光,無法照明文字,容易停滯在「思惟卜度」的層次,無力現起「觀照般若」。 「定心」最初,先由「身定」,以「身定」心才容易定,所以「修習禪定」,「時時靜坐」是必要的,先消除「色身妄動」的習性。 「眾生心」總是妄念紛飛,「妄想習性」如洪流,要能心無雜念,輕鬆寬坦於當下,最初連一秒鐘都做不到,不是想要「輕鬆寬坦」,心就會寬下來。因為「攀緣習性」讓神經崩緊,無法放鬆;必須「心靜」,神經才會逐漸鬆開。 「禪定修習」的前行,要先淡化「五欲的執著」,改變貪吃、貪睡、貪著「色聲」等等粗份的習性。「五欲習性」未淡化前,「禪定」修習很快就遇到關卡,難以突破。 「禪定修習」以「心繫所緣境」來對治「攀緣習性」為首要,如「觀呼吸」,以「呼吸」來緣住「心念」;或以「佛號」來緣住心念,念念分明入心;或以「身念處」來攝受心,「行住坐臥」,色身一舉一動到那兒,「心」就到那兒,唯是「無住」於當下緣起。不論那個方便,只要「正念正知」,淨念相續間於當下,理當必能成就「禪定」。 「定」有「世間定」與「出世間定」。令心不動的「世間定」,來止息妄紛飛,只是「修定」的前方便。「世間定」沒有融合「無漏慧」,所以不會也無以引生「解脫慧」。 「出世間定」是融合「無漏慧」的「般若定」,比如誤見「繩為蛇」,「世間定」乃安住在「不動心」而無恐懼;「出世間定」則觀察到「是繩非蛇」,心不被外境所動。又如「妄念」的克制,起心作意不動心來壓制妄念」是「世間定」;洞見「妄念本空」而無妄念,是「出世間禪定」。 「禪定修習」到「妄念」已淡化到少會干擾法義的「觀照」時,就可以「時而修定,時而修觀」,進行「定慧雙運」,才會不落「有定無慧」的「枯定」、「以定為慧」的偏見。如《六祖壇經》:『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如是「止觀雙運」才是「般若正定」。也如《阿含經》:『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誤解「心不動」是「禪」,是常見的偏見。如《六祖壇經》:『臥輪禪師偈云:「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此是把心念不動的「世間定」誤為「慧」,「世間定」即使証「四禪八定」,無以解脫,因為不相應「解脫慧」。 「禪定修習」重在增長「定力」,而非在「定境」中「心不動」,也是「禪定修習」比較難以領會的要領。緣住「所緣境」只是淨化習性的「方便」,成就「定慧雙運」的前行。如《六祖壇經》:『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心不被外境所惑,名為禪;內心清明不亂,名為定。比如當下在「念佛」,只是心繫「佛號」攝受「往生心」,但是「心」沒有刻意排除外境,只是不被外境所擾動,也才能一心清明「求生的欣樂心」,而不是黏住「佛號」不動。「心」會妄動,是「妄想習性」使然,當覺察到「妄念」時,就只管回到心繫「佛號」,一切莫管,如是不斷的扞捶「攀緣習性」。日久功深,不被外境所擾的「定力」自然增長,「妄想習性」當自然會逐漸淡化。 在「安止定」與「近行定」中,「禪定修習」重在「近行定」。「近行定」相當於「漢傳」的「未到地定」,在未進入「安止定」之前的「定心」,是「觀察力」最好的定心。「安止定」乃安住在「定境」中,「觀照力」反而減弱,不利於「修觀」。因為「定心」進入「安止定」後,會引生「禪悅」,令「身心」現起「安祥愉悅」,滯在禪悅中不忍捨離。就像大熱天,進室內吹冷氣後,就不想待在炎熱的環境。 「安止定」一般在「色身」需要休息時,比如「觀照」久了,「定心」浮動,或色身疲累、生病時,才會暫時放下「觀照」進入「安止定」。 若能明瞭「定慧雙運」的定心,則「定止定」越深澈,「近行定」隨之越深澈,「觀力」也隨之越強。這也是具「四禪八定者」,只要聽聞到「無漏慧」,「証解脫」的力量非常強大,也當是所謂「集心一處,無事不辦」的註解。 「定慧雙修」有「先定後觀」與「先觀後定」的不同。「先定後觀」以「世間定」為根基,淡化強大的「攀緣習性」,不再被世間「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嚴重干擾後,再勤觀「無漏慧」,是通途的「定慧雙運」。 「先慧後定」者,先觀「現象無常」、「身心無常」,直至趣入「自性本定」的觀慧,照見「妄念本空」、心性本然「無動、無靜」。在「自性本定」的觀照下,「妄念」不止而漸止,也稱「般若定」。 直趣「般若定」,當先勝解六祖所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才能直趣「真不立,妄本空,有無俱遣」的「般若定」。因此,若非「攀緣習性」已淡薄,煩惱少的「上根者」或「久習老參」,就難以契應「無相般若定」。 上乘「般若定」如何修習?《六祖壇經》:『此門坐禪,元不看心,亦不看淨,亦不是不動。』又說『起心看淨,卻生淨妄;妄無處所,看者是妄。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功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淨縛。』 我們的「心性」本定本淨,本然無淨無妄。若再起心「看心」,等同在平靜的湖面投下石頭,生起漣渏,反而頭上按頭,成為「妄念」,失去如如,無動無靜。會起心看淨,也如是,既然本然清淨,無形無相,何必再起心去看淨?等同在「無相」的「淨心」上,安立了「淨相」,把「無相心」頓現「有相心」而自縛。 我們「初學者」,要在坐禪中「不看心,亦不看淨」,會找不到「下手處」,造因於「妄想分別」習性重。當依「通途」,先札實禪定根基,淨化「妄想分別」,後修「觀慧」,才好找到這「無門之門」。